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最開始的靈感來自于梁旋的一個夢,他夢到自己得到了一條魚,小魚不斷地長大,最後他選擇放大魚歸海。關于梁旋口中所說的“魚”,有人覺得效仿了莊周夢蝶,是尋找“自由”的載體,是追求“無待”的人生。日本動畫短片《讓魚告訴你怎麼做》講了一個自我封閉的男孩帶一條魚出門尋夢的故事,魚告訴主人:我并不讨厭這裡,但我想看一下外面的世界。男孩說,等你長得比海還大的時候,我就送你離開。
《大魚海棠》在椿把鲲偷偷帶回族内飼養的時候,也對鲲說過類似的話。可長大了,椿真的會放鲲離開嗎?而族人又是否會放長大的椿鲲離開嗎?這并不是觀衆所關注的問題,但其實“放行”的背後,還蘊含着一個原始部落的“個體自由”。
隐藏在《大魚海棠》的客家文化--民族認同感自古以來,海洋文明崇尚自由,而農耕文明正如《天空之城》肯德亞山谷之歌所寫的,根要紮在土壤裡,與風一同生存,與竹子一同過冬,與鳥兒一同歌頌春天。無論你擁有多麼驚人的武器,隻要離開了土地就無法生存。
椿的“家族”也是在故土的信念中發展起來的,對家族的認同感和歸順是父母教給孩子的第一課,然而這種精神理念不單單存在少數人,而涵蓋整個部落。
談到原始部落,必然離不開喜歡田園風情的宮崎駿,在吉蔔力工作室的衆多作品中,更多的是對自然的贊美、對原始部落的留戀、對童真的歌頌。作為家的根基,部落帶給了族人安全感和保障。可這種過度的保護又是否會扼殺了個體的認知?
談個體認知之前,我們先回到《大魚海棠》的部落意識和部落存在。《大魚海棠》中神所居住的“神之圍樓”取景于福建的客家土樓,即福建省永定縣的承啟樓和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曆史上的“客家人”最早是集中在中原地區,後來受到戰争和其他民族的侵擾經曆了三次大型的“遷徙”。原為本地人的畲族子民,在被迫遷徙之後,命運和社會地位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中國自古就有“主籍”和“客籍”之分,客是無法擁有土地的私有權,也不能通過參加科舉考試翻身。身為外族的“客家人”即使來到了一個新住所,短時間内也很難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圍屋就是在抵禦外侵、尋找自我這樣的理念中誕生的,這種幾乎完全密閉型的圓形或四角圍屋,通過外在力量轉化為内在動力,支撐了“客家人”在外地定居下來,并重新回歸社會。
回歸社會有兩層含義,一種是得到了土地權,被社會認同了;另一種是主動走出來,并與其他部落民族和諧共處。影片隻談到了第一種,面對外族的态度,椿一家族還是習慣性躲,惹不起也可以躲得起。
福建客家的文化背景是《大魚海棠》隐喻的那一部分,當觀衆得到這一層曆史信息,族人一直警惕人類(外來物種)的心态就有了支撐點,整個故事變得也明朗起來。然而客家圍屋隻是代表“部落特色”的一部分,真正“原始”的一部分藏在影片的第一幕——所有活着的人類都是海裡一條巨大的魚。
在四十五億年的世界裡,地球隻有一片海洋、一群古老的大魚以及掌握人類靈魂和操控萬物運行規律的“其他載體”,也就是椿的家族。所有年滿16歲的孩子必須通過“海天之門”到達人類世界去完成他們的成年禮,這個“類自然”的任務無形中就暴露了這個家族的“原始使命”。
在《大魚海棠》的世界觀裡,椿和族人的本體不是人也不是神,他們會面臨死亡,但又不會真正地死去,這也印證了《逍遙遊》中“生命不息”的說法,椿的奶奶最後變成了鳳凰,爺爺成了海棠樹。不會真正死去,其實也就是我們人類世界所理解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然後“永生”的前提是沒有入侵者,這也是為什麼族人總在不停地強調遠離人類。這片土地上,除了人類,不會再有給家族帶來災難的生物了。
“人類存在”在影片中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象征了客家文化或者其他封閉部落文化對于外來者的警惕,即人與社會的關系;另一種陳述了人類對于自然界運行規律的幹擾,即人與自然的關系。前者促成了個人認知覺醒的機緣,後者則傳遞了道家“無為”的自然觀和生死觀。
