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脹這四件事不能做?當地時間3月22日-23日,土耳其金融市場遭遇股債彙“三殺”股市兩天内觸發了四次熔斷,國債價格大幅下跌,收益率暴漲,土耳其裡拉對美元彙率跌幅一度超過15%,接近曆史最低水平,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全球通脹這四件事不能做?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全球通脹這四件事不能做
當地時間3月22日-23日,土耳其金融市場遭遇股債彙“三殺”。股市兩天内觸發了四次熔斷,國債價格大幅下跌,收益率暴漲,土耳其裡拉對美元彙率跌幅一度超過15%,接近曆史最低水平。
“一半是‘放水’ 一半是火焰”
引發土耳其市場大幅波動,首當其沖的原因之一,當然是3月18日,土央行宣布将基準利率大幅提高至19%,以應對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然而,僅僅兩天之後,3月20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下令解除剛上任4個月的土耳其央行行長納吉·阿巴爾職務,這是土耳其兩年内被解雇的第三任央行行長。面對23日的市場波動,土耳其總統經濟顧問稱,土耳其央行不會采取任何特别行動。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土耳其年化通脹率已升至15.6%,裡拉對美元彙率與2018年年初相比貶值逾50%。
關于選擇加息,土耳其央行并不孤獨。巴西中央銀行17日宣布,将基準利率從2%上調至2.75%。這是巴西央行自2015年7月以來首次加息。俄羅斯央行也在19日宣布,将基準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至4.5%。這是俄羅斯自2018年年底以來首次提高基準利率。俄央行指出,此舉旨在應對迅速上升的通貨膨脹并穩固本國貨币。市場指标顯示,為了防止上述金融市場波動擴大,印度、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的政策收緊預期也在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與新興經濟體的高度戒備、嚴陣以待形成鮮明對比,發達經濟體們傳出的聲音卻是“鴿”聲依舊。
繼3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總額高達1.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法案。3月17日,美聯儲宣布将維持寬松貨币政策不變,并試圖通過強調勞動力市場尚未完全複蘇來淡化通脹上升風險。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央行紛紛跟進維持超寬松的貨币政策。
統計顯示,在2020-2021年這兩年裡,美國已經放水5萬億美元,幾乎是美國2020年GDP的四分之一。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飚升,目前已經達到1.74%的水平。
有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美國大“放水”,近期美債利率上升使得許多新興市場承壓,許多投資者抛售新興市場貨币以購買美元,導緻貨币急劇貶值,這增加了新興市場國家償還美元債務的成本。與此同時,新興國家通脹水平被迅速擡高,尤其對于土耳其這樣嚴重依賴石油進口的國家。所以,對這些經濟體而言,雖然會影響複蘇進程,卻依然選擇加息,也是無奈的平衡舉措,需要暫時遏制一下資金外流和通脹風險。
近日,美國勞工統計局追蹤調查了22種美國常見的肉類産品零售價,發現在今年2月份,幾乎所有肉類零售價相比去年同期都出現上漲,其中火腿肉和新鮮雞肉漲幅最大,都超過16%。
在全球化浪潮下,很多國家也未能幸免,錨定美元的各種原材料價格也肉眼可見地上漲,土耳其便是其中之一。“真的現在什麼都很貴,隻買了3根茄子,按照家裡一人一根買的,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一斤一斤的買了。現在必須精打細算過日子。”土耳其市民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說。
“一邊是經濟複蘇緩慢 一邊是市場‘漲聲’不斷”
盡管全球經濟仍然深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在金融市場,“漲聲”不斷帶來的卻是另一種感受。
2020年3月9日,開盤僅4分鐘,标普500觸發熔斷。當天美股經曆黑色星期一,暴跌超過7%。此後,12日、16日、18日,短短10天内美國股市以前所未有的四次觸發熔斷載入曆史。
