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我們應該熟悉而又陌生,大名鼎鼎卻又模糊難分,畢竟物欲橫流當下,我們真的很難靜下心來做學問了,更不可能繼往開來成為一代宗師。可以說,現在的社會已經沒有什麼開門立派,隻有那摸索中還能知一皮毛的心理慰藉者,學而用之,太作概括,能有一絲安慰已是不錯。
明代中期社會有一種風氣:想要成為“聖人”或者牛人,你就一定要多讀書多認字,你看的書越多知識越豐富,就越有地位,至于什麼品格操守可以暫且不提。似乎書讀的越多,就越是聖潔高貴,邪魅不侵,但實際的行為卻經常和“聖賢”不挂鈎,歪風邪氣,絲毫沒有一點浩然正氣君子之風。
就好比如今,有錢就可以任性?有錢就是王道?不盡然卻難以反駁,美好總是嘴上的,醜惡總是心裡的,是非曲直也難以辨明,有錢人吃青菜是養生,窮人吃青菜就是苦逼,吃的都一樣,境界就真的差那麼大?
可能現在大家對于财富的風氣也是如此,隻要有錢,你幹啥啥都對,說啥就是啥,在平常甚至搞笑的話都可以作為勵志名言,警醒世人。大家似乎都覺得這就是真理,這就是對的,而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實際情況,你不是他,也不可能成為他。
王守仁對于當時這種惡劣行為就提出“知識之多,适以行其惡”,造成這樣的局面其實也就是将當時流行的程朱理學,“心”和“理”完全分開,說和做完全一分為二。不是所有人都能“格物緻知”的,有沒有水平是一方面,你能不能看清自己才是最大的問題。
随波逐流也好,曲意逢迎也罷,重要的還是你怎麼去發現自己的“本心”,所學不過是為了内心的修養,知心明行,而非行而違心。
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更多的被誤解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如果仔細讀過《傳習錄》,就會發現,它們兩者并不是一回事。
知行合一,就是将知與行合作一處,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這裡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惡的良知 。一個人的行為不受道德倫理的約束,或者說沒有任何限制,隻遵從本心,那對于整個社會而言都是非常可怕的。良知是每個人都有的,我們與動物的區别就是可以意識并且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而不是單純的依靠本能和外物來驅使,所以簡單的來講,我們所作所為都要對得起良心。
但我們的良知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不管是私欲還是貪婪等等,對于善惡我們也會變的麻木甚至扭曲,隻有當良知不為私欲所蒙蔽的時候,這也許就是“行”了。
比如,你遇到一個有困難的人,想去幫忙,但是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你實際并沒有出手,那你的良知又被屏蔽了。善惡的産生,其實就已經是行了,而斷絕惡念,也是行,道理我們都懂,但問題在于我們是否能做到,如果并沒有體現在我們的行為中,那并不是真知,就好比電腦裡存儲了十萬個為什麼,但這并不代表電腦就是“博學”。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時刻關照着人的行為和心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使人不會失其本心,不會讓意志為外物所動搖,淪為外物的奴隸。
但我就想問一句,我們能做到嗎?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都做不到,不是我誇張,就一句,做不做到你心裡沒有點x數嗎?怪誰呢,是我們太“奴隸”嗎,也不盡然,畢竟我們還是對自己行為負責的,那為什麼我們知行合一就那麼困難,甚至是天方夜譚呢?這個沉重的問題我一時無法下筆,隻能就此擱淺,等待有緣人為我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