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就業趨理性
畢業生多認可“先就業再擇業”對本專業執着
“我希望找一個離家不算很遠的地方,剛畢業期待月薪三千左右,專業對口。”東昌學院藝術設計系大四畢業生小武說。11月6日上午,聊城大學東昌學院2017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舉行,共吸引省内外170餘家企業前來招聘。記者發現,和往年“雄心勃勃”“好高骛遠”的畢業生相比,如今的學生擇業觀更趨理性。
記者獲悉,此次招聘會共有170餘家企業到場,約提供4000多個就業崗位。所設崗位主要針對東昌學院開設的三十多個本專科專業的2291名畢業生。為提高供需見面會成功率,該校就業指導中心專門印制了《用人單位信息一覽表》及各專業畢業生信息推介,方便供需雙方雙向選擇。記者注意到,招聘企業涉及教育、保險、房産、傳媒、制造、電子商務等多個行業。其中銷售類崗位打出的薪資普遍較高,其餘崗位多在三千元左右。不少企業打出“五險一金”“帶薪休假”等福利政策吸引求職者眼球。在供需見面會現場,不少專業老師陪同學生應聘,詳細了解企業情況與人才需求。
“今年前來招聘的企業提供的崗位質量比往年更高,在當今經濟形勢下滑的情況下,不少企業縮減了用人需求。在此情況下,大學生應理性就業,選擇先就業再擇業,先找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東昌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桑孟新建議。
記者通過采訪發現,今年應屆畢業生的擇業觀更趨理性,畢業生普遍期待能夠在家鄉或者學校所在地就業,選擇崗位希望能夠符合個人所學專業,對剛畢業薪資的期待也比較理性,普遍希望工作一兩年之間工資在三四千元。“我學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這份工作需要經常加班制圖,比較辛苦,剛開始工資也不會太高,但日後的成長潛力比較大。”河南姑娘小範說。她告訴記者,與銷售類高薪職位相比,她更希望選擇與本專業對口的崗位,看重長遠發展。
該校招聘會同時也吸引了一些校外人士前來應聘。26歲的小王畢業于濱州學院材料與化學專業,兩年前進入聊城一家化工廠工作,單位倒班制度讓他感到厭煩并選擇辭職。小王剛剛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在等待成績的同時,準備先找份工作糊口。(記者 趙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