鲲的存在促成了椿個體認知的覺醒--逍遙與拯救椿是出生在自給自足的民族部落中,在這種高度警惕和排外的狀況下,族人選擇了“一刀切”的方式去阻斷造成異變的可能。但成人禮卻讓很多三觀尚未形成的少年少女們有機會接觸到了外面的世界,椿就是這群“年輕人”的代表。
影片中容易被忽視的是椿與鲲的這段相遇,在椿過往的認知裡,神之圍樓的話語權在高貴的長輩中,個體的認知是源于集體的認知。封閉的圍屋和受限的人際關系,讓椿對于“家族”出現了錯誤的歸順和認可。與鲲的這場相識,椿看到了親情、看到了善意、也看到了溫和。這跟以往所持有的理論知識發生了沖突,椿對人類開始有了好奇心,鑽出水面看鲲和妹妹嬉鬧也意味着她内心警惕的城牆逐漸在瓦解,真正将這面(偏見)的城牆拆毀是鲲救椿意外身亡了,這個以生命為代價的善意直接促成了椿獨立意識的覺醒。這也是動畫中個人認知與集體認知第一次出現了信息不匹配,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爸爸媽媽對孩子“說”了謊,孩子不再完全聽從了,有了自己的想法。
有不少網友認為,椿的報恩源于鲲“英雄救美”的一見鐘情,但我個人會更傾向于“影子吸引”這個說法,吊橋反應帶來的心動是不足以撐起椿的犧牲和反抗。弗洛伊德的“影子人格”提到人會愛上自己隐藏、壓抑的另一面,所以人類戀愛的本質說到底還是自戀。椿不是愛上了鲲,椿對鲲有感恩之心,但她愛上的是有獨立意識的自己。動畫遵循了道家思想的“無為”和“虛空”,所以造成了這個美麗的誤會。故事的結尾,兩個人甩掉了外在的身份和集體的标簽,坦誠相待,其實也在印證了道家思想中的歸零。生命的本質就是一個從0變1,再從1歸0的步驟,中國的神話體系也是二進制的世界。
椿鲲的愛情線一直都備受争議,除去給族人帶來災難,主要還是“一見鐘情”的設定。椿是不是對鲲一見鐘情了? 我覺得不是,《紅樓夢》中與襲人初試雲雨情這一情節是曹雪芹在佐證賈寶玉性意識的萌芽,但不能拿來作證愛情。椿鲲也一樣,他們兩個唯一可能成為愛情的節點就是鲲去救椿,這一層“救恩”的動機在原本已經對人類産生懵懂和好奇的椿眼中,加入了柔光濾鏡,變成了“英雄行為”。理論和現實的矛盾動搖了椿對族人的信任,對家族的認同感。
每個孩子的成長基本都有【殺死父母】這一工序,從一開始無知的全權信任,到叛逆期和自我認知的覺醒出現了質疑和批判,到擁有成熟的認知系統後理性客觀地評價。客觀上來說,影片是完成了這三個步驟。愛上鲲,其實也是在暗示椿個人認知的建立。
講究“公平與效率”的經濟觀與“純粹式”戀愛觀的對立與鲲相處的故事是屬于“大魚”個人認知覺醒和追尋自由的,救鲲給族人帶來不幸是屬于“海棠”的糾纏與苦澀。救鲲的決心是源于椿的内疚,特别是在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意識之後,她對于鲲的愧疚随着時間翻倍地積累。常年站在圍樓裡的椿看不到靈婆所說的“因果輪回”,也無法透徹理解“還不清的債”。
對于站在圍樓頂端的我們,對于知曉“椿湫鲲何物”的我們,很容易就猜中了結局。然而身為旁觀者的我們有資格嘲諷椿嗎?首先要被糾正的是,椿帶來的災難是無意識的,椿一直認為救鲲要犧牲的隻是自己的生命,這是影片沒有直接表明但含蓄傳達的;其次在中國的武俠小說或者忠孝故事裡,經常有“一命還一命”的例子,在集體認知教育中長大的椿有這種想法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拿着全族人的性命去換一個鲲,這是椿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所以後來知道自己闖禍了,她送走了鲲又回來陪族人一起面對,族人是她即使“成長”了依舊無法割舍的部分,犧牲是椿完成個人認知和集體認知和解的必然途徑。
跟《天氣之子》比起來,《大魚海棠》的重點不在強調個人利益是否應該過度為集體利益讓步。《大魚海棠》的世界是建立在古老的神話創世觀和原始的民族部落上,它一方面在強調我們保護這個部落文化,另一方面又在探索讓偏見“走”出來的方法,隻不過《大魚》把這種方式讓度給了少年少女們,讓度給了愛情,但少年少女的愛情又不足以撐起這片藍天大海。
然而為什麼“成全式”的男女戀情撐不起這個時代的大愛?
