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學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遊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
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企鵝不能飛翔,腳生于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跖行性(其他鳥類以趾着地);前肢成鳍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用以保溫。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各個種的主要區别在于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
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在陸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遇到危險,連跌帶爬,狼狽不堪。可是在水裡,企鵝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雙強有力的"劃槳",遊速可達每小時25-30千米。一天可遊160千米。 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企鵝(6屬、18種)
屬名 | 中文名稱 | 學名 | ||
---|---|---|---|---|
一 | 王企鵝屬 | 1 | 帝企鵝 | Aptenodytes forsteri |
2 | 王企鵝 | Aptenodytes patagonicus | ||
二 | 阿德利企鵝 | 3 | 巴布亞企鵝 | Pygoscelis papua |
4 | 阿德利企鵝 | Pygoscelis adeliae | ||
5 | 帽帶企鵝 | Pygoscelis antarctica | ||
三 | 冠企鵝屬 | 6 | 南跳岩企鵝 | Eudyptes chrysocome |
7 | 北跳岩企鵝 | Eudyptes moseleyi | ||
8 | 黃眉企鵝 | Eudyptes pachyrhynchus | ||
9 | 斯島黃眉企鵝 | Eudyptes robustus | ||
10 | 白頰黃眉企鵝 | Eudyptes schlegel | ||
11 | 冠毛企鵝 | Eudyptes sclateri | ||
12 | 馬可羅尼企鵝 | Eudyptes chrysolophus | ||
四 | 黃眼企鵝屬 | 13 | 黃眼企鵝 | Megadyptes antipodes |
五 | 小藍企鵝屬 | 14 | 小藍企鵝 | Eudyptula minor |
六 | 環企鵝屬 | 15 | 斑嘴環企鵝 | Spheniscus demersus |
16 | 麥哲倫企鵝 | Spheniscus magellanicus | ||
17 | 洪堡企鵝 | Spheniscus humboldti | ||
18 | 加島環企鵝 | Spheniscus mendiculus |
帝企鵝,也稱皇帝企鵝,是企鵝家族中個體最大的,一般身高在90厘米以上,最大可達到120厘米,體重可達50千克。其形态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黃色羽毛,向下逐漸變淡,耳朵後部最深。全身色澤協調。頸部為淡黃色,耳朵的羽毛鮮黃橘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鳍狀肢則是黑色,鳥喙的下方是鮮桔色。
王企鵝,體長近1米,體重約15-16千克。頸側有一明顯的橘黃色斑塊。前肢發育成為鳍腳,适于劃水。具鱗片狀羽毛,羽軸寬而短,羽片狹窄而密集,均勻分布于體表。骨骼沉重而不充氣,胸骨具有發達的龍骨突起,内含有多脂肪的骨髓。
巴布亞企鵝,又名白眉企鵝、金圖企鵝,體形較大,身長約60-80厘米,重約6公斤,眼睛上方有一個明顯的白斑,嘴細長,嘴角呈紅色,眼角處有一個紅色的三角形,顯得眉清目秀。因其模樣憨态有趣,有如紳士一般,十分可愛,因而俗稱"紳士企鵝"。
