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方面來看,将相和之所以會被人們視為美談,
其根本原因是符合儒家士夫及底層社會的價值觀。
在儒家思想中可以看到,
對于以和為貴的概念是持高度認同的,
包括孫膑的三十六計,
把上兵伐謀放在了第一位。
這一思想可謂影響深遠,
乃至于到了今天,
世人仍然會用“和”這個概念制造出來許多人們認同的概念。
比如說和氣生财、家和萬事興。
也可以說和這個價值觀已經深入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群體的基因裡。
但是,對于那些君王們來說,
對手下用分而制之的手段才是王道,
要不然怎麼會有将與相的分權。
某個層面上來看,
将相和這樣的行為正符合了職業經理人的價值觀,
卻與君王的價值觀相違背。
在君與臣之間存在着權力遊戲的博弈,
在這場博弈中,
因為有這樣的價值觀存在,
就演化成了一種不可調合的矛盾。
在古代的宗法社會中的國家是屬于私有财産的性質,
也可以說,
屬于國家範疇内的所有事物隻屬于君王所有,
即便是貴族,也都是與君王沾親帶故的親戚。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君王為了穩定自己的權威,
才會任用那些職業經理人管理那些不聽自己話的貴族。
另一個方面來看,
做為管理者,
需要的是自己的組織對某種事物的認同,
所以,在價值和利益面前舍小取大才是正道,
于是才會逐漸形成了對國這個概念的認同。
即使到了今天,
内部的團結才是戰勝一切敵人的法寶,
外敵面前,全國上下同仇敵忾才是那些君王們想要看到的場景。
但是,在和平時期,
對政權形成威脅的恰恰是那些以小團體為核心的具有高度團結的組織。
這樣的事例已經不勝枚舉,
但凡是有那些可以振臂一呼有百應的權威,
都是君王要打壓的對象。
某種角度來看,
将相和的故事具有多種可能性,
其中也不乏廉頗與蔺相如之間的鬥智鬥勇,
當然,也給後來的人們提供了一種化幹戈為玉帛的故事題材。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看,
将相和這樣士大夫的價值觀,
對于惜财不惜才的趙惠文王這樣的君王們來說就是一種隐患,
這樣的隐患對那些有法家意識的人是必須要想辦法根除的。
否則,這些君王們怎麼可能安享擁有财富的快樂,
自古以來,看曆史上君王與臣子之間的争鬥的故事可謂是聲聲不息。
反觀一下那些有聖明尊稱的君王,
比如說秦始皇、漢高祖、唐太宗、明太祖等等,
那些開國的皇帝,
處于人生的上升階段,
他們可以有足夠的能力控制臣子們對自己的忠心。
殊不知,在他們後世的傳宗接代中,
一旦遇到那些糊塗君王,
不是内憂就可能會有外患之虞,
乃至于最後把祖輩辛苦打下的江山輸與那些後來的有道明君之材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