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職業分析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職業分析
更新时间:2024-10-01 01:27:11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職業分析?現代生活中,衣食住行一刻也離不開能源:學習、工作時我們要開燈照明,消耗電力;出行時我們要乘坐各種交通工具,消耗燃油;家庭生活中的各種設備,計算機、空調、洗衣機、電冰箱、熱水器、竈台、取暖設施等更是離不開各類能源的消耗在大學開設的專業中,很多都和能源息息相關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職業分析?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職業分析(能源與動力工程)1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職業分析

現代生活中,衣食住行一刻也離不開能源:學習、工作時我們要開燈照明,消耗電力;出行時我們要乘坐各種交通工具,消耗燃油;家庭生活中的各種設備,計算機、空調、洗衣機、電冰箱、熱水器、竈台、取暖設施等更是離不開各類能源的消耗。在大學開設的專業中,很多都和能源息息相關。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一、專業解析

1、專業名稱的由來

能源與動力工程屬于工科中的能源動力類。1998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将“熱能工程”“熱能工程與動力機械”“熱力發動機”“制冷及低溫工程”“流體機械與流體工程”“水利水電動力工程”“工程熱物理”“能源工程”和“冷凍與冷藏”等9個專業合并成1個專業,即“熱能與動力工程”。

2012年修訂的《本科專業目錄》進一步将“熱能與動力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動化”“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和 “能源與資源工程”(部分),合并為“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從上述合并的專業可以看出,能源與動力工程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各校根據自身不同的優勢特點,開設的專業方向也很多。在其所包含的專業方向中,以“熱能與動力工程”最為普遍。專業名稱調整後,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概括更加科學、準确。很多高校保留了原有特色,并擴展了新的研究範圍。

2、能源與動力工程研究什麼?

能源與動力工程包括兩部分:一是能源,一是動力。能源是指能夠直接取得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性的各種資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氣、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和電力、熱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動力則是研究如何将各種能源轉化成我們需要的力量。動力技術包括很多,如鍋爐、内燃機、航空發動機、制冷及相關技術等。

石油轉化成動力,煤炭、天然氣轉化成電力等,歸根到底就是能源的轉化。舉個例子,比如發電研究的就是如何将熱能轉換成機械能再進一步轉化成電能。簡單來說,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研究的就是如何安全、清潔、高效地轉換能源,并且應用它們來産生動力供人們使用。

2、根據專業設置開設課程也不同

因為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包含的專業方向比較廣,高校會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和優勢特色設置課程:有的偏重電力、鍋爐;有的側重内燃機、汽車發動機;有的偏重制冷與低溫。同學們可以看到各校開設的課程有很多不同。

比如華北電力大學該專業本科階段主要基礎課和專業課包括: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汽輪機原理、鍋爐原理、熱力發電廠、泵與風機、汽輪機運行、鍋爐運行、自動控制理論、工程圖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電廠高溫金屬材料等。

北京交通大學該專業學生在校期間,除了要學習公共基礎課和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等專業基礎主幹課程,還要學習工程燃燒學、熱能與動力測試技術等專業平台課程,并要按照專業方向學習内燃機學、汽車理論或鍋爐原理、汽輪機原理等專業特色課程。

二、專業與就業

1、總體就業率不低

能源動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一般說來,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産總值和它的能源消費量大緻成正比。能源動力工程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所以相關專業的就業率也長期居于高位。在專業名稱未調整之前,“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連續多年就業率處于90%-95%區間(據陽光高考平台數據)。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專業近3年總就業率都在95%以上:2013年電力行業就業率為53.18%,考研率33.53%;2014年電力行業就業率為57.06%,考研率31.30%;2015年電力行業的就業率為54.03%,考研率35.52%。主要分布的就業領域:各類發電廠及電力有限公司、電建工程公司、機械制造企業、動力設備制造企業和能源動力類企業。

