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航天員太空接機械臂
航天員太空接機械臂
更新时间:2025-11-25 01:22:26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徐鵬晖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也是時隔8年之後我國航天員再度進行太空授課。

三位航天員演示了太空轉身、水球開花等實驗,向我們展示了微重力環境下航天員們奇特生活方式的冰山一角。

航天員太空接機械臂(航天員掄手臂就能轉身)1

太空授課直播現場 (圖片來源:新華社B站)

太空轉身為什麼這麼難?都是角動量在作怪

為何在地面上看起來如此平常的轉身動作,在太空中做起來卻如此困難呢?

這其實是角動量守恒原理的作用。角動量是描述物體轉動的一個參量,一般來說,物體質量越大、轉速越快、轉動半徑越大,角動量越大。而角動量守恒是指一個物體在轉動時,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者外力扭轉作用為0,則角動量保持不變。

當人在太空中處于漂浮狀态時,在初始角動量為0(也就是靜止不旋轉)的情況下,如果不借助任何外部物體,是無法靠扭動身體轉起來的。航天員葉光富在實驗中的嘗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而在地面上的我們則可以通過向地面借力的方法使自己轉起來。

航天員太空接機械臂(航天員掄手臂就能轉身)2

△航天員葉光富在太空轉身實驗中嘗試通過轉動上半身讓自己旋轉起來,但失敗了(圖片來源:新華社B站)

在這次嘗試中有一個細節,葉光富在試圖轉動上半身時,下半身會自動往相反的方向轉。這是因為上半身轉起來時會産生一個角動量,而下半身會自動産生一個方向相反的角動量,抵消上半身轉動産生的角動量以實現守恒。但在此之後,由于腰椎和腰部肌肉的限制,上半身沒法繼續轉動了(畢竟人沒辦法讓上半身和下半身分離然後讓它們各自轉),嘗試就此失敗。

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我們隻需要尋找身體上能自由全角度轉動的部位,然後讓它轉起來提供一個角動量,那麼身體主體就會産生一個相反的角動量從而轉起來。所以後來葉光富成功通過掄手臂的方式實現了轉身(同理你也可以嘗試掄大腿畫圓,不過那可能操作難度太大)。

航天員太空接機械臂(航天員掄手臂就能轉身)3

△航天員葉光富嘗試掄右手手臂,成功實現轉身(圖片來源:新華社B站)

面臨“轉身”問題的除了航天員,還有它們

需要解決“轉身”問題的,除了航天員,還有在太空中飛行的衛星。它們和航天員們的情況類似,在沒有其他東西可以依靠的環境下,衛星如何才能實現自主轉向?這個時候,從上次太空授課講述的陀螺定軸性衍生而來的單自旋穩定就顯得不夠用了。

單自旋穩定是早期人造衛星采用的一種姿控方式,它通過直接讓衛星整體自轉的方法保持衛星姿态穩定。但随着太空任務内容的擴展,面對需要對地球定向以及高精度定向的需求時,單自旋穩定的姿控方式就有些力不從心。

航天員太空接機械臂(航天員掄手臂就能轉身)4

△東方紅一号衛星就采用單自旋穩定作為姿控方式(圖片來源:中國航天博物館)

辦法總比困難多,科學家們很快就想出了雙自旋穩定這種姿态控制方式。人體的限制讓我們沒法上半身和下半身分開轉,但衛星是人造的嘛,我們可以把衛星變成“上下半身分離的”,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

衛星被分為平台和轉子兩個部分,兩者之間通過軸承連接。需要定向的載荷被放置在平台上,而衛星的其他輔助系統則放在轉子中。工作時,轉子自身是旋轉的,而平台則通過電機進行反向轉動,由此實現消旋。這種姿控方式一般在通信衛星上比較常見,衛星搭載的通訊天線可以通過雙自旋穩定實現對地定向。

航天員太空接機械臂(航天員掄手臂就能轉身)5

△風雲二号衛星采用的是雙自旋穩定(圖片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雙自旋穩定不是長久之計,還是得靠“掄手臂”

雖然雙自旋穩定很好使,但時間久了它的弊端也就暴露出來了。由于平台相對較小,可安裝的載荷也較少。除此以外,采用雙自旋穩定的衛星,其太陽能電池隻能貼在衛星表面安裝,太陽能利用效率低,衛星功率低。看來這個“轉身”方法并不是最優解,于是科學家們又想出了新點子。

和掄手臂同理,我們隻需要一個能轉起來提供角動量的部件代替原來龐大的轉子,就可以讓平台作為主體部分受控旋轉。這就是固定偏置動量三軸穩定姿控的原理。采用這種姿控方式的衛星,其内部安裝有一個偏置動量輪。工作時,動量輪保持旋轉,“持有”一定角動量,衛星平台可根據需要與動量輪交換角動量,就像航天員調整掄手臂的速度以調整自己身體的轉速一樣,實現對地球或其他天體的定向和其他姿控要求。

