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群衆關心的實際工作?來源:人民日報“我大兄弟來了,快進屋,炕上坐”秋日裡,在河北省灤平縣長山峪鎮安子嶺村,面對前來回訪的縣信訪局工作人員杜建國,55歲的村民張桂珍雖然腿腳不靈便,還是一瘸一拐地迎了上去,紅紅的眼眶寫滿感激,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做好群衆關心的實際工作?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做好群衆關心的實際工作
來源:人民日報
“我大兄弟來了,快進屋,炕上坐!”秋日裡,在河北省灤平縣長山峪鎮安子嶺村,面對前來回訪的縣信訪局工作人員杜建國,55歲的村民張桂珍雖然腿腳不靈便,還是一瘸一拐地迎了上去,紅紅的眼眶寫滿感激。
在政府的幫助下,化解了糾紛,維護了利益,在灤平縣,像張桂珍一樣的群衆還有不少。近年來,緊鄰北京的灤平縣探索施行“1234”工作法,提升信訪工作質效,用心用力用情做好“送上門的群衆工作”,不僅收獲百姓點贊,也促進了社會和諧。
“今年以來,灤平縣信訪總量比去年下降27%,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答複率均為100%,群衆滿意率高于95%,信訪形勢持續向好,社會氛圍和諧有序,百姓幸福感持續攀升。”灤平縣信訪局局長梁亞東說。
問題在一線發現、研判、解決
幾年前的一天,杜建國去醫院看望住院親屬,在同病房第一次遇見了張桂珍。說起傷情,張桂珍哭訴,她和丈夫曾遭遇交通事故,丈夫當場去世,她左腿骨折。經過兩年治療,已可以拄拐行走。哪知後來有天,她正坐在床邊與病友閑聊,病床突然塌了,左腿内固定鋼闆折斷,造成二次傷害。
“沒經濟來源,倆孩子還在上學,我多番求助無門。”張桂珍說,巨額醫療費,加上痛失親人,她幾乎失去生活信心。
張桂珍本隻想宣洩悲傷,杜建國卻是個有心人。“大姐,您不要太難過,我們會想辦法幫您解決!”
理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後,杜建國逐項制定化解方案。兩年半時間裡,他幫張桂珍申請免費法律援助,與律師一起帶着張桂珍找事故發生時同病室病友取證,研判分析後,去北京做司法鑒定。
在信訪、法律援助等部門幫助下,張桂珍将責任部門告上法庭,并最終獲得15.5萬元經濟賠償。
問題在一線發現、一線研判、一線解決,灤平縣注重提升基層幹部在平時發現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橫向以縣直部門為單位成立1辦8組,縱向以鄉鎮(街道)為單位成立20個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助力矛盾糾紛的摸排發現。
“針對重點問題,主動去現場研究解決方案。”梁亞東說,“同時,拓寬群衆參與渠道,針對重點疑難案件,邀請律師、村組幹部、‘大社員’、‘兩代表一委員’等,在案發地召開聽證會,依法依規解決問題。”
一線工作法,構建了灤平縣矛盾糾紛和信訪案件排查、解決的“網格化”新格局,解決了不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也化解了一批“釘子案”。
屬地部門與屬事部門密切配合,聯防聯控
灤平縣大屯鎮群衆工作中心接待室,鄉鎮幹部正與群衆耐心溝通,并認真做着記錄。
“我們每天都安排鄉科級幹部接訪群衆,落實首接首辦責任制,做好群衆接待的‘第一道關口’。”大屯鎮政法書記劉紅穎說,“四川務工人員案件,就是在日常接訪時了解到,并協同各方力量成功化解矛盾的一個典型案例。”
兩年前,大屯鎮鄉鎮幹部見到了前來求助的群衆吉克(化名)。原來,吉克的丈夫果兵(化名)從四川到灤平縣務工,曾在當地某建築工地受工傷,後來在未經醫院允許的情況下出了院,回到四川老家,10天後不幸去世。吉克認為,丈夫去世主因還是工傷,企業應承擔相關責任。
大屯鎮落實屬地責任,第一時間将問題上報縣信訪局。信訪局迅速通知屬事單位召開案件協調會,決定由縣委政法委、縣人民法院、縣司法局(援助律師)明理釋法,解疑釋惑;縣交通局負責通知涉事企業,信訪局做綜合協調。
案件工作組請來多名資深律師和法官,為争議提供法律意見。曆經8天耐心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由企業按法律責任劃分賠償死者家屬62萬元,吉克及親屬得到了滿意的說法。
“壓實鄉鎮、街道的屬地責任,依法引導群衆就地反映、解決問題。同時,壓實相關縣直部門的屬事責任,針對涉房地産、涉集融資、涉勞動保障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積極對接上級對口單位,制定解決方案。凝聚屬地、屬事二元合力,是灤平縣既快又好地解決基層糾紛的經驗。”梁亞東說。
在灤平縣委、縣政府和信訪聯席會議的領導下,各鄉鎮(街道)、縣直部門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推動聯防聯控、同向發力,全縣“一盤棋”,形成工作合力,高效解決問題。
真心真情待群衆
早上接到群衆反映電纜損壞問題,當晚就完成修複,恢複通電。政府辦事的高效率,獲得灤平縣清水灣小區群衆的由衷點贊。
此前,該小區出現了用電故障。今年7月,11日電纜燒壞停電,12日接通臨時電纜,17日再次斷電,有業主冰箱裡肉菜都腐壞了。7月20日,40多戶業主到縣信訪局反映了問題。
修複一根電纜,看似簡單,但是修複費用、工程質量、施工速度、維修基金撥付及時與否,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信訪局工作人員當天接到問題後,第一時間着手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到晚上7點,顧不上吃飯,嘴皮子都幹到‘爆皮’,終于解決了。”業主于德富說,“政府工作人員辦事态度好、效率高,工作紮實有力,我們很受感動。”
今年以來,灤平縣秉持“三家”情懷,把群衆來信當家書,把來訪群衆當家人,把群衆事情當家事。将群衆來信、來電、網上信訪等,提升到和走訪同等位置,安排專人盯辦、督辦,明确包聯領導和責任單位,确保按時限回複好“家書”。
灤平縣按照“有理推定即群衆來訪必有理,有解推定即反映問題必有解,有過推定即群衆工作必有短闆,有責推定即全體幹部必須落實責任”的原則,努力做到了“四個不輸”,即不輸情、不輸理、不輸法、不輸策。這與一線工作、二元合力、三家情懷,共同形成了灤平做好信訪工作的“1234”工作法。
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衆工作”。“群衆把我們當自己人,我們就更要将心比心、換位思考,始終帶着感情和責任做好群衆工作,堅持‘把一碗水端平’。”梁亞東說,“群衆解決問題後幸福的笑容,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回饋!”(記者 史自強)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1日 第 0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