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單一産品都不能占據所有市場,想要更多的占領市場,隻有從需求入手、細分市場,将這些細分的市場全部占滿,才是品牌布局的關鍵所在。
我們所熟悉的寶潔公司,就是這方面的代表,當大多數中國企業隻有一枝獨秀引以為傲時,寶潔公司卻占據細分的市場的幾乎是所有化妝品産品,這是讓很多中國企業無法企及的。
可以說,國外企業在品牌戰略上尤其成熟,除了寶潔,歐萊雅集團也是化妝品行業的頂尖王國。旗下擁有蘭蔻、碧歐泉、歐萊雅、美寶蓮、薇姿等500多個品牌,從歐萊雅集團可以看出,品牌戰略要先于産品,是市場競争中的重要一環,而市場需求則是産品誕生的原因。
細分市場從需求入手
歐萊雅集團是法國1907年建立的企業,其旗下的一衆化妝品品牌都是瞄準了不同市場而誕生了。為了品牌布局,歐萊雅集團大量收購其他品牌,很多品牌例如蘭蔻、美寶蓮、小護士、美即、羽西等都是其收購來的。由此看來,市場規劃和定位才是重要的,所有産品都是應需求而生,是需求影響着産品和品牌的開發與建立,并不是生産。
都說歐萊雅進入中國市場有些晚,但憑着足夠的跨境經驗,來到中國後,戰略意圖無限清晰。以精湛的市場細分策略,用多品牌瓜分的市場手段,迅速站穩腳跟。
其品牌布局如下——
高端系列:赫蓮娜、聖羅蘭、喬治阿瑪尼
專櫃系列:羽西、蘭蔻、科顔氏、碧歐泉、美體小鋪
開架系列: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紐約、美即面膜、卡尼爾
藥妝系列:理膚泉、薇姿
當然也可以這樣劃分——
頂級品牌:HR(赫蓮娜)、GiorgioArmani(喬治阿瑪尼)
一線品牌:Lancome(蘭蔻)
二線品牌:Biotherm(碧歐泉)、Kiehl‘s(科顔氏)
三線或三線以下品牌:Yue-sai(羽西)、L’Oreal Paris(巴黎歐萊雅)、美爵士、Garnier(卡尼爾)、小護士、The Body Shop(美體小鋪)
彩妝:CCBPARIS(巴黎創意美家)、Shu Uemura(植村秀)、Maybelline(美寶蓮) YSL(聖羅蘭)
藥妝品牌:Vichy(薇姿)、La Roche-posay(理膚泉)、Skin Ceuticals(修麗可)
口服美容品牌:INNEOV(一諾美)
香水品牌:GiorgioArmaniParfums(阿瑪尼)、Ralph Lauren (拉爾夫勞倫)、caelParfums(卡夏爾)、Cacharel(歌雪兒)、VIKTOR&ROLF (維果羅夫)(注:阿瑪尼也有護膚和彩妝産品,定位和蘭蔻,植村秀一個檔次)
美發品牌:L'Oreal Professionnal(歐萊雅專業美發)、Kerastase(卡詩)、Matrix(美奇絲)
沒有哪個品牌是用名字來劃分的
小知接觸過很多客戶,發現很多客戶想從商标名稱上就體現出其品牌是高端或者低端,雖然品牌名稱也有大俗大雅等風格的區别,但是品牌定位從品牌文化、價格等多方面的體現,單純從名字上辨别是不是大牌非常困難。
例如赫蓮娜和美寶蓮兩個品牌,單從品牌名稱上看,是無法分辨出哪個更高端的。在有些人看來,除了價格,美寶蓮營造的品牌氛圍也十分絢麗,絲毫不遜于很多一線品牌。
在建立品牌階梯上,一般來說,産品從高檔往低檔做比較容易,從低檔往高檔做就比較難。目前就中國市場而言,新創立的品牌宜高端不宜奢侈品,因為高端品牌的受衆比較廣泛,而奢侈品原本就是為了劃分階級的産物,越神秘越好,不太适合當今社會發展的潮流。相反,高端品是人們犒賞自己的禮物,所以比較受歡迎,并且,人們現在比較注重品質生活的享受,品牌塑造方面要試着往該方向上靠攏。
中國企業由于大多成立時間較晚,一上來就與歐美國家很多上百年的企業競争在經驗上就略顯不足。但後來居上也不是沒有可能,最重要是的做好知識産品及市場、品牌戰略的布局。這樣一來,就能從起點上赢得先機,而不是事事受制于人。中細軟知識産權,為中國創新加油,幫助品牌定位、成長,在風雨中赢得屬于自己的品牌帝國。
【中細軟溫馨提示】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以配圖表達,無他意。若有不妥之處,請留言告知,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