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倪,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您分享教育類知識。
随着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提高,一部分家庭的父母會為了生計奔波,而忽視了孩子的教育。
這些孩子會因為無人管教而錯過最佳教育期,也就導緻了孩子在學校出現學習成績不好,學習不積極,厭學,逃課,等不良行為習慣。
- 那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
1.家庭環境的影響
家庭環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着主要的引導作用。我們常說媽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部分愛缺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是孩子模仿的榜樣,能為孩子撐起一片天。如果孩子是單親或者有一個不稱職的父親,那麼孩子可能因為受不到保護而膽小怕事,不願克服困難。
有的家庭雖然爸爸媽媽都在,但是總有解決不完的家庭矛盾。或者有家庭暴力的存在,這會給孩子的童年造成一生都不能撫平的陰影。
2.沉迷于網絡遊戲
如今網絡信息飛速發展,WIFI或流量可以說輕輕松松為你搭建通往從未觸及的世界之橋梁。
有部分家長會因為溺愛孩子,孩子想要手機就給孩子手機,想要玩遊戲就讓孩子玩。殊不知你對孩子的放縱會毀掉你的孩子。
有的孩子會利用中午吃飯時間和生活費去網吧玩遊戲,甯願餓着肚子也不願空虛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3.交友圈的影響
網絡的發達使得交友的方式變廣,很多學生在網上結識不良社會人員,在聊天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像尚未成年的學生滲透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思想。
在學校中存在的不良風氣會滋養學生蔑視學校主流文化,從而使得一部分團體“拉幫結對”。
朋友勢必重要,但一定要分清哪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
4.模仿效應
學生在自己有限的渠道内涉取到的信息會使自己建立模仿效應。
比如:在班級内看到某學生不交作業老師也不管,該學生覺得這種行為不會得到懲罰。那麼他在下次可能會也會效仿不交作業這個行動。
所以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履行作為學生的職責。
5.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
有些父母因為自己年輕時吃了苦,覺得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将來出人頭地。他們會為孩子報輔導班,買各種複習資料。
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母會覺得我花那麼多錢給你報輔導班買複習資料,你念個這成績對得起誰?緊接着就是一味地責罵,批評。
孩子會因為各種壓力出現厭學情緒,甚至逃課、辍學等。
- 對于學困生的轉化,我們要采取哪些措施?
1.家長要為孩子的成長站好第一崗
家庭和諧為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家庭和睦,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成長,他的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走進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出現問題時,不是一味地責罵,而是與孩子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家長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嘗試和孩子做朋友,相互交換心聲,相互尊重。
2.教師要多關愛孩子
教師要多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生活習慣等,因材施教。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多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多與學生交流,對于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有針對性地分層教學。
我們班裡有個學困生,在和她相處的一年時間裡,我每周都會找她聊天,起初她并不怎麼喜歡說話,但是經過一年的相處,她願意和我溝通并且喜歡上我的課。
現在她對待學習的态度也有了大大的轉變。
同時我也會在課堂中多關注她,變天時叮囑她加衣。雖然老師做的這些都是一些小舉動,但是愛真的會照進學生的生活。
3.學校要實行全面發展教育
實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口号已經喊了很長時間,但是依然有學校拿着有關全面發展教育的文件隻讨論成績和升學率的問題。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本書,學校要多開展活動,多方位培養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激發學生認識新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也會在活動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幫助學生找到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
4.社會不要對學困生另眼相看
今年春節期間,我偶爾聽到隔壁村廣播該村學生的分數以及對該學生的獎勵。當然這對獲得獎勵的學生不是什麼壞事,但是會使得周圍的人讨論某某學生學習成績好。
當然也會讨論誰家孩子學習不好,這會使得村民給成績不好的學生下定論。比如:誰家孩子念不成書,誰家孩子是壞孩子等等。
這種輿論壓力會給學困生造成心理壓力,也會誤導學困生認為自己就是别人口中的那樣。
社會要尊重每一個個體,不帶有色眼睛對待不同的個體。
- 一個孩子的成長與家庭、學校、社會都有關系,在培養下一代時,我們要多點耐心,愛心,關心,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閃光點,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多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要有孩子的成長與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的意識。
作者:小倪,90後教師,專注分享教育類知識,希望可以為更多的孩子提供幫助。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