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巨大的成功如此依賴機遇,那麼模仿成功人士的故事,似乎是最好的方式——畢竟這些方式他們嘗試過。這也是成功故事如此泛濫的原因。
但是大部分的成功故事可以複制,卻無法粘貼到你身上。聽聽這個生涯案例:
志明22歲畢業,父母幫他在家鄉電廠安排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他想要離開這個安逸的二線城市,去大城市裡嘗試一下。他找周圍的人尋求建議。
他的二姨,一個在電廠工作多年的會計,告訴他:“沒意思,外面還是一樣,我好多朋友都出去又回來了,混得還不如我。葉落歸根,你最後還是要回來的。”他在老家地稅局的發小兒則勸他說:“去吧,一定要出去看看!我這一輩子就這麼完了,特沒意思。”他來自上海的室友告訴他:“肯定是大城市啊,大城市發展機會多,而且眼界也不一樣。年輕時多體驗比什麼都重要。”他的母親很心疼他:“傻孩子,外面哪裡有那麼好混?物價高、房價貴,還是回來吧。你爸給你安排的工作多好啊,回來離我們也近,你以後就會知道,好好過日子比什麼都強。你從小就沒有離開過家,一個人照顧不好自己,當爸媽的不會害你啊……”說到這裡,媽媽哭了。
志明很困惑:我到底該過什麼樣的生活?
正在讀這本書的你,有沒有過類似的困境?在每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像站在任何一個城鄉接合部的車站,這裡停着無數快載滿人的車,在每一輛車上,都站着一個人在賣力兜售:快上快上,馬上走了!這個時候,你會上哪一輛車?到底哪一輛車,是你的命運終點?
我們有理由相信父母、二姨、發小兒與室友都是真心為志明好,他們也給出了自己所相信的最真實的看法,但是為什麼他們的建議那麼不同?哪個才是最合适的?他又該怎麼辦?
還記得《小馬過河》的老故事嗎?小馬希望過河又不敢,老馬建議他問問朋友們。老黃牛說河流很淺,過河就是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小松鼠說河水深不可測,有去無回。小馬困惑了……回去問媽媽。
老馬鼓勵小馬自己試試看——當然老馬自己走過,知道那條河不至于把她親兒淹死—一最後小馬成功渡河,并且理解到:
别人的建議,總是别人的。主意隻能你自己“生成”一個。
智慧的老馬懂得這個秘密。當人們告訴你“你應該……”的時候,他們其實真正在說:“如果我是你,我會……”我把這個思維模式稱為“建議翻譯器”,你可以自動把他們的話改個内容,很多事就會豁然開朗。
一聽到:你應該……
就換成:如果我是你,我會……,因為……讓我們翻譯一下對志明的建議:
二姨說:“如果我是你,我還是要回來的!我喜歡甯靜的生活,我在這裡過得很好。發小兒說:“如果我是你,我當年就會離開的!我渴望激情的生活,在這裡過得很
無聊,真的不想一輩子這樣過下去。”
室友說:“如果我是你,我一定會去大城市!我喜歡未知的可能性,從小在城市長大,覺得機會和視野非常重要!
母親則說:“如果我們是你,就選擇安安穩穩的生活。我們事業上已經沒有新的可能,所以覺得家庭最重要。”
當你安裝上建議翻譯器,你會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希望你“好”,之所以建議不同,是因為他們對“好”的标準完全不同,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不一樣的人啊。就像那些拉你上車的長途汽車售票員,他們每個人都希望你坐上他們自己的車,這天經地義。問題是:你自己想去什麼地方?
我的一個兄弟來深圳玩,他發現周圍的人都叫他“靓仔”,問之,和帥哥同義,狂喜。終于避逅能欣賞自己氣質的審美群落,讓他卸下多年不堪重負的壓力。第二天,我們去機場接宿舍公認的狠瑣男,他一出機場,就被一群濃妝豔抹的大媽拿着小旗子圍住——獻仔,要不要住旅館?
每個人對“靓仔”的評價标準不同,其實大家對“好”和“幸福”的标準也各異。二姨覺得“少走彎路”是好,發小兒認為“精彩的生命”是好,室友認為“更多的可能”是好,而父母則認為“家庭和諧”是好。所以雖然每個人都很真誠,但他們都在說“如果我是你,我會……”的建議。
這些建議都沒有問題,而志明之所以困惑,背後真正的問題是:我到底是誰?我想要什麼?
志明和你們每一個人一樣,都是獨特的。你們有自己獨特的人生意義,有獨特的能力、天賦和獨特的思考方式(上帝保佑你真的有),對未來也有各自不同的期待,你們還有獨特的能力和資源,能創造與其他人不同的自己的生活。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輛車都在喊“馬上走”,但是哪一輛才是你的車?你要和誰一起?你要去哪裡?
到底哪一個是“對”的?其實每一個都無比正确。正如沒有人會一大早起來伸個像腰,然後說“我決定過×蛋的一天”,沒有人會在内心深處希望自己的人生像狗屎一坨。回歸到終極價值,“甯靜”“精彩”“自由”“家庭”,每一種終極價值觀都無比正确,都有各種經典與哲思作為支持,有無數名言與傳奇在背後做注腳,也一定都有路徑可以到達。
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将輝煌。但是你選擇哪一種顔色的輝煌?是耀眼,是氣質,還是精彩,抑或是甯靜?這才是個問題。所以,别人的成功可以複制,但是不能粘貼!很多時候,甚至連操作系統都不同。
每個渴望成為獨立個體的人,都需要創建自己的定見———開始肯定沒有,那麼就多收集各路信息,小範圍地試試錯,先上一輛最想上的車,舒服就坐下去,不舒服盡快下車,然後回到車站,這次你的選擇一定會更加精準——定見不誕生于别人的建議之中,而是在自己一次次的試錯裡。我們不是“找”到自己的樣子,而是“成長”為自己的樣子。
什麼?你問,如果是我,我會如何回答?
我也有自己的定見。我會說,如果我是你,我會盡快開始嘗試一下。因為如果不嘗試,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前路是否适合。我痛恨像傻子一樣站在路口等待答案,期待某一天會出現大師般的人告訴我該如何,我也痛恨某一天我随便上了一輛車,僅僅是因為那一瞬間有人聲音很大,而我又恰巧寂寞難耐。
後悔沒試過和後悔做砸了的量級永遠不一樣,前者讓你更懦弱,後者讓你更智慧。
不過即使你此刻再認同我的說法,也請你記得,你不是我,永遠不是,也不應該是。
摘自《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
#你的摘抄本上有哪些好的句子,分享可以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