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常常為這些問題苦惱:
● 孩子背誦英語單詞和課文有抵觸情緒,不願意背;
● 孩子背東西特别慢,一篇課文要背很長時間,背完了考試又忘了!
有些知識和内容,是要通過記憶才能獲得的,但偏偏記憶又是個非常辛苦的活,孩子們就非常不喜歡!遇到背書就頭痛,長此以往,就成了背書的困難戶。
那麼導緻孩子記不住的原因是什麼呢?第一個是不愛背,第二個是背不出!不愛背其實是心态問題,而背不出則是能力和方法的問題。
01
不愛背的孩子怎麼辦?
有一個媽媽說:
“我的孩子就是不想背。每次都是老師檢查前,才匆匆忙忙背一下。有時候老師在課堂上給出一定時間背,很多同學都背會了,而他還沒有背出來,自信心受到了巨大的挫折。”
事實上有很多孩子都陷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背不出,自信心受到挫折,最後更不想背。不願意付出努力,又找不到輕松記憶的方法,結果更加背不出!其實本質上是孩子覺得背課文難。
畏難情緒是一種心理的暗示。如果背課文難的觀念在孩子心中紮根,他們就會有很強的心理預設,那麼完成背誦的概率就會大幅度降低,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要想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要想辦法克服孩子的畏難情緒,幫他找回他的自信心!
02
怎麼克服孩子的畏難情緒?
首先要降低剛開始的任務難度,就像打遊戲一樣。
比如說背課文,就先把目标定在背出一小段,讓孩子有開始的勇氣。孩子一旦願意背了,那背完隻是時間問題。
就像我們小時候捕魚一樣,在池塘捕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整個池塘的水抽幹,再把魚捕上來。
另一種是把池塘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先把第一段水抽幹,然後把這一小段的魚捕完,再開始捕下一小段的魚。
背課文的方法和這個非常地類似。要抽完整個池塘的水太辛苦了,最後會連捕魚的信心和勇氣都沒有。但是當他分成小段能不停地捕到魚的時候,信心就會大增。
03
背不出怎麼辦?
背不出是因為沒有找到好的記憶方法。記憶方法有很多,給大家分享兩種比較容易操作的方法
第一個是:理解記憶
背誦課文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理解得越深,就越容易記,而死記硬背的方法就容易忘記,尤其是古詩詞這種相對比較難的部分。
所以在背誦之前先要通讀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的來龍去脈,掌握文章的語言特點,抓住一些關聯詞和句子。最後綜合分析,這樣背誦就會快很多。像理科的公式、地理知識等,也是要先理解後記憶。
第二個是:及時複習
記憶對人腦來說是對經曆過的事物保持印象以及認知的一個過程,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做到過目不忘。
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就會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過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的速度非常快,之後會逐漸減慢。
所以隻有經過及時的複習鞏固,才能減少知識的遺忘。
比如你剛記住一首古詩,你對這首詩的記憶已經達到百分之百; 但是20分鐘後,這首詩你隻記住了58.2%; 8~9個小時之後隻剩下35.8%; 一天後剩下33.7%; 一個月以後隻剩下21.1%。
當你了解了整個遺忘曲線之後,就會發現隻要重複達到一定次數,記憶就會增強,甚至永遠不忘。
所以說背單詞要達到最佳的效果,就要不間斷的分階段進行複習,才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背誦單詞的效率,記憶也會加強鞏固!
以前我也不喜歡背書,還經常以我是男生為借口。到了初二開始發奮讀書,但是英語成績非常差,在沒有任何借口可尋的時候隻能增加背誦的次數。
我每天早上早讀,讀上幾遍我就蓋起書來,想想哪些詞我已經記住了。讀完之後,把沒有記住的單詞單獨抄上小本子,把小本子放在口袋裡。
放學回家走在路上,拿出小本子把沒記住的單詞反複看一下,再默讀幾遍!晚上睡覺前反複思考,後來發現自己的記憶能力其實非常得強。
所以記憶沒有什麼規律,就是重複記憶而已。從這一點講,其實成績好和成績差本身的差别就隻在重複的次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