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充分理解尿失禁(膀胱出現問題),就需要從解剖學和生理學的角度了解正常膀胱是如何控制小便的。膀胱是一隻平滑肌構成的袋子,天生就有“自動 性”,受自主神經支配。
膀胱壁上的牽張感受器可以誘發神經産生反射,使得膀 胱收縮。嬰兒時期,我們的膀胱就是這樣工作的 :膀胱滿了……膀胱空了……膀胱又滿了……膀胱又空了,都是無意識的行為。
如廁訓練就是學習如何克服這種原始的反射。隻要花上一點點心思,就能防止膀胱自動清空,學會有意識地操控排洩。再過一段時間,人們甚至都注意不到自己正在控制反射,小便就成了一種 自主行為 :人們可以在條件方便的時候去小便,而不必在膀胱“想要”的時候。
膀胱位于一塊叫作盆底肌或者盆膈(解剖學将其稱之為肛提肌,就是“提拉 肛門”的意思 ;試着繃緊——就是這樣!)的骨骼肌(随意肌)之上。
尿道從盆膈穿過,所以這塊肌肉收縮時就在尿道周圍起到了括約肌的作用(你可以自己測試下括約肌有什麼作用 ;通過收縮盆膈将尿道擠壓至閉合,就可以在小便中途停止排尿)。
女性的膀胱周圍的筋膜和鄰近器官,尤其是陰道,有助于支撐膀胱和尿道把它們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這對控制排尿非常重要。
進化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的,生物體(人類也包括在内)産生着細微的改變,卻無法預料到未來将引發什麼問題。自人類進化成用兩條腿走路以來,狹窄的骨盆更方便行走,但在随後的進化進程中,人腦變得更大了。
胎兒的頭部比較大,還在能恰好通過女性骨盆的大小範圍内。這就說明女性骨盆在“設計”層面上要做些妥協 :骨盆狹窄方便直立行走,但為了形成産道也得夠寬才行。
所以說,人類分娩困難不是新鮮事(這也保住了産科醫生的飯碗),胎兒頭部通過相對狹窄的産道可能有點困難。請想象胎兒通過“骨盆下口”環狀骨骼的樣子 :不光是讓胎兒從母體來到外界的陰道,連前方的尿道、後方的直腸和盆膈都與骨盆壁相連。
此外,骨盆周圍和側部纏繞着三條管道和上方的骨盆筋膜也加強了對盆腔的支撐。
随着胎兒頭部擠出骨盆出口,這一結構的某些部位,尤其是盆膈和筋膜,會被撐開甚至撕裂,還可能導緻神經受損,筋膜撕裂甚至盆膈脫位。
這種損傷的後果是産婦尿失禁。由于骨盆和筋膜無法支撐正常膀胱和尿道,隻要腹部壓力增加,如咳嗽、打噴嚏、大笑,都會迫使尿液流出。分娩後的幾周或幾個月之内,神經和組織就會恢複,尿失禁的問題也漸漸随之消失 ;但損傷太嚴重的話就必須手術修複。
人們目前知道的真正具有改善作用的非手術療法就是盆底肌鍛煉(有規律地縮緊、放松肌肉,恢複肌肉張力)。從解剖學上講,這種鍛煉很有意義,因為盆底肌能支撐膀胱和尿道,并在尿道周圍起到括約肌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