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詩律的形成離不開押韻和平仄(四聲)的發展,雖然韻不是詩與生俱來擁有的,卻是其擁有後不可或缺的。一首韻律和諧的詩,有着節奏铿锵的音樂之美,又朗朗上口,便于誦記。無押韻,難成詩。若非詩人技巧高超或情之所至,尋常不押韻的詩總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麼。那麼,我們老說押韻,真的了解韻嗎?是真熟還是假熟?可知它的學問幾深?韻之曆史發展與門道纏纏繞繞,難以一文道盡,因此貳流将不定期在新欄目“知韻”奉上押韻的相關知識,以期和它真熟起來。本期“知韻”且帶看官摸摸門邊理概念。
“韻”字曾寫作“均”,本意如《說文解字》所講,指的是和諧的聲音。古代因聲調不同而分不同的韻部,現代的韻就簡單得多,主要指一個音節中聲母、介音(主要是普通話語音裡的“i、u、ü”)以外的部分。“韻”最本質的詞組應是音韻、聲韻,後漸漸延伸出其他含義并被應用于美學領域。所謂“舍聲言韻,自晉人始”,盛行名士風流的魏晉時期,“韻”成為表現人物審美形象的概念。最典型的例子是《世說新語》在記錄人物品行時,大量使用“韻”字,“風韻”、“天韻”、“性韻”……變着花樣得用“韻”誇人。到了宋代,“韻”被大家們(蘇轼、黃庭堅等人)推崇到了極緻,愈加抽象化,成為了藝術作品的最高審美要求,最好是平淡中的意蘊悠長,用範溫的話就是“行于簡易閑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這一時期,“韻”即“韻味”。
中國古代詩歌在不同詩體對于押韻的要求不同,大緻分古體詩和近體詩兩種。古體詩用韻比較寬松,格律自由,字數篇幅不限。在古體詩和近體詩之間還産生過“永明體”。南齊永明年間,“聲律說”盛行,并逐漸形成了新詩體——“永明體”,謝朓是這一詩體的代表性人物。“永命體”介乎古體詩和近體詩之間,是近體詩的先聲。到了唐朝,詩歌格律漸成體系,近體詩發展并迎來了黃金時代。近體詩又稱格律詩,是唐代以後的主要詩體。格律詩對字數、句子數量、押韻和平仄都有着嚴格的要求。字數上隻有五言和七言兩種,根據句數多少劃分絕句和律詩。在用韻上要求一韻到底,除首句外都是押偶數句的韻且不能用鄰韻,韻腳字不能重複。平仄上要求“句内相間,聯内相對,聯間相粘”等等。這些都是一首格律詩基本的自我修養,其挑剔程度,用現在的話來說,簡直是個處女座。
為了方便寫詩用韻,古人将字分韻編排成書供詩人們“審音辯韻、查檢押韻用字”,也就是韻書(其實就是字典啦)。古代韻書主要有三種編排方式:
古人作詩需要借助韻書來檢查押韻,到了現代則方便得多,今人若有閑興作古詩,想檢查用韻如何,直接上傳到詩詞愛好者們所制作的各種格律檢查網站即可。至于哪些網站好用可推,諸君可自行發掘,或者貳流擇日再談。
————————————
韻君,你的水,太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