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戰,是秦朝末年(公元前207年),秦軍與楚軍項羽等諸侯聯軍在巨鹿(古郡名,今巨鹿縣)的一場大決戰。
項羽楚軍三萬大破秦軍三十萬,秦軍精銳主力喪失殆盡,這一驚天地、泣鬼神的戰役,決定了秦朝覆亡。
一、巨鹿之戰跌宕起伏
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受命編骊山刑徒成軍隊,鎮壓各地起義。
公元前208年九月,秦将章邯發動定陶之戰,消滅楚軍主力項梁。楚軍遭受沉重打擊,由此,也拉開了巨鹿之戰的序幕。
宋義
1、項羽誅殺宋義,掌握軍權
楚懷王派心腹愛将宋義解救被章邯圍困的趙國。宋義率領楚軍行至安陽(古地名,今山東曹縣東南或今安陽),就按兵不動。
宋義與齊國使者飲酒作樂。當時天氣寒冷,天降大雨,士卒饑寒不堪。在宋義按兵不動之第四十七個早晨,項羽朝會宋義,即入其帳中斬其頭示衆。
項羽随即向士卒宣布:“宋義和齊國串通,意圖謀反楚國,楚懷王心密敕自己暗殺宋義。”并派宋義首級報告懷王,懷王隻好任命項羽為上将軍,率兵救趙。
2、破釜沉舟
楚軍兵力遠遠少于秦軍,項羽先派江洋大盜出身的英布将軍率兩萬楚軍渡漳河,襲擊秦軍甬道。
英布大将
此時,面對十倍的強大秦軍,情況異常兇險,稍有不慎楚軍就會被秦軍全殲。關鍵時刻,謀士範增獻策:在戰機變幻莫測、萬分危急的時刻,唯有快如閃電的出擊,才能扭轉戰局,戰勝強大的秦軍。
項羽
十二月,項羽親率已經渡過漳水河的三萬将士,打破炊具,鑿沉船隻,每人隻帶三日幹糧,剩下的全都燒毀,以必死的決心沖向秦軍。
3、九戰九捷
楚軍在項羽身先士卒激勵下士氣高漲,作戰十分勇猛,但無奈人數太少,沖入秦軍之後,很快被秦軍淹沒。
生死關頭,項羽展示出“萬人敵”的勇氣和氣概,帶領楚軍将士奮死一搏。當時一個楚軍能殺十個秦軍,而項羽又親自奮勇厮殺激勵士卒,“又羽兵呼聲動天地”,終使得秦軍大敗。
史書上僅用四個字:“九戰九捷”,來形容項羽帶領項家軍殊死戰鬥,從秦軍的包圍圈中九進九出,殺聲震動天地,天昏地暗。
秦軍被驚駭了,最終,項羽的軍團得到上天的眷顧,一舉擊破了秦軍勇将蘇角的軍團,迫使章邯軍潰退,并撤走了對王離軍後背的支援。此時項羽馬不停蹄翻身再戰王離、涉間之長城軍團。秦将蘇角陣亡,九原名将王離被俘,大将涉間自焚而死。
王離
4、諸侯皆拜服
在會戰開始時,燕、齊、魏、代、遼等十幾路援軍連營十餘座,無人敢出兵援助。項羽單獨發動攻擊,各路諸侯軍仍閉門不出,隻是從營壘上觀望,個個恐懼戰栗、面無人色。
等到秦軍崩潰時,各國開始出擊,展開了對秦軍的最後一擊。
巨鹿
戰役結束後,項羽召見各國将領,各國将領心懷敬畏,将入轅門(軍營大門),不由自主雙膝跪地,葡匐而前,不敢擡頭,皆拜伏項羽。項羽從此成為所有王國的上将軍,各國歸附。
章邯
二、章邯投降
公元前207年四月,章邯派司馬欣向鹹陽請求援兵,但趙高不允,并派人追殺司馬欣。五月,司馬欣回到軍營後告訴章邯,朝廷已被趙高控制:“将軍有功也誅殺,失敗了更要誅殺。”
巨鹿大戰慘敗之後,章邯又接連在戰場上。章邯擔心趙高迫害,遂與司馬欣、董翳率秦軍約20萬衆于殷墟向項羽投降。
項羽此時軍中糧草也已經吃緊,聞聽此言,也欣然接受。項羽與章邯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項羽立章邯為雍王。
三、巨鹿大戰影響
巨鹿大戰後,項羽确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是秦末最重要的轉折之戰。
十月,秦朝滅亡。
王離
四、“長城軍團”失敗之謎
名将王離率領的駐守長城、抵禦匈奴的兵團,應當是秦朝最精銳的軍隊,巨鹿大戰的覆亡,存在許多謎團,綜合分析起來有一下原因。
1、首先是友軍章邯消極避戰策略,沒有及時馳援王離的長城軍團;
2、源于秦朝二世時期趙高專權,引起的朝廷内鬥;
3、王離軍團在甬道被擊破後,糧食極度短缺,将士們斷糧多日,沒有力氣戰鬥(參見《大秦帝國之縱橫》),
4、王離軍事才能的缺陷,遠不如其前任蒙恬,及祖父王翦,也間接斷送了大秦帝國的命運。
項羽
但是,大秦帝國的滅亡也是早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