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著名笑星鞏漢林,拍了一個短視頻,說某支足球隊,球員們拿着幾百萬上千萬的工資,但在球場上不進球,光知道丢人。
地球人都知道,這裡的“某支足球隊”,就是中國男足。
都說“文體不分家”,但現實的情況恰恰相反。文藝界的“鞏漢林”們,調侃男足有着“悠久的曆史傳統”。
在本人的印象中,就對這種“曆史傳統”有着多次印象,下面來給大家列舉一些。
1991年的春晚,姜昆和唐傑忠的相聲《着急》中,調侃男足。
唐傑忠曾對姜昆說沒事晚上打開電視看看球賽,姜昆說:看球賽更讓人着急,中國隊幹踢不進球你不着急啊。
赢得一片笑聲。
1991年春晚,馮鞏和牛群的相聲《亞運之最》中,調侃男足。
馮鞏問:“亞運會什麼最臭?”牛群回答:“中國男子足球隊臨門一腳那腳最臭”。
赢得一片笑聲。
1998年的春晚,黃宏和宋丹丹的小品《回家》中,調侃男足。
宋丹丹看着報紙念道:“中國足球,何日出頭。”黃宏說:“大過年的咋把足球還整出來了,這不給咱添堵嗎?這一年看完甲B看甲A,最可氣的世界杯。天天喊着能出線,到後來,狗戴嚼子瞎胡勒!”
赢得一片笑聲。
2002年春晚,馮鞏和郭冬臨的相聲《台上台下》中,調侃男足。
郭冬臨:竹闆那個一打呀,别的咱不誇,誇一誇那個中國足球終于出線了!中國足球隊啊,億萬人牽挂,幾代人前仆後繼青絲變白發。哎!進入世界杯,我看誰都不可怕,甭管巴西土耳其,還有那哥斯達黎加,咱們都不服它!場場踢他們3:0,大夥說好嗎?
赢得一片笑聲,這也是唯一一次在春晚相聲中對男足的正面調侃。
2010年,馮鞏主演的小品《不能讓他走》中,調侃男足。
馮鞏:GO!GO!GO!嘞哦嘞哦嘞!老爺子我們就要赢了!對方已經罰下兩球員了!
老爺子:就是罰下仨!咱也赢不了!你擋不住咱踢假球往自己球門裡吊啊!
馮鞏:沒錯!咱們的隊伍裡潛伏了他們四個餘則成啊!啊不!老爺子!咱們赢了!東亞四強賽,男足三比零勝記者國隊啦!
老爺子:對方不是女隊吧!
馮鞏:男隊。
老爺子:三十二年了!早幹啥去了?
赢得一片笑聲。
2008年的春晚,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火炬手》中,調侃男足。
主持人問:“什麼運動讓人看着揪心?”宋丹丹:“足球!”主持人:“什麼運動更揪心?”宋丹丹:“中國足球!”
赢得一片掌聲。
除了春晚,郭德綱的一些相聲裡也有對男足的調侃。因為是在劇場裡,尺度更大。
節選自相聲《你要鍛煉》:
郭:但是我也犯了一個小錯誤。
于:犯什麼錯誤?
郭:對不起大夥兒。
于:怎麼了?
郭:你原諒我。
于:說事。
郭:你得原諒我吧。
于:嗯。
郭:我看了一回足球。
于:那足球怕什麼的?
郭:人沒有不犯錯誤的。
于:是啊。
郭:我看了一回他們那男的踢的那球兒。
于:男足麼。
郭:我媳婦兒把孩子都轟出去門關上簾兒挂上。
于:幹嗎呀?
郭:跟屋看足球。
于:嗯。
郭:正看着碰碰碰砸門。
于:是誰呀?
郭:趕緊關不知道,關上電視,進來。(同學進來了)
于:嗯。
郭:“幹嘛?”“沒事兒。”“怎麼了?看X片兒哪?”
于:咳。
郭:沒有,别瞎說八道的,坐坐坐。
于:别瞎猜。
郭:坐這兒了,把遙控器拿起來ber一開“你看足球呐?”