航天員太空接機械臂(航天員掄手臂就能轉身)6

△動量輪的作用和手臂類似,通過和主體交換角動量達到控制姿态的目的,隻不過手臂在體外,而動量輪可以收到衛星平台體内(圖片來源:作者結合視頻截圖制作)

這個方法還能進一步擴展:我們可以增加動量輪的數量并将它們合理布局,使衛星在任意三維方向上産生“自由”大小的角動量以供旋轉定向和姿控。這種方法大大提升了控制精度,衛星也變得更加靈活,因此被廣泛用于各種衛星的姿控分系統。

航天員太空接機械臂(航天員掄手臂就能轉身)7

△ATS-6衛星是第一顆使用“三軸穩定”姿控方式的衛星(圖片來源:NASA)

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很多在地面上看起來習以為常的事情都會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哪怕是“轉身”這樣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蘊含着和衛星姿控相關的基本原理。

相信太空中還有很多隐藏在“習以為常”外表下的未知,等待着我們去發現和探索。

緻謝 :

感謝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複雜航天系統電子信息技術院重點實驗室高東副研究員對本文的科學審核。

參考文獻:

[1] 包妙琴. 我國自旋穩定通信衛星四種發展方案的比較[J].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 1992(02): 30–37.

[2] 李卿. 中國靜止氣象衛星進展[J]. 航天返回與遙感, 2001(01): 13–19.

[3] 呂建婷, 馬廣富, 宋斌. 偏置動量輪控衛星姿态控制[J]. 控制工程, 2007(06): 569-571 575.

[4] 章仁為. 衛星軌道姿态動力學與控制[M]. 1 版.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1998.

航天員太空接機械臂(航天員掄手臂就能轉身)8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有志者立遠志無志者常立志(人要立長志不能常立志)
有志者立遠志無志者常立志(人要立長志不能常立志)
  有句話說得好“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      有遠見的人總是立長志,他們不因暫時的困難而退縮,他們不被可恥的懶惰所迷惑,他們認準目标發奮努力,他們積極争取從不放棄。盡管經曆了許多酸苦,但最終他們撥散了層層的迷霧,找到了自己萬事如意的歸宿。      無大志的人總是常立志,他們好似有遠大的抱負,總是好高骛遠、眼高手低;他們好似有長遠的志向,總是憤...
2025-11-25
譚松韻本來就長得很可愛(譚松韻在我們這十年裡面飾演創業女神)
譚松韻本來就長得很可愛(譚松韻在我們這十年裡面飾演創業女神)
  電視劇《我們這十年》播出之後,我們發現,每個演員的表演都很精彩,難怪這部劇能如此火爆。   之前單元劇裡面,我們看到白百何、侯勇、焦俊豔、黃志忠等實力演員,感歎他們已經很驚豔了,如今,我們再一次看到《甄嬛傳》和《延禧攻略》組團演繹《心之所向》單元。      《我們這十年之心之所向》這個單元,譚松韻飾演創業女神李心遙,具有樸實無華的形象,讓人看了心情舒爽...
2025-11-25
繪畫城堡作品兒童創意(少兒創意繪畫森林城堡)
繪畫城堡作品兒童創意(少兒創意繪畫森林城堡)
     教學目的   1.體會手掌繪畫的樂趣;   2.體驗拓印工具的繪畫效果;   3.學習顔色搭配技巧。   教學準備   白卡、黑卡、牛皮紙、水粉材料、馬克筆、剪刀、膠棒   教學引導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畫過手掌畫啊,我們的手可以變成什麼呢,烏龜、章魚、精靈、皇冠、仙人掌等等,今天老師教大家把它變成美麗的城堡吧。笨笨的小豬在森林裡發現了一座美麗的城...
2025-11-25
太倉沙溪親子遊攻略(太倉這些迷人的)
太倉沙溪親子遊攻略(太倉這些迷人的)
  每年6月的第2個星期六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産日      在太倉悠揚的江南絲竹唇齒留香的肉松熱鬧歡騰的滾燈、龍獅……無數傳承跨越千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财富   今天,跟着小布一起來解鎖這些迷人的“老寶貝”吧!      太倉,是江南絲竹的發源地。江南絲竹旋律抒情優美,風格清新流暢,以絲弦樂器(二胡、弦子、提琴、琵琶等)和吹管樂器(笛、箫等)為主,組成器樂...
2025-11-25
讓女生心動的撩人情話表白必備(讓女生無法拒絕的表白情話)
讓女生心動的撩人情話表白必備(讓女生無法拒絕的表白情話)
     1、遇上你的感覺,大概是走了很久的路,終于到家了!   2、我是很慢熱的人,但是我保溫性能很好,一旦熱起來,就不會涼下去,比如喜歡你!   3、我雖然不善言辭,但關于愛你,我無法掩飾!   4、我沒有取悅你的天分,但我比誰都認真。   5、對你遷就一生,是我能給你的,蕞好的聘禮!   6、我的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但是你的出現,像是在裡面偷偷加了一...
2025-11-2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