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從古至今都有贊美勞動、讴歌勞動之美的傳統!因為勞動者創造着,豐富着,精彩着,點綴了生命的天空,也點亮了人生的路途,更富足了心靈的殿堂。從我國浩若星海的古代詩詞中就可以得到佐證。
我國古代詩詞内容豐富,不僅有愛國思鄉的情懷,不僅有對美好愛情的歌頌,不僅有親情友情的贊歎,還有那一曲曲勞動的贊歌,描繪了勞動的艱辛,讴歌了勞動之美,讀來讓我們感歎不已。
中國最早的詩歌産生于民間,有很多詩歌本身就是民間的勞動号子。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很多關于勞動的詩。其中有一首著名的《伐檀》詩:“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漪。”這是一首描繪魏國伐木工人勞作并表達不滿的民歌,“坎坎”是象聲詞,指伐木聲。這樣的象聲詞在《詩經》很多,另一首《伐木》裡就有“伐木丁丁”、“伐木許許”的詞句。這也從側面說明許多古詩跟勞動号子密不可分。
《十畝之間》是一首采桑的歌,寫幾個小夥子相約去看采桑姑娘的情景,體現了青年人勞動的樂趣;《椒聊》是描寫一群采花椒的婦女一邊勞動一邊歌唱,充滿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周南•芣苢》則是女子采摘車前子草的樂歌。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這是保存在《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中的一首原始勞動歌謠,題目叫《彈歌》。這首歌謠僅8個字,是中國古代現存的最短的詩歌。這首歌謠反映了我國遠古漁獵時代人民的勞動生活,描寫了他們砍竹、接竹、制作彈弓,并發射彈丸捕獵禽獸的全過程。語言淳樸、自然,概括力極強,以非常簡短的詩句真實地描繪了一幅原始先民狩獵圖。詩句中流露着原始人對自己學會制造狩獵工具的自豪和喜悅,也表現了狩獵的緊張、活潑和愉快,以及原始人要求獲得更多獵物的渴望。
勞動是艱辛的,勞動人民的日子卻又是悲慘的,這一點在我國古詩中也都反映了出來。唐代詩人李紳可謂把勞動者的勤苦寫到了極至,他的那首《憫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詩生動刻畫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裡勞作,那一滴滴汗珠灑在灼熱土地上的情景。明代馮夢龍有詩雲:“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裡得。”告訴人們所有的富貴榮華,無不是從艱苦的勞動中創造出來的。
除此之外,無論是劉禹錫的“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還是鄭遨的“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颔血”。都寫出了勞動者的不易。白居易的《賣炭翁》也比較有名:“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鬓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每當吟詠這首詩,我的眼前就浮現出一位瘦弱黢黑的老人在山中伐薪燒炭、沿街賣炭的情景。
從“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中可以看出,古時候的勞動人民雖然常年辛苦勞作,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這是因為勞動者的地位是卑賤的,面對這種情況,他們卻無能為力,隻能像“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的那位養蠶婦一樣,發出“遍身羅绮者,不是養蠶人”的悲戚和歎息。
勞動雖然艱辛,但在這艱辛中卻也有無盡的快樂。宋代範成大在《四時田園雜興》中如此描述農民通宵打稻的情景:“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寫出了農民收獲的歡樂和勞動的愉快。而他在自己的另一首同題詩裡有雲:“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又把那種男耘田,女織麻,孩童也學種瓜等幾幅饒有意趣的農家生産小景描繪得淋漓盡緻。
宋代詩人王禹偁的《畲田詞》“大家齊力斸孱顔,耳聽田歌手莫閑。各願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在歡快的歌聲中辛勤勞作,等到秋天收獲的時候,就能看到勞動的偉大。這首詩清新爽朗、暢達和諧,詩人不是以旁觀者而是以貼切畲田勞動者的口吻創作的,勞動者也樂意唱它。“畲田鼓笛樂熙熙,空有歌聲未有詞。從此商于為故事,滿山皆唱舍人詩。”(《王禹偁•畲田詞•畲田鼓笛樂熙熙》)成為勞動者自己督課勉勵之詞。這樣的寫法與以旁觀者身份所作的不同,内容更真切。
王禹偁的“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力耕豈有偏?願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更是對勞動的贊美以及勞動者對社會和生活的期盼。這首詩有濃郁的民歌風味。它是在吸收民歌營養的基礎上創作的。農夫們耕作時常常邊幹邊唱,可以鼓士氣、除疲勞。
另外,從古人的勞動詩詞中還可以讀出很多清新幽靜的田園生活,讀來令人向往。陶淵明的田園詩充滿詩情畫意,譬如他的《歸田園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詩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來,俨然一副靜谧的月夜歸耕圖。陶淵明的田園詩不僅寫自己從事躬耕,而且對勞動的意義提出了新的見解,他的《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一詩中說:“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卻不營,而以求自安”,也就是說,人人都要自食其力,艱苦奮鬥,如果什麼事都不做,又怎麼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呢?
唐代王維的《春中田園作》雲:“星中春鸠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荷鋤觇泉脈。”鸠歌燕舞,杏花紛揚,農人忙着整桑治水,寥寥數筆,一副春意盎然的的田園風情畫展現在眼前。
生命因勞動而充滿希望,希望中也充滿着歡樂。宋人翁卷有詩:“綠遍山野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在煙雨蒙蒙的初夏,人們采桑喂蠶,水田插秧,恰如一幅幅色彩鮮明的田園畫,而勞動的繁忙和緊張便也在這裡彰顯出來。這首詩先景後人,寫出鄉村四月的緊張與繁忙。
勞動是美好的,是生活的必需。在古詩裡聆聽勞動,聆聽勞動的贊歌,感受勞動人民熱愛勞動的生活态度,感受勞動者積極創造物質财富的樂觀精神,感受勞動的魅力與光榮,那是一種無比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