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炒豆豆,三月三,打攪團,你家來了個黑老漢,上你炕,吹你燈……。兒時的順口溜既是回憶,又是實際生活的體現。記得小時候在這個時候媽媽都會炒一些豆類或者玉米粒子,也可以用玉米粒去加工爆米花,孩子們上學的時候裝在衣服口袋裡,一邊走一邊吃,互相進行着交換,也叫互通有無吧。玉米面攪團又是一種特有的省糧雜糧飯,每年農曆二、三月的時,農村人稱為青黃不接的時候,新鮮蔬菜奇缺,糧食也并不是很充足,家家糧倉眼看着就要見底了,小麥收獲要到芒種前後。
爆米花
據說二月二炒豆豆是從唐朝開始就有了,這一天是春耕的開始,也是龍擡頭的日子,皇帝會下到田地裡去扶犁,皇後會去田地裡送飯,是為了給農民做示範。民間炒玉米豆,玉米粒開花的程度預示着新一年的收成。另一種說法是無豆失豆不良,意思是說人的身體是需要豆類食物的。在農村過年或追節在整個一個正月都是算數的,生活上普遍要比其他月份好,雞鴨魚肉相對要多些,到了二月之後應該補充一些豆類,所以就把豆類進行炒制後食用,後來演變成了用玉米粒子代替豆類,進行炒制或者爆成玉米花。
農曆三月的時候距離小麥收割還有一段時間,眼看着餘糧很可能堅持麥收時節,家裡人對糧食消耗更加重視。攪團密度小,體積大,省面粉,而且農村人大多數都是用玉米面粉來打攪團,吃起來很快就會感覺到肚子發脹,有一種吃飽的感覺。過後時間不長就會饑餓,因此農村人把攪團戲稱為“哄上坡”,意思就是說吃罷攪團後拉架子車幹活時,剛拉上坡就又感覺到肚子餓了。
攪團
孩子們把二月二炒豆豆和三月三打攪團連起來是一種對生活的特有描述,但是二者的真正意義是不同的。一種是食物結構的調整,另一種是糧食短缺的一種無奈。隻是做為孩子們對各種各樣的由來是不會去正面關心的,時日到了之後如果自己不能像大多數同齡孩子一樣有豆豆可吃的話,感覺到一方面是沒面子,另一方面有點短精神,尤其是在互相交換的時候,思想會感覺到有點另類,不合群。
攪團做為節約糧食的一種農村飯食,在過去農村家庭中是很普遍的,可以做成整塊放在碗中,然後澆上菜湯,我們稱為“水圍城”,菜湯中加入調料,味道還是不錯。還可以将攪團用專用的漏勺做成“魚魚”,魚魚有多種吃法。把打好的攪團平攤在案闆上晾涼,随後切成小塊,調一些調料汁蘸着吃也是很有風味特色的。有一個笑話大緻是這樣的,家裡來了幾個外地客人,主人特意用蘸汁涼攪團招待客人,叮囑大家要“蘸着(汁)吃”,主人去拿其他東西後再次回到飯桌時發現客人全部都“站”起來了,很奇怪地說,大家都站起來幹嘛,客人回答道,你剛才不是說要蘸(站)着吃嗎。主人聽後哈哈大笑,連忙解釋到,我說的是蘸着調料汁子吃,不是讓大家站起來吃的。
以前的農村人
在糧食不是很寬裕的時候,老百姓想了很多辦法節約糧食,打攪團從嚴格意義上說實際上是處于一種吃不飽的狀态,隻是自己在安慰自己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