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入園了,最近工作間隙的頭等大事,就成了蹲班級群,等老師發小家夥們的照片。
有笑顔如花的,有哭得稀裡嘩啦的,還有委屈巴巴被老師抱着哄的。
午休,有天使睡顔的,也有精神百倍的……
一起圍觀一下我家小朋友的入園一周吧:
試園2天:家長陪着,别人試園半天她堅持跟完一整天,興奮的午覺都省了。
周末後,正式迎來開學。
第一天:超興奮,午睡很棒,放學後一直念叨幼兒園好玩。
第二天:放學的時候還蠻開心,幼兒園也還是那個好玩的幼兒園。老師反饋午休的時候鬧了點小情緒,要找奶奶。
晚上關燈後,毫無征兆地哭了:
媽媽,明天不想上幼兒園了……
老師老不讓出來,關着門……
小書包忘帶回來了,彩泥、小熊也忘了……
第三天:表達不想去幼兒園的意思,但沒哭鬧,平穩入園。
睡前哭一場,比昨天兇,壓抑了一天的情緒好像突然解放了似的,久久不能停止。
為自己找了各種不去幼兒園的理由,最後還蹦出一句:
媽媽,我請假了,明天不用去幼兒園了。
找不出更新鮮更有說服力的詞彙安慰,最後隻能和小朋友溝通:“你現在情緒有點激動,我們明天再讨論這個問題,現在媽媽抱着睡覺了。”
下午要打流感疫苗,成為了第一個被接走的小孩,小小地得到了滿足。
第四天:睜眼便表達不想去的意思,最後妥協要媽媽陪着進教室。
告訴她不可以,引導着我們去問問老師吧,這才出門。
門口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多雲秒變暴風雨。
老師手速很快,哭第一聲就被抱走了。看着她纖細的小胳膊小腿在老師懷裡不停地反抗,盡管内心早已崩潰千百萬遍,面上還是不動聲色的再見,轉身……
晚上秒睡。
第五天:很棒,試探性地問了一句:“媽媽,今天陰天,是不是可以不用去幼兒園了?”
和她一起回憶下雨天媽媽堅持上班的事情,自己就懂了。
提出放學媽媽接的要求後,就去看繪本了。特意選了兩本關于幼兒園的繪本。
出門見奶奶拿了接送卡,搶過來挂在了媽媽脖子上。這可人的小心思呀。
晚上放學老師獎勵了棒棒糖,幼兒園又重新變成那個向往的幼兒園啦。
複盤一下這五天,重來一遍的話,第四天會選擇拒絕直接讓老師抱走。
自己抱兩分鐘安慰一下,來一個正式的告别:
媽媽再陪你兩分鐘,兩分鐘後就必須和媽媽說再見了哦。永遠記得媽媽愛你,媽媽上班也會想你的。我們一起加油!媽媽堅持上班,你也堅持上幼兒園。幼兒園和刷牙一樣,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兩分鐘後無論能不能停止哭泣,都遵守約定遞給老師。
也因此,第五天送的時候,特意稍微拉開了和老師的一點距離。
她沒哭,一直乖乖地趴在我肩膀上,對她說完“笑笑老師來接你了,要和媽媽說再見了”之後,才讓老師抱走。
忐忑的一周就這樣結束了,再來總結一下應對入園焦慮的方法吧:
1、提前熟悉、植入幼兒園的概念
入園前多帶孩子去幼兒園周圍玩一玩,圍觀一下在上課的孩子們的戶外活動。
很多幼兒園也有參觀的機會,好好利用起來。
我家樓下就有個幼兒園,每次看小朋友們在裡面玩球、滑滑梯,都滿眼羨慕,鬧着進去玩。
所以,上幼兒園,就成了她1歲以來的夢想。
帶孩子讀一些關于幼兒園的繪本,從書中提前了解幼兒園生活,減少對未知的恐懼。
試園也同樣重要,有看到家長問老師,試園沒時間,可以不試園直接入學嗎?