阿德利企鵝,在企鵝家族中屬中、小型種類,體長72-76厘米,具有攻擊性。它适于海洋中的遊泳生活,翼成鳍狀,變為遊泳器官。阿德利企鵝的食物主要是鱗蝦、烏賊和海洋魚類。
帽帶企鵝,:最明顯的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條紋,像海軍軍官的帽帶,顯得威武、剛毅。蘇聯人稱之為"警官企鵝"。生活在南桑威奇群島、南極洲、南奧克尼群島、南設得蘭、南喬治亞島、布韋島、巴勒尼群島和彼得一世島等地的企鵝。其頭部下面有一條黑色的紋帶,使它們看上去好像在戴着盔帽一般,故又稱頰帶企鵝,亦因為它們有這些特征,它們成為了最容易被辨認的企鵝之一。
南跳岩企鵝,分布于南半球大多數地方,成年時身長可長到50多厘米,體重可達3公斤。這種企鵝脾氣暴躁,生活在岩石聳立、高低不平的新西蘭亞南極島嶼上,在非洲和南美洲南端的一些海域也有分布。主要在遠離浮冰,比較溫暖的亞南極繁殖後代。它們住在多岩石的島上,善從一塊石頭上跳到另一塊石頭上面--從此有了它們的名字。
北跳岩企鵝,是跳岩企鵝的一種分類,它是相對南跳岩企鵝命名的。跳岩企鵝是屬于長冠企鵝(Crested Penguin)體型最小的一種,成年時身長可長到50多厘米,體重可達3公斤。超過80%在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及戈夫島,剩下的則在阿姆斯特丹島及聖保羅島。
黃眉企鵝,在頭上或眼睛旁都有彩色的冠毛,唯一不同在它的眼睛下方有白斑。這種企鵝,也是世界少見的鳥類。可在新西蘭最南邊的南部濕地區、峽灣和斯圖爾特島看到。
斯島黃眉企鵝,是冠企鵝屬的一種,中型身材,高度在55~73厘米。
白頰黃眉企鵝,為一夫一妻制,每年的九月至次年的三月份為繁殖季節。雌性每次産卵兩枚,孵化期30-40天,一年後幼鳥才能自由捕食,每次繁殖平均隻有一隻幼鳥能存活。
冠毛企鵝,如巧克力棕色般的眼睛,兩眼旁各有一撮向上矗立的冠毛。
馬可羅尼企鵝,體長約70cm,體重約5.5kg。雙眼間有左右相連的橘色的裝飾羽毛,由于頭頂上那一撮撮像意大利面的羽毛,因而又名"通心面企鵝", "馬可羅尼"的英文意思也可解釋為"俏皮者"。喙角有粉色的羽圈。
黃眼企鵝,分布在新西蘭的南島、斯圖爾特島、奧克蘭群島及坎貝爾島。位于奧塔哥半島的群落是著名的旅遊熱點,很多遊客會在此近距離觀賞黃眼企鵝。研究發現它們更為接近冠企鵝屬。就像所有其他的企鵝,黃眼企鵝主要以魚為主食。
小藍企鵝,又名小企鵝、藍企鵝、神仙企鵝、仙企鵝、小鳍腳企鵝,是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小的物種,普遍身高43厘米,體重約為1千克,雄性的體型比雌性的略大一點。小藍企鵝有一身藍色的羽毛,也是唯一一種有藍色羽毛的企鵝,因此被稱作小藍企鵝。其頭部和背部呈靛藍色,其耳部呈青灰色,到腹部則為白色。其鳍外部為靛藍色,内部的那一面則呈白色。喙為深灰黑色,長約3至4厘米,腳部朝天的一方為白色,腳底和蹼則呈黑色。小藍企鵝出沒于南澳大利亞及新西蘭、智利的海岸,潛入的海域則非常廣闊,捕食魚類、鱿魚及其他小型的水生動物。截止到2015年,小藍企鵝的數量穩定維持在一百萬隻左右。
斑嘴環企鵝,又叫非洲企鵝,分布于非洲的南端海邊。其叫聲似驢。與分布于南美洲秘魯一帶的洪氏環企鵝十分相似,但其體型小于洪氏環企鵝,并且在其喙的前端有一圈白色圓環,故稱之為斑嘴環企鵝。由于它體形獨特,性情溫馴,受到人們的喜愛,因此成了鳥類館中的大明星。
麥哲倫企鵝,是溫帶地區企鵝類中極具代表性的物種,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端海域的各個群島中,是著名航海家麥哲倫于1519年最早發現的,後世科學界遂以他的名字命名該物種。
洪堡企鵝,是一種分布于南美洲的企鵝,名稱源自第一個介紹該物種給西方學界的德國自然科學家亞曆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屬易危物種,自然界數量在3,300~12,000 隻之間。主要在秘魯和智利沿岸繁殖。
加島環企鵝,又名加拉帕戈斯企鵝、科隆企鵝、阿拉巴戈企鵝,現存約1000隻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