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特喜歡看央視播的《機器貓》,也就是後來的哆啦A夢,除了萬能的機器貓和諸事不順的康夫(即大雄),各種奇思妙想的道具,猶如萬花筒絢麗多彩。很喜歡《在院子裡爬山》那一集,縮小後的小夥伴經曆的探險尤其有趣。後來的大電影《大雄的宇宙小戰争》中,縮小燈再次登場,面對華麗的場景,得着卻不再覺得那麼有趣了。
人越長越大,卻越來越覺得沒意思,因為懂事了的之後,就明白了生活中的條條框框、人必須按照秩序行事,而毫無心理負擔的童年,卻可以抱有奇思妙想,可以任性而為。于是,人們開始追憶往事、推崇情懷,在詩與遠方的美好憧憬中,默默承受着現實生活的殘酷與壓抑。
《戴夫造了個迷宮》算得上讓人眼前一亮,新奇的創意、獨特的世界觀,符合小成本影片“創意取勝”的路子。在這樣節操碎一地、颠覆人生觀的設定下,通過“傳送門”,人們進入到恐怖而奇特的紙殼世界,經曆了生理與心理的“密室困境”和複古而搞笑的“次元轉換”,最終戰勝了自己的心魔,走出了這片“奇幻空間”。
看得出,《戴夫造了個迷宮》以類似于“血腥童話”的内核,将密室逃脫的恐怖元素和新奇有趣的喜劇元素,融入到“紙片世界”的場景當中,如此腦洞大開的創意,起初确實很讨巧。但随着劇情的推進,新奇感逐漸淡了,劇情和人物的單薄感、片面感,就逐漸暴露了出來,特别是最後的“解開心結”部分落入俗套,拉低了整部影片的格局。
好的創意足夠撐起一部電影的“面子”,但沒有可持續、耐推敲的劇本,以及說得通、震撼人的結局,便撐不起整部電影的“裡子”,最終還是不知所雲、功虧一篑。
得着說 | 拿興趣說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