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天過海”這一詞語的形成,出自《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中薛仁貴設計讓唐太宗渡海的故事。
大唐東方邊境有個高麗國,高麗王自從有了些資産後,總想着在大唐置辦田産,進貢什麼的能拖延就拖延,甚至還制造邊境摩擦,于是李世民召集群臣開會,最後決定禦駕親征,領三十萬大軍以甯東土,先是在遼東大破蓋蘇文,蓋蘇文從海路狼狽逃回朝鮮半島,然後太宗準備渡海進攻高麗。
浩蕩大軍東進來到大海邊上,李世民見眼前隻是白浪排空,汪洋無窮,不由頭暈目眩,險些栽下馬來。即向衆官問及過海之計,四下面面相觑。
這時,忽傳一個近居海上的豪民請求見駕,并稱三十萬過海軍糧此家業已獨備。李世民大喜,便率百官随這豪民來到海邊。隻見萬戶皆用一彩幕遮圍,十分嚴密。豪民老人東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繡幔彩錦,茵褥鋪地。百官進酒,宴飲甚樂。不久,風聲四起,波響如雷,杯盞傾側,人身搖動,良久不止。太宗李世民警惕了起來,忙令近臣揭開彩幕察看,不看則已,一看愕然。放眼望去清清海水,浩蕩無際。哪裡是什麼在豪民家作客,大軍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 原來這豪民是新招壯士 薛仁貴扮成,這"瞞天過海"計策就是他策劃的。“瞞天過海”用在兵法上,實屬一種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計,用來作戰役僞裝,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戰鬥成果。
“瞞天過海”作為三十六計中的第一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内,不在陽之外。太陽,太陰。”
就是說越謹慎,考慮得越周密,反而容易讓人産生松懈的情緒。真正的陰謀正大光明地出現在公衆視野中時,卻不會引發大家的關注與思考。
這其實是思維定勢在作祟。思維定勢也稱慣性思維,指的是人們按照習慣的、比較固定的思路去思考分析問題,就像唐太宗按照自己以往的思維,以為自己隻不過參加了一場宴會而已,沒想到自己會在船上。所以越是公開,人們越是容易放松警惕,這也是“瞞天過海”的精髓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