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字很講究,好事與羊多有關系。羊在古代祭祀中,亦是重要的犧牲。許慎《說文解字》認為,美是個會意字。從羊,從大。段玉裁作注:“羊大則肥美。”羊者,祥也。《詩經·邶風·靜女》:“彤管有炜,說怿女美。”
就美食的呈現來說,羊,以鮮嫩肥大為美。但以臭為美的,卻真是稀罕事兒,但這的的确确就在我們武漢。
湖北人的飲食習慣是“臭魚不臭肉”,意思是魚臭了,可以吃;但牛、羊、雞、鴨、鵝的肉臭了,就不能再食了。
這些年,武漢郊區流行臭羊肉,新洲人更是将其奉為他們的特色美食,尤其是冬天過年時候,在腌制臘肉臘魚的同時,臭羊肉更是大小餐館的名菜,讓不是武漢市區的好吃佬垂涎三尺,紛紛前來打卡。
前幾天,在武昌江灘魚小楊餐廳吃臭羊肉,這是一家秋冬賣甯夏灘羊,夏天賣小龍蝦和土鳝魚的餐廳。說實話,一桌好吃佬還是頭一回吃臭羊肉,感慨“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是風幹臘肉的味道”,有朋友更是調侃“這裡頭藏着100隻臭襪子”“臭到要人想報警”。
從廚30年的中國烹饪大師楊元銀卻熟稔此菜肴,他說新洲、團風、廣水一帶都吃臭羊肉,在安徽則是六安金寨一帶,使用的食材是大别山的黑山羊,做法類似臭鳜魚。選用山羊的原因是,直接現殺現做根本不好吃。
相對于北方羊肉,尤其是甯夏灘羊的嫩而不膻,白水煮即可,南方山羊肉質更緊實,膻味重,需要通過各種料理方式去膻。
以長江流域而論,當細緻甜膩的江南人将山羊肉做成了白切羊肉、紅燒羊肉、地鍋羊排、藏書羊肉、掏羊鍋時,安徽湖北大别山一帶(甚至延伸到廣水、襄陽)的人們推崇簡單粗暴的重口味,除了做紅燒羊肉、羊肉鍋仔外,就是這一道臭羊肉(安徽地區的風幹羊肉與此類似,霍邱、壽縣、六安較盛行)了。
不過,提到臭羊肉,武漢城區人較為陌生,新洲、汪集、邾城、陽邏人可熟悉得很。新洲人更是将其作為地方名片,連當地政府網站官網都将其作為單獨類目來介紹。其實,并非所有新洲人都吃臭羊肉,最多的地區在倉埠。
在倉埠,臨近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将一整隻山羊或者羊腿挂在陰涼通風處自然晾曬風幹。在自然環境中,羊肉不斷地分解與發酵,膻味慢慢消退,會随着時間散發出一絲類似臭豆腐的臭味。可以說,臭羊肉的香味,就是倉埠的年味。臭羊肉是當地酒席必備,像婚宴更少不了臭羊肉,是中老年人的至愛,堪稱新洲人的“臭豆腐”。
有的地方還有種奇怪的習俗,嫁到當地的女性為自家孩子舉辦生日宴會之類,親戚會将玉镯等禮物藏在臭羊肉裡送給這位母親,可知臭羊肉甚至是一種“神聖的儀式”的一部分。
其實在西藏崗巴牧民也有做臭羊肉的,不同的是崗巴牧民是把羊肉裝進袋子裡捂出臭味,新洲人是風幹居多些。
大别山的山羊肉抹鹽巴處理後,挂着風幹大約二十天左右,呈暗紅色,發酵開始了,有稍微的臭味,肉質帶着紋理,像這樣的羊肉做出來的才是美味。
或者是,用袋子封好放幾天,放在大米缸裡焖臭,有些臭臭的氣味或者等面上有點鹹鹹的感覺。
要做之前必須切好,用淘米水浸泡一夜,到第二天的時候用清水洗淨,開水沓掉血水。
切塊洗幹淨,用酒炒好,放到炖湯的吊子(砂罐)裡,加上幹紅辣椒八角花椒生姜等,用大火燒開,中火熬到羊肉九成熟後加入蘿蔔小火熬至蘿蔔熟透,再加入青蒜,這才是新洲臭羊肉的做法!
其實,臭羊肉跟臭鳜魚是一個路子,早些年徽商是武漢的一大商幫,徽派菜猛攻武漢,人們請客吃飯首選徽菜館子。彼此,徽菜以大中華酒樓為制高點,繼而分支早酒了不少湖北菜館。像盧永良大師就是大中華酒樓出來的,而武昌魚這道菜更是大中華酒樓的作品。
安徽湖北接壤的大别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片區,其美食有互通之處,臭羊肉就是其中典型。大别山區域冬天異常寒冷,而當地盛産山羊,為了保存食物,人們會對山羊肉采取臭鳜魚的制法,将羊宰殺腌制挂到外頭,随時加工,冬天吃起來熱乎乎地。此時,三兩好友相聚,邊吃邊在鍋裡燙些粉絲、馓子、菠菜之類,也可以配上新洲有名的綠豆丸子,喝點好酒,不亦快哉!
去年冬天,我還記得餐廳店長鄭總在後廚忙活,他将甯夏灘羊羊腿抹鹽挂着風幹,隻做了30隻,做好後很快被客人訂購搶光,這可能就是他家要做臭羊肉的前奏?今年,食材換成了更具地方風味的大别山黑山羊來做,臭羊肉,焉能不“臭美”?臭羊肉,下飯又下酒!老杆們超愛!
隻是,對于“臭”這個味道,武漢市區的人們還是隻能接受魚,不能接受羊肉,大概所謂的徽菜,也就雅緻的進入市區,而粗放的留在了郊區?
但現在不同了,郊區美食開始進軍城區,新洲陽邏一帶流行的臭羊肉,這些年會在武漢市内慢慢流行起來,要人“臭不可擋”。
“臭”是一種複雜的味道,愛的愛,恨得恨。湖南人喜臭豆腐、湖北人喜臭幹子、浙江人喜臭苋菜梗子臭毛蛋,北歐人喜臭鲱魚,東南亞人喜臭榴蓮……
相對于酸甜苦辣辛,臭是一種“五味”之外的“第六味”,卻能要人印象極其深刻。
之前人們以甜為貴,這兩年嗜酸,“臭”這個味道也大有可為的空間。
地址:武昌江灘,金都漢宮斜對面,魚小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