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轼曾這樣評價好友司馬光:“公忠信孝友,恭儉正直,出于天性。自少及老,語未嘗妄,其好學如饑之嗜食,于财利紛華,如惡惡臭。”那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是就說司馬光正直誠信忠義兩全,況且是天生如此。此外,司馬光少年時期就很老成,從來不說不做與身份不符合的事情,且将學習看作與吃飯一樣重要,對于金銀财寶,則看得非常淡薄。
作為宋朝文學大家,相信蘇轼說的話還是有些道理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此不同尋常的司馬光,到底有着怎樣的成就?那個令他流芳千古的“砸缸救人”,又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司馬光的生平
司馬光生于北宋仁宗時期,在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高中進士甲等,并從此踏入仕途。司馬光一生經曆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為北宋當之無愧的官場活化石。
司馬光為人非常孝順,在父親在被調往杭州任職後,為了能常在父母膝下盡孝,他毅然決然地自貶一級前往蘇州(杭州隔壁)擔任通判。一年後司馬光的母親病逝,為了能在母親墳前守孝,司馬光又毅然辭官回家,絲毫不顧上司的挽留。
但令人遺憾的是,司馬光剛剛為母親守孝完畢,他的父親就又因病去世,于是乎司馬光又不得不為父親守孝三年。在這長達六年的守孝期内,司馬光遊曆于民間大衆,深刻地意識到了百姓的需求,從而為他後來的官宦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此後的司馬光先後被調往京城任職,又先後被調往地方任職,可以說在短短的十餘年裡,司馬光的足迹幾乎踏遍了整個北宋。但幸運的是,每次的調動都意味着升遷,并且在此期間司馬光還和宋仁宗以及宋英宗等有了不錯的交往,為他以後與王安石變法針鋒相對埋下了伏筆。
司馬光去世後被累封為溫國公,太子太師,并賜谥号文正,配享宋哲宗廟廷,可以說是做到了宋朝時期文人所能做到的巅峰。但除此之外,司馬光還有一個巨大的貢獻,那就是編撰了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一書。
砸缸的前因後果
根據《宋史》以及《四庫全書》記載,司馬光少年時期曾和幾個玩伴在後院玩耍,而司馬光因為老家在北方,所以家中有蓄水的習慣。而當時蓄水的工具則是一個巨大的缸(也稱翁)。因為這個缸的旁邊有座假山,所以一個玩伴就爬上假山向衆人喊話,但沒料想一個不留神直接掉了進去。
聽着缸内玩伴的大聲呼叫,其他孩子都是不知所措,唯有司馬光淡定異常。他巡視四周,發現沒有東西可以用來救援,于是跑到假山邊上搬起一塊沉重的石頭。在所有玩伴目瞪口呆的注視下,司馬光用力地将石頭砸向大缸,随着一聲巨響,缸破了,人也出來了。而等到家中長輩趕來時,看到的隻是破碎的大缸以及驚魂未定的小孩兒。
司馬光砸缸在《宋史》當中其實隻有寥寥數筆,因而不可能做到讓我們家喻戶曉。而真正完成這個成就的,其實是當時流行的民間小說及各式各樣的戲曲或小人書。而這個故事之所以被記載在正史當中,或許是因為這個故事在當時太流行了吧!
被救者的身份
自古以來,關于被司馬光救下的這個小孩的身份,各個級别的曆史學家都是各抒己見毫不讓步。其中最被大衆所接受的,是一個叫上官尚光的人。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那就是為什麼曆史老師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絲毫沒有提及這個叫上官尚光的人呢?
其實原因是這樣的。前不久,河南信陽的一戶人家曝光了自己家的家譜,根據家譜記載,他們家祖上有一位宰相,而這個宰相就是被司馬光救下的上官尚光。可問題在于,盡管這戶人家言之鑿鑿,而且有家譜為證。但其他史學家翻閱整個北宋時期的所有史料,都沒能找到關于上官尚光的存在。
按說堂堂宰相,史料不可能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所以就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個上官家族在說謊。說到這裡,筆者有些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其實這個所謂的司馬光砸缸是不是真的,并沒有什麼好争論的,就跟流傳甚廣的孔融讓梨一般。我們現代之所以推崇這種故事,是因為我們想要通過這些故事來向後代表達一種精神,表達一種面對困難要冷靜,面對利益要思考的精神。至于故事本身,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去糾結。
最後,這個家喻戶曉的司馬光砸缸,老師之所以不說這個被救的小孩是誰,除了老師可能也不太清楚怕誤人子弟之外,更多的恐怕也是覺得,說與不說都是一樣,沒有任何意義,畢竟我們在乎是這個故事,而非這個故事到底講的是誰。
參考資料:《宋史》 《四庫全書》。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