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大決戰》的時候,有些國民黨軍的将領,其表現真是讓人感覺是巨嬰一般的人物,真不知道這些人怎麼當上高級軍官的。比如說,邱清泉這樣的将領,打起仗來很瘋狂,但是幹的事情卻很幼稚。同樣,在傅作義手下的王牌35軍軍長郭景雲,也有類似的毛病,那就是任性妄為,有勇無謀。像這樣的人,提拔到重要崗位上,遲早是要誤事的,焉有不敗的道理。具體情況,且看下文細細道來。
首先,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且不說具體的戰場形勢,兩軍如何厮殺,但就指揮人員的挑選,也存在很多的學問。兵法常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最後才是兩軍厮殺。對比國共兩軍的軍事将領,完全可以看出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比如說,王近山這個人打仗,也有股瘋勁,和邱清泉類似,但是他就比邱清泉有韌性和理性,遇到挫折不氣餒,能夠挺得住,最終反敗為勝。這個邱清泉呢?一遇到挫折脾氣暴躁,然後再而衰,最終就慫包下去了。
其實,郭景雲也是類似的情況,一開始那個亢奮,端着機槍橫沖直撞,但是一遇到挫折,立馬萎靡不振,胡亂指揮。可以說,這些國民黨的猛将,太經不起挫折,沒有韌性,并不适合指揮高強度的對決。在劇情中,楊得志擔任35軍的包圍阻擊任務,他語重心長地告訴部下,敵人已經失去了理智,隻要意志堅定,扛過這撥戰鬥,敵人就再也沒有力量沖鋒。可謂是一語中的,将對手徹底看透。
其次,狹路相逢勇者勝。誰才是真正的勇者?安春山化裝成普通老百姓,在全軍覆沒的情況下,跑回去向傅作義彙報情況,真是敗軍之将,何足言勇!這家夥一味吹捧解放軍的戰鬥力是如何驚人,給自己的失敗減輕責任。其實,這個安春山還是非常理性的,能夠辨别是非,即使和郭景雲有矛盾,也能顧全大局,拼盡全力去救他35軍。隻可惜這樣的人太少,再加上遇到郭景雲這樣剛愎自用,内心實際上很脆弱的将領,最終功敗垂成。
常言道,不怕狼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那麼為何國民黨軍為何總是喜歡提拔這些孤勇的将領呢?估計就是因為這些人頭腦簡單,忠于長官,敢于拼命。他們不是想着如何打勝仗,為誰拼命,更多的則是輕信領導的許諾,報答長官的提攜,一味盲從。其實,重用這些人,還是很方便别有用心者,實施軍事獨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