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知識季#
戰斧牛排 (Tomahawk Steak)
本為印第安語,代表印第安人用的戰斧,用來顯示力量與自由, 早前由澳洲興起。
地道的戰斧牛排,對牛的年紀,飼料以及尺寸都有相當嚴格的标準。通常約6個月大的小牛在戒奶之後喂養70天再進行宰割,于肋骨部位切出長約30厘米的骨頭以及重約1公斤之連肉骨,由于形狀像斧頭得名,于是稱之為“tomahawk”。
2017年,有一位來自土耳其的撒鹽哥更是在戰斧牛排上以堪稱風騷的撒鹽姿勢賺滿了流量。雖然有許多人诟病,說“撒鹽哥”有華而不實之嫌。但他對于食材的挑選并不馬虎。除了擁有自己的農場和屠宰場,僅僅是在鹽的選擇上,也選用了英國皇室專用的Maldon Flake。他用一種全新的方式,把鹽這一古老食材演繹出了極具時代特色的新生命。
戰斧牛排非常的好吃,一頭牛最多隻能切出9~10份戰斧牛排,尾段肋骨因為太短而且肉不夠肥厚,故不能切成斧頭狀。這幾塊肋骨上的牛肉堪稱黃金肉質,嫩度、彈性、肥瘦比例都是一級的。牛肉沒有筋膜、肥瘦均勻,在大理石上碳烤,融化它的油脂,誘發最濃郁的汁味,又鎖住它的養分,達到最完美效果。
肉眼牛排
肉眼是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相間,這種肉煎烤的味道比較香。肉眼牛排不要煎得過熟,三成熟最好。
通常人類有24根肋骨, 左側12根,右側12根。而牛一共有26根肋骨, 左側13根,右側13根。而肉眼就是第六到第十根肋骨修整剃骨的一部分肉, 所以也可以說有些肉眼和戰斧牛排的肉是一個部位。
菲力牛排
菲力牛排四個字中的菲力,指的是牛裡脊肉(beef tenderloin)。在澳洲,這塊肉被稱為“眼菲力”,在法國和英國被稱為filet和fillet,中文音譯菲力。菲力牛排就是用一定厚度的牛裡脊肉做出的牛排。肥肉含量少, 酥軟勁道。由于肉質嫩,無論是幾成熟,味道都很不錯。
西冷牛排
它是牛外脊上的肉, 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适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T骨牛排
T骨牛排(T-bonesteak)是一般位于牛的上腰部,是一塊由脊肉、脊骨和裡脊肉等構成的大塊牛排, 做法跟其他牛排一樣,也可以要半熟的。 T骨牛排因為骨頭點的份量很多,所以一般如果看到菜單上标着450克或500克,不要害怕,因為去掉骨頭後,肉的重量就跟其他牛排的普通份是差不多的.
T骨牛排也可以叫做丁骨牛排,骨頭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間被肋骨隔着。
有很多人評價說這個是牛排中比較貴的一塊精華,當然也是最好吃的一塊,因為這一小塊集齊了牛身上每個部位的口感。
牛排的熟度分解圖
牛排的一些常見做法
西式
先用廚房用紙把牛排多餘的血水吸幹,均勻的抹上油、撒上鹽、胡椒粉。如果家裡有一些西式的香料,百裡香, 牛至葉, 也可以撒一點錦上添花,如果沒有也沒關。注意最後的30分鐘要放室溫,讓牛排的溫度達到室溫狀态。
然後将油鍋燒到很熱的狀态。然後把牛排放下去,大火煎3-4分鐘。接着将牛排翻面,大火繼續煎3分鐘左右。
牛排起鍋後,鍋裡的油其實是留有牛排豐富的風味在裡面,扔了可惜,把它用作調味汁的制作是極佳的原料。
在煎過牛排的熱油鍋裡面下切碎的洋蔥末和蒜末,炒香後,加牛肉高湯大火沸騰收幹。用玉米澱粉稍許增加液體的厚度,調味即可。你也可以在裡面添加自己喜愛的香料或原材料。然後将制作好的調味汁澆在牛排上面即可。
你還可以加一些蔬菜,好看又均衡營養哦。
家常版
食材:牛肉1塊、洋蔥半個、蒜頭2個、黃油1小塊、黑胡椒粉少許。
制作步驟:
1、牛肉切成半個巴掌大小的塊狀,用玻璃瓶或肉錘子拍松;
2、往肉上撒鹽和黑椒粉,兩面抹勻,腌制一兩小時剁碎蒜頭和洋蔥;
3、熱鍋放黃油(橄榄油也可以),待油融化後擺好牛排,慢火煎至你想要的成熟度;
4、牛排裝盤,用鍋中的餘油把蒜頭碎和洋蔥碎爆香;
5、把洋蔥碎炒軟後,加入一碗清水煮開,放幾滴酒;
6、再用鹽和黑椒粉調味,(在放點蚝油味道更好)
黑椒牛排
原料:肉眼250克
配料:黑胡椒10克、黑胡椒粉10克、蒜蓉适量、生抽20克、鹽5克、紅酒一小杯。
做法:
1、肉眼加配料拌勻,放入冰箱腌制一個晚上;
2、将腌好的肉眼取出,擺在鋪上錫紙的烤盤上;
3、用錫紙将肉眼包起來;
4、烤箱預熱5分鐘,220度,上下檔風,帶熱風循環,烤5分鐘大約是三成熟, 烤7分鐘大約是五成熟。
喜歡的可以點贊評論收藏吖[送心][送心][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