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拔牙術後感染腫脹一般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拔牙一種創傷操作,另外也可能因為消毒不嚴格、拔牙後血凝塊正常應充滿拔牙創口,也可能血凝塊脫落或者血液過少也會出現感染或者幹槽症的發生。
【關鍵詞】阻生智齒,碘仿藥丸,阻生智齒,感染(幹槽症),
一病例分析;
患者,女,56 歲半個月前因為立事牙疼痛前來拔牙。既往史:患者身體健康。無過敏史。
口腔檢查:口腔衛生一般,松動1度,牙龈無紅腫 CBCT檢查:左下立事牙阻生,
處理方法:無痛麻醉,黏膜消毒,局部塗抹麻醉劑後。常規麻醉牙齒拔除後放入點仿藥丸。做牙槽窩複位。無菌棉球壓迫止血。
醫囑:無菌棉球壓迫止血30分鐘。當日口水可見血絲現象。24小時不刷牙漱口。不适随診。
知識擴展:拔牙後牙槽窩的複位和刮治方法
拔牙後簡單的牙梧窩複位可以有利于減少血凝塊的形成和減少細菌感染機率。複位可以使擴大的牙槽骨迅速縮小,形成邊緣内聚的創口,減少了出血,促進凝血。
血凝塊可以阻止口腔有害的條件緻病的侵襲。複位也有利于牙槽骨的穩定而為日後鑲複創造良好的條件。拔牙後刮治可以有效去除根尖部位的肉芽和炎性組織有利于清除拔牙的殘片和牙槽骨的碎屑尤其是拔殘根時,以免日後形成表面牙周粘膜的愈合而牙梧骨内慢性炎症而形成瘘道長期炎性分泌物滲出。炎性肉芽不去除還會引起拔牙創長時間出血,所以拔殘根或者是拔除根尖有炎症的牙齒後一定要搜刮牙槽窩。
二此患者因為拔除立事牙局部疼痛複診。
進行CBCT檢查 第二次拍CT檢查 初步診斷:非腐敗型幹槽症
第一次拍CT 拔牙窩内發現有不明物體。智齒拔的部位有一個洞(牙槽窩),口腔檢查後發現一塊豆牙皮把整個牙槽窩口封住。還有其他一些食物殘渣。進一步查看裡面碘仿藥丸沒有吸收。發現牙槽窩沒有吸收愈合,呈空虛狀。
洞内有沒有血凝塊,但是牙槽窩清爽沒有發現分泌物。沒有什麼炎症表現和感染出現。沒有什麼特殊的味道。洞壁是顔色正常沒有灰黑色的,觸碰時不是很疼痛感覺。
處理:經雙氧水沖洗沒有任何發泡現象出現。進行觀察診療。提供含漱液、羅紅黴素疼痛服用。治療後第三次拍CT檢查
三知識擴展:
幹槽症(dry socket)又稱為局限性牙槽骨骨髓炎、纖維蛋白溶解性牙槽炎。為拔牙後牙槽窩骨創面的局限性繼發性感染,多發生于下颌第三磨牙拔出後。幹槽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幹槽症主要表現為拔牙後2~3天出現持續性劇烈疼痛,可向耳颞部及頭頂部放射。本病主要通過止痛、清創等措施進行治療。
(一)臨床分類
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非腐敗型幹槽症和腐敗型幹槽症。二者症狀相似,區别在于腐敗型幹槽症的患者拔牙窩内有腐敗變性的殘留血凝塊,出現腐臭味,而非腐敗型幹槽症則不出現腐敗物質。
(二)發病率
是拔牙術後較常見的并發症。我國下颌阻生智齒拔出後幹槽症的發病率為4%~10%,全口牙幹槽症未見報道。
好發人群
1、老年人容易發生幹槽症,女性多于男性。
2、長期吸煙的人群。
3、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患有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服用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營養不良等。
4、口腔衛生習慣差、未能及時清理食物殘渣的人群。
5、服用避孕藥的人群。
(三)病因
幹槽症的病因複雜,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主要認為由拔牙窩缺少血凝塊或血凝塊感染腐敗分解導緻。可能的病因包括創傷、感染、解剖因素、纖維蛋白溶解作用等。
基本病因
1、感染學說
認為幹槽症實質上為骨創感染,拔牙前口腔内有感染竈的患者,如有冠周炎、牙周炎等,拔牙後幹槽症的發生率增加。多數學者認為幹槽症是一種混合感染,厭氧菌起重要作用。
2、創傷學說
有報道,拔牙困難者發生幹槽症為23.5%,拔牙容易者幾乎不發生幹槽症。其可能的發生機制為:創傷擠壓牙槽骨壁,使受壓處骨内血管血栓形成,導緻牙槽窩内血凝塊形成障礙;創傷使骨組織易發生繼發感染;創傷産生的組織胺影響創口愈合;創傷使組織活化劑釋放,導緻血凝塊中的纖維蛋白溶解等。
3、解剖因素學說
下颌阻生齒拔除後,一般骨腔較大,血凝塊不易充滿、附着,因而增加了幹槽症發生的機會。
4、纖維蛋白溶解學說
