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不少男人幻想着能夠一夫多妻,向往古代男人風流潇灑,這無疑是被一些古裝肥皂劇給毒害了,在曆史上真實的一夫多妻實際上是害了男人,讓男人的生活苦不堪言,甚至斷子絕孫。
中國的封建曆史長達兩千多年,一夫多妻這種陋習也有兩千多年的曆史,根據《清俾類鈔——譏諷類》記載,一夫多妻的存在遠不止兩千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那時就盛行一夫多妻。
在許多古代典籍中就有記載,如《禮記昏義篇》中記載,周天子有妻一人,夫人3人,嫔9人,世婦27人,禦妻81人,其餘各諸侯、大夫按照等級高低相應遞減,根據地位高低決定擁有妻子的數量。
換句話說,擁有女人的多少也是身份地位的體現,如此一來難免就會形成攀比,成為了展現地位高低的一種方式,如同當今的炫富一般,古人炫耀的是擁有女人的數量,少了反而受人嘲笑。
可是問題又來了,娶如此多老婆靠什麼養活呢?達官貴人自然是不用擔心的,有的是錢,那麼一些落沒的貴族怎麼辦呢?随着曆史的發展,一夫多妻不在僅僅是貴族王侯的特權。
就連“士農工商”中最末流的商人也可以三妻四妾了,逐漸也就沒有了限制,能娶幾個老婆全憑個人的能力,跟社會地位高低沒有關系,于是許多富商紛紛娶妻納妾,享受王侯般的生活。
然而另一種現象也就出現了,那就是窮人娶不到老婆,女人的數量在一定時間和地域内是有限的,一夫多妻自然造成了多寡,如此一來大多數男人都娶不到老婆,畢竟農民占大多數的。
古代商人、地主有錢,可以随意娶多少女人,可是普通的農民卻僅能娶一個女人,甚至娶不到女人,再加上古人重男輕女,許多地方甚至還存在溺死女嬰的陋習,更是加劇了這一問題。
逐漸演變成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詩用在娶老婆的多寡問題上也是合适的,那些娶不到老婆的男人怎麼辦呢?古人講究傳宗接代,于是為了能夠有後代子孫,就催生了典妻租妻這個行當。
即把女人當物品一樣買賣或是出租,典妻在古代婚姻制度中是一個毒瘤,尤其是清朝時期達到了頂峰,典妻雙方簽字畫押,明确價格和時間,一般是三到五年,價格則根據女人的長相和時間來定。
據《琢縣志》記載,當地民俗有賣妻之惡俗,當男人養不起老婆時就賣掉,且女方娘家無權幹涉,實際上一夫一妻制度是在保護男人,也在一定程度保障女人的利益,是非常好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