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天龍八部》是金庸老先生的著名武俠小說,它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了宋哲宗時期,描述了亂世時期衆多武俠人物的愛恨情仇,全篇小說以“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作為核心,描述了衆多武俠人物的愛恨情仇。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金庸老先生為什麼要以“天龍八部”作為這本小說的名字呢?難道說這其中有什麼深意嗎?
這就要從“天龍八部”本身這個詞的含義說起了。實際上“天龍八部”是佛教神明體系的一種體系劃分,是指佛教的8位護法神,它們分别是諸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實際上,他們在佛教之中性格特征十分鮮明,比如阿修羅是護法神之中的戰神,男性相貌都十分醜陋,而女性卻顯得異常端莊美觀。
而金庸老先生使用“天龍八部”作為小說名字,其實一開始是想描寫8位具有鮮明特色的性格人物,比如段譽、喬峰、虛竹、慕容複、鸠摩智、遊坦之、丁春秋、段正淳這8個人,但是後來發現越寫人物越多,因此實際上在“天龍八部”之中有名有姓的武俠人物遠遠超過了8個人。
而另一方面,金庸老先生在寫“天龍八部”的時候,受到佛教的影響十分深厚,不僅“天龍八部”這個書名來自于佛教,并且全文本身也處處透漏着佛教悲天憫人的情懷,而有的故事情節甚至直接就是從佛理之中推衍出來的。而全書之中的各種“怨”和“仇”都是佛教三毒“貪嗔癡”的外在表現方式,它們最終成為了全書之中各種人物悲劇的外在根源。
因此實際上,“天龍八部”本身并不僅僅是暗中指書中個性最為鮮明的8個人物,實際上它還暗示着金庸老先生将佛教悲天憫人的思想貫穿到了整部小說的各處環節之中,通過對段譽、喬峰、虛竹三大主角人物悲劇命運的描述,從而深刻地揭示了“命運悲劇”的内在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