于:啊。
郭:不!!!我看X片兒呐。
還有很多的例子,就不枚舉了,為什麼男足總是那麼容易被文藝界的朋友們拿來調侃呢?那是因為他們長期以來成績不佳,幾十年來從亞洲一流到如今的三流,薪水越來越多,成績卻越來越差,給球迷朋友們添了不少堵。
文藝界的朋友們當然也知道這種“大衆心理”,但凡是調侃男足的,都會引起觀衆的共鳴。而且男足屬于“軟柿子”,調侃他們沒有多大的麻煩。
其實這樣也挺好,大概除了男足隊員們,和一些足球從業人士會不高興,全國人民都還是能從這樣的調侃裡得到歡樂。
歡樂的程度,和男足給大家堵心的程度成正比。
比如男足1比5輸給泰國之後,就出現了“退錢哥”的經典吐槽,把大家在球場上的不開心中和了一下。
而最近鞏漢林的調侃,也是在男足1比3輸給越南之後。
這些年來,春晚的相聲小品沒有以前那麼搞笑了,這一點大家想必都是同意的。為啥呢?因為過去的相聲小品敢于諷刺,敢于調侃,敢于自黑,而現在隻敢調侃男足。
在馮鞏和牛群調侃男足的那些相聲裡,你可以聽到現在不可能出現的諷刺尺度。
比如說亞運最臭的是男足的腳的那個相聲《亞運之最》,還有這麼一段:
牛群:誰最可恨?
馮鞏:有些單位互相扯皮耽誤事最可恨!
牛群:都是哪些單位?
馮鞏:第一(數不下去),大過年的别給别人添堵了。
原來當年他們不僅敢調侃男足,還敢調侃“有些單位”。
當年還有《小偷公司》諷刺“官僚主義;《巧立名目》諷刺基層腐敗;《牛大叔提幹》諷刺公款吃喝。這樣的諷刺力度,不是現在隻敢拿“軟柿子”捏可以相比的。
最近幾年為數不多還算搞笑的作品,是2015年開心麻花團隊的《投其所好》,諷刺的是溜須拍馬,和2020年的《走過場》,諷刺的是形式主義。除此之外再沒有了,這些年來,除了對男足的諷刺傳統還保留了下來,其他的好像都不見了。
相聲小品搞笑的年代,也是一個“文藝界”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
那個時候有陳佩斯和朱時茂的黃金搭檔,那一句“隊長,别開槍”。把一個“漢奸”演得惡而不厭。一句“想不到,你朱時茂濃眉大眼的也叛變了”,打破了幾十年來影視劇中的高大全形象。
還有“小品王”趙本山,帶着高秀敏、範偉、宋丹丹,每年春晚壓軸。據說在東北的除夕夜,隻要喊一聲“趙本山出來啦”,大人們都會扣下麻将,回到電視機前。
2009年他帶着小沈陽演出了《不差錢》,小沈陽在其中塑造了一個在央視舞台上,為數不多的“男性陰柔”形象。當時大家不覺得,現在回想起來也是一種對文藝作品的“寬容”。
那個時候,鞏漢林在趙麗蓉的提攜下,也成為了“黃金配角”,出演過《打工奇遇》、《老将出馬》、《如此包裝》等經典作品。後來趙麗蓉老師去世,鞏漢林又和黃宏、郭冬臨、林永健一起出演了多部作品,博得過觀衆的掌聲和笑聲。
相聲小品當中不僅僅隻能有諷刺,它還可以有更多種形式的“搞笑”。俗話說:“理不歪,笑不來”。想要讓大家在除夕夜大聲笑出來,就得給文藝作品足夠的創作空間和寬容,至少不能隻有一種模式,一個标準,或者隻有一個男足“軟柿子”可以調侃。
當然,除非搞這麼多事情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搞笑,那就另說了。
否則,就像郭德綱說的那樣:“不要什麼都要有教育意義,先搞笑吧,不然就太搞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