可以是可以,但不建議!有機會提前熟悉老師,才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焦慮。
2、提前半年調整作息,向幼兒園生活看齊
很多孩子午睡不規律,上幼兒園後也很難适應。對于這種孩子,家長可以有意識地提前半年調整。
比如,每天午睡時間比昨天提前10分鐘,慢慢調整到幼兒園差不多的時間。
我家娃就是從3:30慢慢調整到1:30,雖沒有和幼兒園完全一緻,但已經很接近了。
入園後孩子活動量大,比這個時間早一點入睡完全不成問題。
和幼兒園步調一緻,孩子才不會因為生活作息的突然改變而變得恐懼不安。
3、提前交朋友,讓幼兒園不再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
提前留意一下孩子一個班裡的同學,在開會前家長就相互約着帶孩子們玩一玩,交幾個朋友。
入園後有一兩個熟悉的面孔,緊張感便會降低很多。
我家娃幼兒園是新園,分班開課都很倉促,這項工作到了入園第四天晚上才安排。
雖說小朋友們見面也沒有一下子熟悉起來,甚至有些生疏,但結束後我和小朋友溝通,明天上學你就又可以見到他們啦。她竟表達了放學不能一起玩的憂傷。
4、提前養成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基本自理能力要有
大便小便即便不能自理,也要教會表達。
有需要注意也可以提前和老師溝通。
連續兩天接到老師送褲子的電話後,才想起來和老師說,上廁所的時候提醒一句:“稍微忍一下,說可以的時候才能尿哦。”這樣就尿褲子的情況就能減少很多。
另外,“請”、“謝謝”,“可以幫幫我嗎?”這些禮貌用語提前灌輸一下,畢竟沒有誰不喜歡有禮貌的孩子,老師也不例外。
自己吃飯也很重要呀,家長切勿包辦,該放手啦。
5、衣服鞋子不追求最好看,但追求最舒适方便
上學了,買點漂亮衣服吧。
這是大多數家長的想法,我也不例外。
可,好看個性的燈籠褲一上廁所就容易沾上尿,小朋友表示很尴尬,以後都不要穿了。
好看的小皮鞋直接被老師劃入黑名單。
帶鞋帶的鞋子、帶繩子的衣服,跑跑跳跳會有安全隐患;
帶帽子的貼身衣服,午睡不方便。
這些,都要避雷!
褲子不要太瘦,不好脫。
也不要太肥,收不好容易尿上。
姓名貼也是,不要花裡胡哨的款式,小、軟、好縫為首要标準。
6、牢記“六千萬”
1)千萬不要千叮咛萬囑咐
出發點是好的,但說得越多,孩子的焦慮感就越大。小腦袋瓜處理不了那麼多的信息,接收的越多,孩子越累,越緊張。
也會讓孩子對老師産生不信任感,大大降低本來就稀薄的安全感。
2)千萬不要門口久久逗留
送到老師手裡就愉快地說再見。然後盡快離開,尤其網上那種比孩子哭地還慘的家長,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傳染給孩子。
第三天提前接孩子打疫苗的時候,還遇到一個趴門口看的奶奶,孩子剛好在戶外活動,本來玩的很開心的小姑娘見到奶奶立馬哭個不停,老師無奈直接讓接走了。
3)千萬不要責備
為什麼衣服沒有帶回來?
怎麼還尿褲子了?在家都不尿的。
……
我們家第二天、第三天之所以哭,也有這個原因。
放學爺爺問為什麼沒帶回來,早上送又提醒:今天不要忘了帶回來啊。
小朋友睡前便哭着反複念叨:媽媽,我老忘帶回來,哭聲裡滿是憂傷和挫敗。
告訴她:“是媽媽和老師說好的,不需要帶回來。不是你的問題,你已經把髒衣服帶回來了。很棒啦,彩泥書包不需要帶回來,明天還要繼續用呢。”
4)千萬不要妥協,堅持送
一哭就心疼,一鬧就妥協,萬萬不可取。
不生病,就堅持每天送,忌上三天請兩天。
如果家長心軟妥協,後面的路便會更難走。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入園困難期将無限延長。
就好比給孩子斷奶,狠下心往往三五天就成功了。
我有個朋友給孩子斷奶4次才成功,每次堅持一兩天就心疼堅持不下去了,可這不就遭4次罪麼,前幾次都白哭白難受了,大人孩子都崩潰。
5)千萬按時接回
接過孩子的家長們都知道,小朋友們會探着小腦袋,眼睛急切地尋找自己的家人。
專業人士調查結果顯示:班裡經常被最早接走的孩子,自信程度往往比其他孩子高。
那些最後被接走的孩子,尤其是經常被最後接走的孩子,往往比較内向,甚至有些自卑。
6)千萬不要哄騙,說出的話就要兌現承諾
有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入園,各種哄騙:
我們不去幼兒園,我們是去遊樂場。
媽媽不走,就在門口看着你。
現實輕易就将這樣的謊言戳破,孩子也隻會哭得更兇,對幼兒園的恐懼更深。
正式告别就好,坦然地和孩子說再見,并告訴他:等你睡完午覺,吃完飯我就來接你啦。
最後,要相信我們的寶貝。
就像他第一次學會說話,學會走路,學習用小馬桶一樣,成長會順其自然。
幼兒園也是。
入園是孩子和我們共同邁出的一大步,學會放手,孩子才有機會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