當然,去電力企業隻是學生的選擇之一。能動專業畢業生就業領域非常廣,去哪裡就業,跟機遇和自身選擇的專業方向都有很大關系。

2、未來就業面最寬的專業之一

能動專業是國家未來20年就業面最寬的專業之一。能源與動力工程是多門科學技術的綜合,在能源、電力、汽車、船舶、航空航天工程、農業工程、環境工程等諸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很多環節的具體工作,如動力設備的系統設計、運行、自動控制、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環境保護、新能源開發、能源高效清潔利用等。

以前有人開玩笑把我們這個專業說成是燒鍋爐的,學生畢業後都是高級鍋爐工。這種觀點是很狹隘的。現在的能源動力工程不僅涵蓋鍋爐、熱力發電機,還包括汽輪機、燃氣輪機等流體機械,以及水利機械、空調工程、制冷及低溫工程,等等。如果有将來想去汽車類、航天類、核電類、動力設備、空調制冷等企業工作的學生,能動專業都是很好的選擇。比如,很多同學學習熱力發動機、内燃機方向,就業定位可以放在各大汽車廠,像一汽、北汽、大衆、吉利等。大多數汽車廠都有發動機生産廠和研發部門,一些專門的發動機設計公司也是非常好的。還有,生産柴油機、農業機械等企業也是這個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好去處。

三、報考指南

1.看院校特色

目前,全國開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院校共173所,代表院校如: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因為專業涵蓋面廣,各校根據自身的特色開設的專業方向也各有優勢。

如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的内燃機方向都非常有優勢,很多都是國家重點學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該專業招生時屬于“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的一個方向,更偏重于航空發動機;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側重流體機械,其“流體機械及工程”學科是全國唯一以泵為研究特色的國家重點學科;華北電力大學該專業最早曾叫 “電廠熱能動力工程”,從專業名稱也能看出該專業主要側重如何将熱能轉化成電能。

2.看專業方向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所對應的一級學科為“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涵蓋的二級學科有很多,如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化工過程機械等。各校開設的專業方向也很多,如:熱能動力工程、能源與環境工程、制冷與空調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内燃機、汽車及發動機等專業方向。很多院校的能源與動力工程是由“熱能與動力工程”調整而來,所以開設的專業方向中,以“熱能與動力工程”最為普遍。

例如,北京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分設“熱能工程專業方向”和“汽車及發動機專業方向”,學生從第六學期起,可以根據自身愛好選擇方向。天津大學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含“内燃機”和“熱能工程”兩個方向。以内燃機為研究方向的“動力機械與工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熱能工程”以中低溫熱能高效利用、制冷為研究方向。華北電力大學該專業包括三個專業方向:熱能動力與工程、電廠集控運行、燃氣輪機及聯合循環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專業方向很多不可能每個學校都開設,有些即使開設也不是全國招生。考生報考時可以查閱所在省當年下發的《招生專業目錄》,查看招生計劃和專業方向。

3.注意大類招生

另外考生家長從近幾年的《招生專業目錄》中可以看到,不同學校招生時使用的名稱不完全相同,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按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招生,二是按“能源動力類”招生。

如,武漢大學按能源動力類招生包含能源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能源化學工程三個專業。重慶大學按能源動力類招生,包含兩個專業: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西安交通大學的能源動力按照大類招生,包含能源與動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北京科技大學“能源動力類”包括能源與動力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兩個專業,按大類招收的學生入學後實行寬口徑培養模式,一年半後學生将根據本人志願和在校學習成績進入不同的專業學習。

目前,以“能源動力類 ”招生的院校有19所。考生在報考前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各校大類招生中所包含的專業有哪些。

4.注意身體要求

能源動力類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有一定的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主要髒器:肺、肝、腎、脾、胃腸等動過較大手術,功能恢複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病史,甲狀腺機能亢進已治愈一年的,不宜就讀能源動力類;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讀能源動力類。還有的學校在報考要求中也有提示,如不适宜辨色能力異常(色盲、色弱)的考生報考。考生在報考時,應該仔細閱讀所報院校的招生章程,查看是否有特殊要求,以免發生疏漏。

本文版權歸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台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