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有書名?說實話,我是很不喜歡這本書的從七月初開始到今天,這本書我差不多看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原因當然有我這一個月裡穿插看了兩部電視劇,又花了些時間上課練字,所以花在讀書上的時間少了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還是:我不喜歡這本書的主角,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讀書筆記有書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讀書筆記有書名(主角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有書名(主角讀書筆記)1](/uploads0/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252689820,155308560&fm=253&gp=0.jpg)
讀書筆記有書名
說實話,我是很不喜歡這本書的。
從七月初開始到今天,這本書我差不多看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原因當然有我這一個月裡穿插看了兩部電視劇,又花了些時間上課練字,所以花在讀書上的時間少了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還是:我不喜歡這本書的主角。
這本書就叫《主角》,講的是秦腔小皇後憶秦娥的故事,憶秦娥原名易招娣,後來進了劇團改名叫易青娥,到了省城以後又取了藝名為憶秦娥。可以說她的一生也是按照這三個名字分了三個階段,從一個鄉下來的放羊娃,到了劇團裡不受待見,被排擠去當了一個燒火的,最終被人賞識,下了苦功夫練戲,最後成為一代秦腔皇後。
我覺得憶秦娥最大的問題在于:德不配位。
不是說她“藝”不配位,她在唱戲方面的才華絕對是當得起大家給她的榮譽的,可是我就很不喜歡她那種擰巴的性格。很多人說憶秦娥傻,憶秦娥自己不承認,可是我也覺得她傻,而且我是不喜歡這樣的傻子的,我喜歡跟聰明人打交道,一點就透,甚至不言而喻的時候更讓人有一種心有靈犀的驚喜,跟這種傻子打交道是夠累的,我不喜歡。全劇團把所有最好的資源都給了她,捧她當個角兒,當然是有互相“利用”的意思,但最主要還是互相成就的關系,沒有團裡的培養,就沒有憶秦娥後來的地位,憶秦娥說要跟劉紅兵結婚的時候,是在團裡下過承諾的,承諾五年裡不要孩子,畢竟一個戲劇演員生孩子,無論對她自己還是對團裡都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可是憶秦娥覺得自己累了,就無視自己做下的決定,她就想生孩子,休産假,所以完全不考慮團裡失去自己這麼一個台柱子會面臨怎樣的困難,這難道不自私嗎?
說到劉紅兵,我更覺得這是個無辜的可憐人了。雖然劉紅兵跟憶秦娥離婚,是因為劉紅兵出軌了,但是說實話,我覺得劉紅兵出軌完全就是被憶秦娥給逼的。在結婚之前劉紅兵對憶秦娥多好啊,一個肯做事,會說話,為了你放下架子,你再罵他他都願意過來哄着你的人,憶秦娥就是看不上,看不上還嫁給人家,嫁給人家又不讓人碰,而且憶秦娥是武旦,拳腳了得,動不動就對着劉紅兵拳打腳踢,房事方面,就根本不讓人家碰。憶秦娥生下了個傻兒子,劉紅兵心裡也虛,因為備孕那段時間憶秦娥都不大好降服,所以他都是喝醉了酒給自己壯着膽子,才有的這個兒子。誰知道就那麼巧,剩下的兒子智力有問題,憶秦娥恨劉紅兵酗酒害慘了自己和兒子,難道劉紅兵酗酒跟憶秦娥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嗎?
所以劉紅兵最後出軌,我覺得都是憶秦娥自找的。
包括第二任丈夫石懷玉的死,也是憶秦娥造成的。
憶秦娥這個人極度的自私,對于對自己好的這兩個男人幾乎是冷血無情的,但對于傷害她的人又過于寬容,劉紅兵跟石懷玉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要被憶秦娥這樣漠視甚至羞辱?而楚嘉禾幾次诽謗憶秦娥,甚至把憶秦娥搞得聲名狼藉,她竟然就那麼輕描淡寫的原諒了。對不起,這位作者的價值觀我根本無法苟同。
就憶秦娥這個人,唱了一輩子的戲也沒什麼文化,我覺得這是很不合理的,就是戲本子看多了也是能吟上幾句的,更何況憶秦娥是個需要把劇本背的滾瓜爛熟的主角,一開口就是髒話,不會說話的時候就用手背擋着嘴巴笑,一遇到大事她就開始尿褲子。就這樣的一個人,完全讓我提不起興趣。
還有憶秦娥兩次到“鬼門關”,碰到牛頭馬面的事情,我覺得這個劇情安排也是很不合理。畢竟這是一部現代小說,無神論者都到哪裡去了?特别是第二次,牛頭馬面對憶秦娥的評價,說她往自己臉上貼金等等,其實我都覺得很不服氣,憶秦娥這個人的性格我是不喜歡,但是她所有的名氣和榮譽,都是她紮紮實實的基本功,勤勤懇懇的努力換來的,她得到的榮譽對她來說就是實至名歸,輪得到什麼牛頭馬面的來評價?
其實這本書最後一段的故事情節跟畢飛宇的《青衣》是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的,而且我覺得作者肯定是看過《青衣》的。都是到了五十多歲還想當主角,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己獨領風騷的時候已經一去不回了,而且取代自己的人都是由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一個是自己的學生,一個是自己的養女,都是自己最親近最信任的人,但是正是這最親近最信任的人給了自己當頭一棒,才是最讓人傷心的。
人的這一生,原本就是起起落落,誰能保證自己一生一帆風順呢。起起落落原本就是人生常态,經不起打擊的人也挺懦弱的。而像憶秦娥這樣的“主角”,既然選擇了過這樣衆星捧月花團錦簇的日子,就要承受别人所看不見的辛苦和煎熬,這也是應該的,哪有便宜讓你占了,辛苦又不讓你吃的好事兒呢?而且,擁有的時候不知道珍惜,覺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等到光環褪去又開始後悔。說實話,也沒什麼好悲歎的,都是咎由自取。
最後,我要開始大言不慚的抨擊作者。
這部小說是2017年完成的,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我覺得作者的有些内容寫得都有些不大切實際,還有那句“能經得起最大贊美就受得住多大诋毀”這種網絡用語看得真的很讓人反感,而且對于人物塑造方面我覺得作者的筆力也不夠,憶秦娥的舅舅胡三元明明是個“鼓癡”,最後給他寫的就像個動不動就用鼓槌敲掉别人大門牙的二百五,還有憶秦娥動不動就罵人尿褲子,包括我覺得薛桂生後來當上團長之後做的事情跟他前面的人設也是不相符的,一個戲癡,把戲看得比命大的人,會因為緊随時代潮流就加入亂七八糟的東西嗎?
總之這本小說我很不喜歡,打分也就兩星。
反正一千個人眼中一千種哈姆雷特,我說的你不認同你也不能罵我,罵我你就是小心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