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打頭的詞牌名?首先聲明,我不寫格律詩和填詞,但這個宋詞名詞,可能不少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奉上,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月打頭的詞牌名?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月打頭的詞牌名
首先聲明,我不寫格律詩和填詞,但這個宋詞名詞,可能不少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奉上。
詞調名有加“攤破”二字的,意思是将某一個曲調,攤破一二句,增字衍聲,另外變成一個新的曲調,但仍用原有調名,而加上“攤破”二字,以為區别。
“攤破”是兼文字和音樂而言,如果單從文字方面說,“攤破”就是“添字”。
詞中常見的有攤破浣溪沙。
浣溪沙本調為上下二片,每片七言三句,用平聲韻,例如,
堤上遊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戴花君莫笑,六麼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歐陽修。
攤破方法有二種。
一是将每片第三句改為四言、五言各一句,成為七七四五句格,仍用平聲韻。
所以說,這個詞牌句字數也是可以變動的。
相恨相思一個人,柳眉桃臉自然春,别離情思,寂寞向誰論。
映地殘霞紅照水,斷魂芳草碧連雲。水邊樓上,回首倚黃昏。
失名《草堂詩餘》。
另一種是,将上下第三句均改用仄聲結尾,而另加三字一句,成仍協平聲韻,成為七七七三句格,這裡平仄也是可以變化的。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韻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幹。
(南唐中主李璟)。
這一形式的浣溪沙,在元大德刻本《稼軒長短句》中有八阕,題作“添字浣溪沙”。
《花間集》有和凝作山花子二首,現錄其一,
莺錦蟬紗馥麝臍,輕裾花早曉煙迷。㶉(口)顫金紅掌墜,翠雲低。(注口,這個字寫不出束力鳥三字合并的。)
星靥笑偎霞險畔,蹙金開檐襯銀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綠萋萋。
後來,《稼軒詞》把這八首統一改題為山花子。
《花間集》毛文錫的詞,
春水輕波浸綠苔,枇杷洲上紫檀開。晴日眠沙㶉口穩,暖相偎。
羅襪生塵遊女過,有人逢着弄珠廻。蘭麝飄香初解珮,忘歸來。
所以不叫山花子,又寫浣溪沙。
程正伯《書舟詞》中有攤破江神子,就是江梅引。
攤破南鄉子,就是醜奴兒。又有攤破醜奴兒,就是采桑子。
《樂府指迷》雲,“古曲譜多有異同,至一腔有兩三字多少者,或句法長短不等者,蓋被教師改換。亦有嘌唱一家,多添了字。吾輩隻當以古雅為主”。
《都城紀勝》雲,“嘌唱,上鼓面唱令曲小詞,驅駕虛聲,縱弄官調,與叫果子,唱耍曲兒為一體。昔隻街市,今宅院亦有之”。
這兩段記錄,可知無論減字偷聲,或攤破添字,最初都是教師或嘌唱家為了耍花腔,在歌唱某一詞調時,增減其音律,長短其字句。後來這種唱法固定下來,填詞的作者因而衍變成另一腔調。
這個同時說明,中國的古典曲詞牌調名,都是在不斷改善的,平仄字數語句可以變換,也是要求節奏音樂美,是可以歌詠的,因此詞在宋代打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