《山海經》:"東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天毒"。這當是世界上關于朝鮮,最早的記載。曾經的它與中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曾經劃入過中原王朝的版圖,當然大部分時間都是作為附屬國而存在的。
二戰以後又經過朝鮮戰争,它沿着三八線被分裂成了兩個國家。
(一)、殷商遺民,誓不受辱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經曆了許多的王朝更叠。自堯舜禹,再到夏商周,自從秦朝建立才正式确立了封建王朝專制。這期間有過異常紛繁的五胡十六國,也有過千年一遇的盛世唐朝,還有積貧積弱屢受打壓的宋朝。
終于在清朝末年,君主集權終遭推翻,中國進入了新紀元。那麼朝鮮有沒有攝人心魄的變遷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朝鮮的前世今生,看一個善變的朝鮮。
《尚書大傳》:"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為周之釋,走之朝鮮。"當年商纣王荒淫無度整日迷醉于酒池肉林之中,還發明了慘無人道的炮烙之刑,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岐山的姬發對此忍無可忍,率部揭竿而起不日攻克了商朝的首都。禍不及家人,武王還是很有慈悲之心的,纣王家族的人大都得到了其分封也有一小部分人被囚禁了起來。
帝辛有位叔叔叫作箕子,此人剛毅果敢且十分堅毅,對于箕子而言他絕無法容忍自家的天下淪落到異族之手。所以盡管武王下發了釋放箕子的命令,箕子也認為武王不配。
"一臉傲嬌"的箕子帶着一些家奴和族人遠赴朝鮮半島,并在那裡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王朝,史稱"箕子朝鮮"。
任何一個王朝的統治都是有年限的,箕子朝鮮也不例外。時間來到了漢初,劉邦的部下盧绾投奔匈奴以後,其手下一位名作衛滿之人也跟着出逃。衛滿率領兩千兵丁,順利的打敗了箕子朝鮮,開啟了衛滿朝鮮的紀元。
不幸的是,衛滿建立的王朝遇到了漢武大帝。劉徹決不允許衛滿朝鮮做大,率兵攻伐并順利奪得了樂浪、玄菟、真番還有臨屯四郡。三韓的勢力正在一步步地變得強大,接下來就是百濟與高句麗的争霸時期。
他們或依附中原王朝或依附遼東勢力,互相都想征服彼此但長久以來一直難以達成此願。"鹬蚌相争,漁翁得利",朝鮮半島南部的新羅得以又喘息之機。新羅依附着高句麗,共同對抗百濟還有北方的契丹人。
不過他們兩國占據着原本歸屬中國的遼東,隋朝建立以後一直想收複這裡。因此就有了隋炀帝三征高句麗,雖然互有勝負但隋朝終究還是因為這接二連三的戰争緻使隋朝國力衰頹,也就有了十八路煙塵反隋。
(二)、風雲變幻,王朝更叠
朝鮮半島上政權的覆滅或者興起,都與中原王朝息息相關。自唐朝建立以後,太宗皇帝仍不忘高句麗侵占國土之恨,率兵親征高句麗。經過幾次艱苦卓絕的遠征後,終于将高句麗的實力消耗殆盡。
新羅無疑是幸運的,在唐朝打敗高句麗以後又進行了收縮政策。一心應對來自西邊的吐蕃,無暇顧及朝鮮半島的局勢。就這樣此前唯唯諾諾的新羅開始了它對半島的統治。
好景不長王建很快發動叛亂,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下了朝鮮半島的絕大多數領土,新羅很快投降,自此開啟了高麗王朝統治時代。在高麗前期國家動蕩不安,各方面的矛盾沖突不斷。同時來自契丹的威脅也愈發明顯。
高麗契丹的戰争打打停停,最終被迫向其稱臣納貢。中期雖然有過一段全盛但不過是昙花一現罷了,很快他們又被興起的女真給蹂躏了。完顔阿骨打建立了金國,在金人的金戈鐵馬下高麗顯得如此不堪一擊,最終又選擇臣服金國。
高麗的宗主國真可謂是"一波三折",先是跟着北宋後來又跟着契丹再後來就跟着女真再後來就跟着蒙古。元朝還以朝鮮半島為跳闆,出兵日本。誰拳頭硬,誰就能統治朝鮮。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高麗王朝更名為朝鮮王朝,自此進入了李氏朝鮮時期。這期間有憂國憂民的君王,也有諸如燕山君那樣喜怒無常的暴君。進入近代以後,日本在日俄戰争中的勝利,使其終于得到了垂涎已久的朝鮮。
接下來的朝鮮,就是日本殖民統治的時代。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朝鮮半島才終于獲得獨立。
金日成代表蘇聯的勢力統治三八線以北區域,而美國勢力滲透的韓國則選出了李承晚為第一任總統。随着金日成發動的朝鮮戰争的結束,朝韓兩國至今未能統一。
(三)、國家雖小,王朝不少
朝鮮半島地域狹小,人口也不是很多。那麼,它為何會出現如此之多的王朝呢?
首先,是受到中原王朝勢力的影響。因為自周朝時就建立的聯系,使得許多中國政權自然的以為朝鮮半島應當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所以他們會時不時的參與到朝鮮半島的政權更叠中來,打敗自己所厭惡的,扶植自己所喜歡的。同時朝鮮半島的政權,也會根據自己的利益,而拉攏外部的力量。
其次,受到周邊政權的影響。比如在兩宋年間,朝鮮一開始是宋朝的藩屬國。可是宋朝的勢力實在是太過弱小,就連自己的燕雲十六州都收不回來,因此嚴格意義上講南北兩宋都不與朝鮮接壤。宋朝自己都打不過契丹,打不過女真,何況是幫着朝鮮打他們。
再次,半島上的民族過多。三韓民族大都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而戰,就那麼一小塊地方誰占下了就是誰的,哪個民族坐上了寶座就意味着其他民族末日将至。
歸根結底,還是專制集權的王朝會有很多弊端,激發很多矛盾,所以就算朝鮮半島再小,也會不斷有王朝更叠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