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小故事之刮目相看?
成語小故事之刮目相看
管中窺豹。這則成語中,窺是從小孔、縫隙或隐蔽處偷看。從管中看豹比喻看到的隻是局部,而不是全部。有時會和可見一斑連用。指的是從看到的一部分中可以推測全部。
這個成語來源于《世說新語 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小兒子王獻之和他的父親一樣,也是非常著名的書法家。和父親并稱“二王”。
王獻之年幼時就很聰明伶俐,有一次,他和他的哥哥徽之,操之一起去拜見宰相謝安。
當時徽之和操之都同謝安說了不少家常話,而獻之隻向謝安行禮問候後,就端正做好不再說話了。他們走了以後,旁邊的朋友問謝安:“謝相爺,王家的這三個孩子中哪個更出色啊?”謝安回答說:“最小的王獻之更出色。”朋友接着問:“為什麼您認為那個孩子更出色?”謝安說:“那孩子行禮,問答從容不迫。坐姿端正,而且不說家長裡短的話。”
又有一次,獻之和徽之在房中談話,突然着火了,徽之吓得連鞋也沒穿,就急忙往外跑。獻之卻一點兒也不驚慌,很鎮靜地穿好鞋子走出來。
有一天晚上,一個小偷潛入他的房間,把所有能偷的東西都拿上了。小偷正要走時,獻之悠悠地說道:“請梁上君子把青毯放下吧,那毯子很舊了,不值錢。”小偷吓了一跳,把東西一扔就跑了。
有一天,他父親王羲之的幾個學生在一起玩兒一種叫樗蒲的賭博遊戲,年僅幾歲的獻之在一旁看,然後對便對其中的一人說:“我看呀,你赢不了啦!”那些學生聽了,不高興地說:“你這小孩兒,從管中窺豹,竟然也看到了豹子身上的一處斑紋呢。”是取消他雖不全懂也知道一點兒。王獻之聽了很生氣。
後來人們就用管中窺豹這一成語形容人眼光不夠,觀察事物隻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沒有看見整體。就像從竹管兒中隻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處斑紋,但卻看不見全部的豹子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