單獨把感情線拎出來,就會變成少年為了成全喜歡的少女的喜歡做出了犧牲。這種“成全式”的愛情在幾十年前甚至更早之前是受歡迎,但如今更多年輕人受到後現代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影響,他們更注重“回報”,即我們理解的“效率”。如近幾年韓漫就大量出現了“女主穿越回去救贖男二”的故事,有回報的事情成為了我們追求的效率。
然而我們容易忽略的是,當女主準備完成這一救贖的時候,人與人的主次關系就發生了改變。在第一世界設定的男二來到第二世界的時候已經變成了男主,再放大一點講,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二世界不幸的人走運了,那麼本應該幸福的人就可能面臨了新一個未知的不幸。人與人之間在不同時空裡,本身就是一個輪回。《大魚海棠》也出現了這樣輪回救贖的概念,在椿的第一世界裡,鲲是主角;如果在椿的第二世界裡,湫是主角,那我們可能要跟作品道歉了,椿對湫的回報隻是遲到了,而不是不存在的。但問題在于這不是第一季的使命,第一季隻是想讓我們看到“心無旁骛”的愛情觀。
椿救鲲無意中牽扯到了族人,所以她選擇犧牲自己來彌補這個過錯;湫不需要救鲲,但為了喜歡的人選擇以孤獨為代價,成全了椿的報恩。湫純粹式的犧牲跟椿被認為的索取,出現了信息不對等交換。這種不對等的情感通過屏幕顯示出來,就變成了椿不值得湫這麼做,當值不值得出現的時候,《大魚海棠》的整個戀愛觀和世界觀就弱下來。
作品需要反省的可能是他們表達情感的方式,但作為觀衆,我們要改變的是習慣性對感情量化的行為。大數據的時代裡,人人都沉溺于互聯網,我們沒有了青梅竹馬的羞澀,沒有了全力以赴争取一件事情的勇氣,更失去了心無旁骛的态度。現代年輕人普遍出現了“既渴望愛情又害怕愛情”的矛盾,我們在“走出去”和“退回來”之間不斷地進行評估然後做出最優值選擇。最明顯的反應是男女不再主動追求對方,因為他們怕稍微不克制的“主動”就會變成倒貼,沉溺的倒貼又是公認的可恥,它不會被現代戀愛觀所接受。吐槽椿對湫情感的不反饋,其實本質上還是我們對情感拒絕的畏懼和憤怒。
但這樣的憤怒應不應該存在或者說應不應該被理解?
影片中一開始在湫送行椿的交談中就明确了椿對湫的态度,可以說在遇見鲲之前和遇見鲲之後,椿對湫一直都是不動心的狀态。椿對于湫的幫忙是明面拒絕的,直到後來她發現自己能力不足,她“承接”了湫的部分幫忙,當她開始受恩的時候,就回到靈婆所說的,人生最可悲的事情就是欠下的債是無法還清的。這個時候的椿還在報鲲的恩,壓根就沒有意識到。
湫對靈婆說:如果活着不開心的話,那還有什麼意義。替椿受罪,是湫心甘情願的付出,但這種沒有回報的愛情觀放到了現代講究效率的戀愛觀裡,就變成了“舔狗”,變成了“女生的心機”,就變得“罪不可赦”。可最大的罪,難道不是我們失去了對愛情的包容心和理解嗎?
我們可能做不到湫為椿純粹式的犧牲,但我們不應該在别人的戀愛觀裡面去尋找優越感。愛情是不能被量化的,能被量化的東西是工具。如果我們用“公平與效率”的經濟觀來看待春湫的相處模式,我們最後自然隻能得出沒有回報的戀愛是不值得的、是不該存在的,但事實上誰又不渴望純粹的愛情,渴望美好又推掉了成全美好的可能不就證明了心疼湫的另一面是心疼付出而得不到回報的自己。最好的戀愛自然是兩情相悅,但往往成就經典的是一廂情願的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