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上頭條#六七十年代,農村常有剃頭挑子遛鄉。“剃頭挑子一頭熱。”這是人們常說的一句歇後語。比喻一件事情,隻有一方情願,另一方不同意。一頭熱,一頭冷。
實際當年的剃頭挑子,就是這樣。剃頭挑子,一頭是一個四條腿外撇的小凳子,凳子下面有三個小抽屜,上層的抽屜最小,是放錢的。二層三層是放置圍布、刀子、剪子、梳子、篦子等剃頭工具;另一頭是個盆架子,上面放個銅盆,下面是個小火爐,臉盆的水始終保持是溫乎的,冒着熱氣。盆架子一條腿向上延伸,成“丁”字狀,杆上挂着鋼刀布和毛巾。
剃頭匠遛鄉是不吆喝的,手裡拿個鉗子形的鋼片,和鐵棍組成的“喚頭”,進行擊打,發出“當啷...當啷...”的聲響,來招攬生意。
剃頭匠到村裡,選個十字路口或牲口屋門口,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拉開攤子。攤子放在樹底下或支撐個布棚,再鳴“喚頭”招來客人。
當年我有六七歲,每次聽見“喚頭”響,都和小朋友追着圍着看,主要是看他鳴“喚頭”好玩。剃頭匠一般都是六七十歲的老頭,手藝非常精湛。
客人落座,剃頭匠用溫水先洗頭,用毛巾擦幹,拿起刀子,在鋼布上反正的“嚓嚓”鋼幾下,一手扶頭,一手握刀,“唰唰”刀起發落。剃完頭用熱毛巾再擦一下,熱毛巾塌在臉上,剃頭匠少停片刻,說兩句笑話,取下毛巾刮臉、掏耳朵、剪鼻毛;最後再捏兩把肩膀。剃完頭的人,面目一新,而且頭肩部位舒适清爽,遞上兩毛錢,光臉再加五分,剃頭匠笑迷迷的将錢放進抽屜裡。
特别是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剃頭匠是最忙的。二月二“龍擡頭”,農村的孩子要剃“龍頭”。都是排隊候着,大人在一旁等待,小孩子剃頭都是前面留個“信子”,後邊留一撮“八歲毛”。剃頭匠很快,不用洗,幾分鐘一個。一天下來剃一二十個,剃頭匠最開心。
随着時代的發展,剃頭挑子逐漸被“發郎”、“發屋”所替代,剃頭匠也很難攬着生意,這套手藝慢慢失傳,匠師們也在家安度晚年。
如今,再也看不到“剃頭挑子”,聽不到“喚頭”的聲音了,隻有回憶中那“當啷、當啷”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