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有個鄉下的孩子齊已,家裡十分貧寒。他經常在長沙大沩寺附近放牛。他學習非常刻苦,常常一個人一邊放牛一邊坐在草地上看書,而且虛心上進,不恥下問,常向寺裡的長老求教問題。幾年後,他就能坐在牛背上吟詩作賦,很受寺院長老的喜愛,後被收進大沩寺裡做了和尚。
齊已入寺後,學習更加用功,背經書,寫詩文,而且寫得越來越好。
這年冬天,剛下過一場大雪。清晨,齊已望着眼前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山野雪景,晴日高照,分外妖娆,便情不自禁地朝寺外走去。
走着走着,前邊不遠的深雪裡,在白皚皚的雪中,竟有幾枝報春的臘梅花,散發着淡淡的芳香,還引來了幾隻報春鳥圍着梅花叽叽喳喳地唱着歌。齊已被這突然的發現驚住了,在這裡觀賞了許久。
回寺院後,他總是忘不掉那素淨典雅的梅花容姿,便提筆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寫完後,齊已又将這首詩題名為《早梅》:
早 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台。
他自我感覺詩中的兩句“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寫得很精彩。
一次偶然的機會,齊已見到了大詩人鄭谷,并向他求教。
鄭谷接過詩看了一遍,贊不絕口,但對于“昨夜數枝開”一句反複吟誦了幾遍,然後對齊已說:“清早雪地上,數枝梅花争芳鬥豔,确是奇景。但在百花之中,唯有梅花開在衆花之前,而且是開在冰天雪地之中。既然是早梅,那麼數枝便不能算早了,應該有一枝梅花又開在衆梅花之前,這樣不就更能突出梅花早開的特點,更有詩中美景之感嗎?”
齊已這才豁然開朗:“對呀!我怎麼就沒有更深刻地領會早的特點。那麼數枝理應改為一枝。先生的指點,實在令我佩服。”
這樣,兩人當場就把《早梅》詩中最精彩的一句“昨夜數枝開”改為“昨夜一枝開”。
齊已通過改詩備受啟發,他高興地說:“先生,您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