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智慧與個人修養語錄?,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國學智慧與個人修養語錄?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國學智慧與個人修養語錄
清人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中說:“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醫。”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個人隻要有了随便的毛病,便無法振作起來了;一個人隻要流于俗氣,就是用藥也救不了。王永彬這段話告訴我們,做事一絲不苟,做人不可俗氣。做事一絲不苟。一絲不苟,是指做事嚴謹、認真、細緻,一點兒也不随便、輕率和疏忽。老子說得好:“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人們常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做事是否認真,體現着一個人的修養、态度和作風。細節決定成敗,認真成就事業。認真是成功的秘訣,粗心是失敗的伴侶。無論做什麼事情,隻有嚴謹細緻、一絲不苟,才能把它做實做細做到極緻。如果有任何一點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差之毫厘 ,缪以千裡”的嚴重後果。做事一絲不苟,是責任與擔當的表現。責不分大小,任無論輕重,隻有擁有一種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的信念與追求,才能把事情做好、獲得應有回報。做人不可俗氣。做人不能太清高,但也不能流于俗氣。在大千世界裡,流于俗氣的人,往往欲壑難填、聲色犬馬,自傲自大、自私自利,自作聰明、自我陶醉。俗不可耐、俗不可醫的人,是令人讨厭和可憐的人。一個人流于俗氣的根源,是因為沒有好好修行自己,沒有擁有一顆知足感恩、甯靜淡泊、從容簡樸的心。一個人究竟如何對待俗呢?左宗棠說過:“人不可俗,不可不随俗。”《菜根譚》中有一句話說:“處事不宜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宜令人厭,亦不宜令人喜。”做人既要有節氣,又要接地氣。人生不可流于世俗,但也不可脫離世俗。流于世俗者易成為媚俗之人,而脫離世俗者多不通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