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快救救我老公!”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精瘦漢子被人扶着進入診室,還沒坐下就突然癱倒在地上,護士趕緊将其擡入病房。
原來, 患者名叫王震,今年35歲,患有潰瘍性結腸炎。近段時間倆髋關節疼痛難忍,起床都很困難,更嚴重的是每天都腹瀉,有時甚至一天要去30次廁所,王先生真是苦不堪言!
一、“綠色癌症”,比想象中更危險
去年8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辭職,而其辭職的理由是“舊疾潰瘍性結腸炎複發”。據報道,該病已經折磨安倍晉三幾十年,每年都要發作一次。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複發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性疾病,是号稱為“綠色癌症”的炎症性腸病中的一種類型。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黏液便、膿血便等。
雖然潰瘍性結腸炎的具體病因尚未明确,但是據推測,與基因、心理、飲食習慣、腸内菌群和免疫力的高低等因素都有一定的關系。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年齡可以是任何年齡,而且具有診斷難、易複發、易惡化、治療難等發病特點。
發生潰瘍性結腸炎,如果不及時診斷,腹痛、腹瀉等症狀會越來越嚴重。除此之外,還會出現脫發、皮疹、關節炎、骨質疏松等問題,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更關鍵的是,潰瘍性結腸炎還可能引起腸穿孔、腸出血,甚至結腸癌。
數據顯示,潰瘍性結腸炎導緻的結腸癌病例約占1%-2%。并且,病程越長,發生結腸癌的風險越大。病程在30年以上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生結腸癌的風險約為50%。
二、抓住潰瘍性結腸炎的“蛛絲馬迹”
潰瘍性結腸炎的典型症狀是腹脹、腹痛、腹瀉、便血等,容易與其他的疾病混淆,導緻被忽視。因此,我們要學會辨别。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程比較長,通常在4-6周,也就是說,會引起持續時間較長的腹痛症狀。腹痛通常表現為悶痛或痙攣痛,在排便之後,腹痛的症狀會有所緩解。
潰瘍性結腸炎會引起頻繁腹瀉,腹瀉次數在2-10次左右,嚴重的會高達十幾次,甚至幾十次。腹瀉排出的大便呈水樣,比較稀,時間集中在早上起床之後或者飯後。
膿血便也是潰瘍性結腸炎的典型症狀,具體表現為糞便中混有不明膿液和血液,部分患者可能隻排出膿液和血液,沒有糞便。
此外,與一般腸胃疾病不同的是,潰瘍性結腸炎會給患者一種裡急後重的感覺,即便意明顯,但是排便時排出的量不多,同時伴有肛門墜脹、排便不盡等異常感覺。
從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特點來看,早診早治十分重要。當出現疑似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時,應盡快去醫院檢查。除了大便檢查、CT、磁共振等檢查項目之外,腸鏡檢查也很重要,有助于進一步明确病情,做出診斷。
三、潰瘍性結腸炎難治愈,護理建議要牢記目前,潰瘍性結腸炎還屬于重大疑難病之一,沒有可以完全治愈它的藥物,常用的藥物有水楊酸類、皮質類固醇和生物免疫制劑等,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由于複發率高的特點,大部分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都會在治療後再次複發。
不過,盡管不能治愈,但是潰瘍性結腸炎卻是可以控制的。如果可以通過科學的護理手段控制病情,緩解症狀,患者的生存質量将會大大提高。
所以,為了防止複發,病情加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
1.調整飲食習慣
切忌暴飲暴食,建議少食多餐,少吃辛辣、生冷、油膩食物,多吃口感柔軟、容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物。比如,增加富含可溶性纖維食物的攝入,比如蘋果、胡蘿蔔、柑橘類水果等;減少富含不可溶性纖維食物的攝入,比如芹菜、幹豆類等。
2.調整生活方式
不吸煙不喝酒,少熬夜,養成規律睡眠的習慣,避免過度勞累,适當運動,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會放松心情。
3.定期複查
潰瘍性結腸炎的複發率高,不要以為做完一次治療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應定期複查腸鏡。一般建議病程在8-10年左右的患者,定期進行腸鏡檢查,以免發生癌變。尤其是病情較重、有結腸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定期做腸鏡檢查更是必不可少。
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之難,難在診斷困難、容易惡化、容易複發、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等。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腸道,降低潰瘍性結腸炎的風險。對于已經發生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來說,也要做好科學的護理工作,聽從專業醫生的指導,達到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癌變風險的目的。#健康科普大賽##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專門找上年輕人,無法治愈、伴随終生,關于“綠色癌症”你需要知道這些!》.邵逸夫醫院.2021-11-17
[2]《常腹瀉腹痛,警惕潰瘍性結腸炎 》.大河報.2016-12-16
[3]《潰瘍性結腸炎有多厲害?》.人民日報.2020-09-1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