拔牙時的創傷和感染,引起骨髓的局部炎症,使組織活化劑釋放,導緻血凝塊中的纖維蛋白溶酶原轉化為纖維蛋白溶酶,使血凝塊之纖維蛋白溶解并産生激肽,從而産生牙槽窩的劇烈疼痛。
5、其他
當患有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疲勞、月經期時,由于抗感染力低,幹槽症的發生率也相應增加。
四治療
幹槽症的治療原則:通過徹底的清創,隔商外界對牙槽窩的刺激來迅速止痛,緩解疼痛促進愈合。一般不推薦口服藥物治療,口服止痛藥的作用井不能很好的解幹槽症造成的疼痛。藥物多用于填塞牙槽窩
以達到防止感染,止痛的效果,也有聯合應用抗生素防治細菌感染
1急性期治療
幹槽症為急性病程,若出現劇烈疼痛,可口服止痛藥(如非甾體類抗炎藥)媛解,但效果并不理想,更重要的還是及時就醫,醫生會對牙槽窩進行徹底清創。
2 藥物治療
由于個體差異大,用的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藥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适合的藥物。
·非留體類抗炎藥:常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以緩解疼痛,但一般效果不理想,
·抗生素:主要是預防細菌感染,包括甲确唑、阿員西林、阿奇花素、青花素、頭孢菌素
碘仿:最常見的應用于千槽症填塞牙槽窩的藥物敷料,局部止痛、抗感染、隔高外界效果好,與其它藥物聯合應用效果更好,如蒙脫石、複新凝膠等
·丁香酚:具有緩解疼痛抗炎及愈合傷口的特性
富含生長因子的血漿:可顯著減輕疼痛、促進傷口愈合
氯己定、洗必泰、氯化氬:可作為術後的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潔
3手術治療
局麻下清創手術
通過傳導阻滞麻醉,在完全無痛的情況下對牙槽窩進行徹底的清創,填塞碘仿炒條,術後多數患者可達到基本止痛。次日若無明顯疼痛無需換藥,10天後去除碘條,1~2個月後牙槽窩能長滿結綿組織,術後需注口腔衛生。
4其他治療:低水平激光療法( Low level laser therapy,LLT)、某些口腔貼片可以減輕牙槽骨炎症,減少肌肉骨并發
症,控制疼痛加快愈合
5 預後:幹槽症預後良好,由于其自限性,一般不會進展為嚴重井發症井發症。
6日常:幹槽症日常生活管理應以保持口腔衛生為主,并改變飲食習慣。
五幹槽症的預防方法:
1、保證手術的無菌操作,盡量降低手術中的污染。
2、手術中盡可能地提倡微創手術,降低手術造成的創傷。
3、對于拔牙後的傷口盡量的拉攏縫合,保證血凝塊在拔牙窩内能夠順利的完成。
4、在拔完牙以後,一定要把拔牙窩清理幹淨。
5、避免不要用拔牙側去咀嚼食物。
6、拔完牙以後一定不要抽煙。
六 疾病讨論:
1拔牙後30分鐘左右形成血凝塊,血塊激化在拔牙以後牙龈組織收縮,使創口變小,這也是保護血凝塊,以及促進愈合的一種反應,約24小時即可有成纖維細胞自牙槽骨内逆向血凝塊那延伸生長。骨組織修複,新骨形成最早的是在第六天,即可以出現。28天的時候新骨即可充滿拔牙創,但要等到三個月以後才能完全形成骨組織。上皮覆蓋拔牙創,拔牙以後三到四天牙龈上皮開始由周圍像血凝塊表面生長。但其最後愈合的時間差異性頗大,最早的在第八天即可見上皮愈合完成,最遲到28天仍有沒有完全愈合的情況。愈合方式分為兩期,一期愈合是直接愈合沒有肉芽參與,二期愈合有肉芽參與,時間較長,一期愈合比二期愈合要提前一到兩周左右。
2一般來說我們拔牙後如果遇見這種傷口長期不愈合的情況,我們首先要進行詳細的臨床檢查,看看局部的原因是什麼。
第1,生長發育的問題,生長發育慢也會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生。
第2,局部組織感染引起的,比如說拔牙後長期的積存食物和細菌,引起了周圍軟組織的感染,或者是骨組織的感染,會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生。
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要進行局部的治療來促進軟組織和骨組織的生長,以保證軟組織進行封閉,确定不能讓感染繼續的發生。同時我們要檢查有沒有這種系統性疾病引起的這種可能性,比如說糖尿病或者是腫瘤等因素引起的軟組織不愈合或骨組織不愈合的一些問題。
3 建議用進行清創治療,如果疼痛麻醉下進行:治療用藥,
碘仿 碘甘油調成糊劑填塞牙槽窩,碘甘油棉球咬壓或者用派力奧劑填塞牙槽窩。
在臨床中有類似症狀患者,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