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翎
跟大多數人一樣,第一次閱讀《嫌疑人X的獻身》,我的感受隻有震驚,震驚,和震驚。
讓我震驚的無非是:
- 為了掩飾一樁殺人案,不惜再犯下另一樁命案,天底下真有這麼誇張的事嗎?(我不相信有人能預想到這個詭計)
- 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情,愛情也好,報恩也罷,可以讓一個人犧牲到如此地步?(别說靖子了,我連這世上有這種深情也是一無所知)
然而,當我讀第二遍時,卻有一種不可言喻的舒爽感,就像豬八戒細細品嘗人參果,雖然沒有初次閱讀時的饑渴,但卻知道哪裡一口咬下去是甜的,哪裡細細咀嚼才會越來越香。
重讀一本第一遍閱讀時無比激動的書還是很有好處的。
因此,對于《嫌疑人X的獻身》,我想說說“震驚”以外的那些妙不可言。
首先,第一個妙,在于“人”。東野圭吾寫的是人,不是神。
衆所周知,東野圭吾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作家,無論是出場人物之繁多、故事關聯之複雜的《白夜行》,還是僅圍繞一個案件而展開的《嫌疑人X的獻身》,他都有本事把故事寫得滴水不漏,順理成章。
在這個以“極端詭計”和“極緻情感”把讀者震得五雷轟頂的故事裡,我不光見識到精彩絕倫的邏輯推理,更看到了一群“人”的内心掙紮。
非常有意思的是,除了那位警察草薙,《嫌疑人X的獻身》裡的其他人物都頗具争議性,書友們更是為了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争得面紅耳赤,簡直可以說是“誰說誰有理”。
那就請允許我發表一下我的“理”吧。
先說湯川學,這位被稱作“神”的物理學天才,真的讓人又愛又恨,甚至有書友高舉“讨厭湯川學”的大旗,為石神感到無限悲哀等等。
我也能理解書友的心情,這位物理學教授一邊愁眉苦臉地說着“朋友朋友”,一邊又忍不住把一切不該說的真相全怼出來,與其說他在拯救石神,不如說他在毀滅石神。
可是,大家有否留意,東野圭吾特意在小說裡花了不少筆墨去刻畫湯川學的心裡掙紮:
“物理學家的那張面孔,似乎正因悲傷和痛苦而扭曲。”
類似這種“面孔扭曲”的描寫在小說裡多次出現,東野圭吾如此煞費苦心地說了一遍又一遍,正是要告訴大家:湯川學并不是冷酷無情的,他也是一個會掙紮,會矛盾,會痛苦的人。
隻不過,在面對跟自己價值觀相沖突的殘酷現實時,他甯願放棄一切情感因素,選擇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我不能說湯川學是對,還是錯,他隻是做了一個“人”所能做出來的不完美的選擇。
再看“石神哲哉”,能夠跟湯川學對弈的絕對也是一位“神級”人物。非常妙的是,東野圭吾選取了“數學家”這個人設。從另一個角度看,數學也是一門堪稱完美的神作藝術。(有點暗指石神堪稱完美的詭計)
然而,這個石神恰恰并不完美,雖然他也叫“神”,但書友們對石神的同情基本是一邊倒的趨勢,也許是因為他的獻身過于偉大,也許是因為他的情感過于激烈,讓讀者頻頻發動恻隐之心。
可是,這位眼睛眯得隻剩一條縫的中年大叔,能面不改色地在浴室把富樫的屍體手撕六大塊,能不眨眼地把流浪漢“技師”狠狠勒死,就連湯川學也說:“隻要符合邏輯,再殘酷的事他都能做得出來。”
如果把石神放到别的故事裡,就會像《沉默的羔羊》裡的漢尼撥博士一樣,是個冷血無情的變态殺人狂。但東野圭吾卻毫不突兀地賦予石神一顆玻璃心:
聽到靖子在電話裡道謝,他會全身熱血沸騰,腋下出汗;發現自己說錯話,他會立馬後悔不已;經過玻璃門,他會做出在意自己頭發的小動作……
這些都不算什麼,石神最為驚心動魄的是假裝自己是個跟蹤狂,那種扭曲使湯川學感到萬分驚詫: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愛可以犧牲到這種地步?犧牲的不是生命,而是尊嚴。
在我眼裡,石神是天使與惡魔的結合,他必然是有錯的,因為他無權決定“齒輪”的生死;但他内心所蘊含的愛,跟他本人有着強烈的反差。正是這種極端的矛盾感,讓我覺得他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再簡單說下“花岡靖子”,她的心理活動也是很微妙的。一開始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母女倆殺人的事實,然後經過石神的耐心指導,雖然平複了心情,但卻開始擔憂自己的人生被石神掌控,讓她不能尋找幸福(比如跟工藤約會)。
靖子這種自私自利的心理立馬讓衆書友反感,甚至厭惡,以至于她最後自首的這一行為,也有人認為她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讓自己舒服的決定。