一年後的3月9日,情況卻截然不同。美國衆議院通過了1.9萬億美元救助法案,當日,道指像打了“雞血”一般上漲464.28點,漲幅為1.46%,收盤創出32297.02點的曆史新高。對比整整一年前的23851.02點,漲幅高達35%,标普500的漲幅也超過了40%。
除了股市,在能源、工業品和農産品市場也類似,國際油價經曆了2020年曆史性暴跌之後,于當年11月開始迎來一波強勁上揚,并帶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銅價在過去一年翻了一番,九年來首次突破每噸9000美元,锂價格今年已經上漲了近90%,錫、鎳、鋁、鉛等均不斷上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食品價格也連續第9個月上漲,其中食糖和植物油價格漲幅最大。
市場漲漲漲,那麼經濟複蘇前景是否真的足夠樂觀呢?似乎并不那麼确定。
IMF發布的報告就指出,全球經濟增長依然存在“超乎尋常的”不确定性。關于疫苗的利好消息固然能提振企業和家庭信心,促進消費和投資,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全球經濟增長,但變異新冠病毒蔓延、疫苗普及放緩或支持政策過早退出也可能導緻全球經濟增長低于預期。
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将全球複蘇進程比喻為一場與新冠病毒的競賽。競賽結果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苗推廣和政策的有效支持。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為自己維持寬松政策不變所作的辯護時給出的理由也是,美國經濟面臨的“危機”仍十分明顯,新冠疫情的沖擊是“真實而廣泛的”。他表示,美國“經濟複蘇遠未完成”,經濟增長仍不均衡,複蘇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認為,在新冠疫情嚴重沖擊經濟社會活動的背景下,當前世界經濟複蘇面臨的風險不容小觑,短期内逆全球化的影響難以消除,推動國際合作任重道遠。“堅持開放合作,維護經濟全球化是破解挑戰和難題的最佳選擇。”
通脹的結論為什麼這麼難定
關于通脹的讨論甚嚣塵上,給出的判斷卻是莫衷一是。
我們知道,當市面上用來流通的錢多到超過經濟增長的需要和貨币背後的物質基礎時,貨币購買力也就小了,對于居民來說,直接體驗就是“東西變貴了”。
通脹會帶什麼呢?影響民生,導緻資産泡沫化,進而加大金融市場風險,等等。
不過,要說印錢就會讓東西變貴,這思維就過于單調。資金除了流向支持國民經濟的各類市場,還會流向風險資産,推高金融市場的價格,如果通脹持續惡化還将帶來金融泡沫破裂的可能。
對于放水與全球通脹的看法,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吳曉求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有别于過去的簡單直觀,現代經濟和金融的關系中增加了很多新的變量。
一是金融市場的擴大和發展,對吸納貨币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如同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很難計量出貨币數量與通貨膨脹的直接關系。
二是貨币的國際化,特别是美元的國際化,給美元的操作帶來了很大的創造空間。如果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國家,貨币數量的擴張一定會帶來國内經濟的混亂。但如果該國的金融市場夠寬夠深、又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那實際上貨币的擴張反而能對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
此外,興業證券董事總經理、全球首席策略師張憶東認為,現階段無需對美國長債收益率的上升過于敏感,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供需關系達到再平衡,通脹不會達成持續性惡性失控,全球經濟複蘇将為資本市場帶來結構性投資機會。
國泰君安固收研究則認為,總體來看,雖然很難重演70年代的大通脹,但通脹走高風險難以忽視。全球通脹将不可避免成為未來兩年最大的風險,低通脹和低通脹預期的趨勢可能被逆轉,也因此中長期全球政策轉向和利率上行的确定性較高。
“關心增長是更重要也是更難得,通脹真來了再治也不遲,美聯儲也在密切關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對媒體表示。
與各經濟體貨币監管部門的審慎嚴謹不同,金融市場更強調的是與勢能結合的預期管理,而專家的分析則往往又與其觀察角度與專業立場休戚相關,所以,關于通脹與否的結論可能還會持續争論下去,要弄清楚這件事,還需要擦亮自己的慧眼。(【财經翻譯官】 闫雨昕/文)
【糾錯】【責任編輯:李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