我不認同這種看法,靖子母女在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屬于弱勢群體,内心極度缺乏安全感。面對前夫的欺壓,面對石神的幫助,她永遠處于一種先自保的狀态。為了生存,靖子隻是展現了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說了這麼多,我最想說的是,這部小說雖然一直披着“本格推理”的狼皮,但最終回歸的思想内核仍舊是東野圭吾的拿手好戲——人性。
他筆下的人、事、物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那些介于灰色地帶的人性,陰暗也好,光明也罷,他也從不去譴責,或同情。他隻是血淋淋地把人心剖開,讓讀者自行觀察。
比起他設計的完美詭計,東野圭吾作品裡對人性的真實刻畫,才是讓衆多書友沉迷的根本原因。
第二個妙,在于“邏輯”與“情感”的反差。
不難發現,東野圭吾在《嫌疑人X的獻身》裡一直強調邏輯怎麼厲害,邏輯怎麼完美,再加上物理學家與數學家的精彩博弈,讓邏輯成為故事裡首當其沖的亮點,這也是作為一部推理小說該有的亮點。
不可否認,東野圭吾成功讓讀者瞠目咋舌。至今,我仍認為那個匪夷所思的詭計還不能被超越,有書友甚至表達高贊:“我認為《嫌疑人X的獻身》幾乎接近完美”。
作為一名讀者,我對這種邏輯的缜密程度也是相當佩服的,當靖子母女束手無策時,石神說了一句:“相信我,把一切交給我的邏輯思考。”那一刻,我真的以為,邏輯能夠解決一切問題。
然而,正當我的邏輯膜拜情緒愈發高漲時,東野圭吾卻給我來個急轉下滑。你會發現,石神最後的完敗可以說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短短數語,敗得無法翻身。
石神的“敗”,不在于他的詭計被湯川學揭穿,畢竟他已準備好拼死一搏,随時掏出“獻身”黃牌。石神真正的“敗”,在于他沒想到靖子會自首。
說白了,就是他根本沒把靖子母女的情感考慮在自己的計劃裡。打從一開始,石神的騙局就有緻命的缺陷。
他以為,即使騙局被識破,也能利用警察和起訴制度上的固有缺憾實現他的終極目标——靖子母女不會受到起訴,從此幸福地生活下去。
但他沒想到,摧毀這個看似完美的布局,正是連他本人都沒有預想,且無法控制的情感因素——靖子良心上的譴責,以及對石神之愛的感動。
這就是東野圭吾的高明之處:邏輯與情感從最初的對立,到最後融為一體。你說它是本格推理?我說它是一裹着推理皮囊的情感小說。
最後一個妙,在于小說近乎完美的“結尾”。
與其說《嫌疑人X的獻身》的詭計無懈可擊,我倒認為結尾才叫“近乎完美”。
我還記得第一次閱讀此書的感覺,仿佛坐着過山車,一邊翻頁,一邊等待着緩緩上坡,眉頭越來越緊,心情越來越躁,将要到達最高處時,緊張得手心冒汗,頭皮發緊。就那麼一刹那,過山車從高處急速往下墜,忍不住讓人發出“啊——”的尖叫。
就像結尾那樣,我仿佛聽到了石神的嘶吼,仿佛自己也跟着“啊——”地嘶吼起來。
現在重讀第二遍,我卻有不一樣的感覺。結尾處除了有讓人嘶吼的沖動,還有我之前不曾發現的妙處。
原文最後一句是這樣的:“石神繼續嘶吼,草薙覺得他仿佛正嘔出靈魂。”
這裡的重點不是嘶吼,也不是嘔出靈魂,而是“草薙覺得”。
為何是“草薙覺得”?不是“湯川覺得”?不是“靖子覺得”?
還記得我前文提到,小說裡隻有警察草薙這個人物沒有太大的争議性,因為他就是在做着一個警察該做的事兒,抓壞人,維護正義。
然而,這麼一個旁觀者的角色,正是代表着當時那個社會認可的道德與價值觀,他的思維定勢、情感反應、以及智力水平都與主流相符合。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草薙的視覺也可以代表作者的視覺,他不曾偏心任何一個角色,最後用一個類似普通民衆的視野來表達:“石神仿佛正嘔出靈魂”。
這種不帶個人情緒的視覺,我認為可以說是神來之筆,沒有“草薙覺得”這四個字,這個結尾也就少了點味道。
東野圭吾從不吝啬在作品裡書寫誇張、荒誕的故事,但無論再怎麼匪夷所思,再怎麼不可思議,他永遠都會把結局拉回到現實。
《秘密》裡,即便平介多麼不舍妻子的靈魂,最終仍為作為“女兒”的妻子放一條生路;
《白夜行》裡,即便亮司與雪穗的情感多麼動容,最終仍逃不過生死相隔;
《嫌疑人X的獻身》裡,即便石神因為靖子母女的溫柔一瞥,拯救了生命,但最終他的靈魂仍舊被自己嘔了出來。
一切的付出,不管多麼義正言辭,隻要搭上不該搭的代價,最終都将付之東流。
也許你會覺得這故事特别消極悲觀,特别悲怆憫人,但我認為,這才是“常理”。
這不是悲觀不悲觀的問題,打從一開始,石神就不可能逃得過“常理”。
如果故事的結局是靖子母女像童話般幸福美滿地生活下去,這才叫真正的毛骨悚然,消極入骨。
我非常佩服,也非常敬畏,東野圭吾一直在作品中守住的“常理”底線。
這是作為一個作家該有的底線。
PS:雖然開篇我一直說不可言喻,妙不可言,但發現自己還是言了一大篇。這是一部可圈可點的作品,我非常期待書友們的暢所欲言。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