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氛圍感的街道?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題:“這樣的街道才是‘首都範兒’”——北京老城“繡花”記,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很有氛圍感的街道?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很有氛圍感的街道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題:“這樣的街道才是‘首都範兒’”——北京老城“繡花”記
新華社記者
違建拆除了,開牆打洞封堵了,架空線開始入地了,胡同安靜了……
“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今年3月,在參加全國人代會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說。
4月,《首都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動方案》迅即出台,對北京東西城2435條背街小巷提出了無私搭亂建、無開牆打洞、無亂停車、無亂搭架空線、創建文明街區等“十無一創建”3年治理計劃,2000多名幹部成為街巷長,化身“城市繡娘”。
5個月過去,首都核心區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得怎樣?百姓感受如何?記者走進北京老城胡同實地探訪。
小巷管家:“以前都不好意思邀請親戚朋友來串門”
“沒想到這次治理會這麼徹底,這麼細緻,現在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東城區龍潭街道夕照寺西裡南區,老住戶梁萍感慨萬千。
照片上,這片隻有3棟老樓的社區曾被297處違建包圍,進出社區的雙向車道被兩側違建擠成隻容一輛三輪車通行的“羊腸小道”。
如今,這裡經過半年多整治面貌煥然一新:違建拆除,路面拓寬,兩側擺放着花箱,還多了塊綠茵茵的草坪;原來亂停亂放的機動車也有序停放到專門的停車位。
大街是城市的“面子”,小巷則是“裡子”。有面子,也要有裡子。
動員部署、街巷巡查、和居民溝通、科學規劃……5個月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
“我在這住了近40年,以前都不好意思邀請親戚朋友來串門,因為門前的環境太差了。”梁萍說,“做夢都沒想到家門口能變得這麼漂亮!”
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繼實施街巷長制後,龍潭街道率先推行“小巷管家”,邀請社區群衆共治。梁萍主動報名當上了“管家”,每天在社區巡視,發現問題,能解決的解決,不能解決的及時上報……
胡同居民:“感覺天都變亮了”
“這條胡同一治理好,感覺天都變亮了。”在西城區達智橋胡同生活了幾十年的袁繼生老人感歎。
胡同隻有186米長,整治前數十家店鋪、攤位林立,遮陽傘一把挨着一把,原本可容兩輛車并行的胡同,行人隻能排着隊走,居民出門隻能看到“一線天”。
如今,違建拆除,店外經營和擺攤行為被清理,房屋外立面被修繕,道路重鋪,胡同變得敞亮。
胡同裡,停放着幾輛轎車,還不時有車鳴笛通過……廣内街道科長、達智橋胡同街長高波說,胡同裡雖隻有10輛車,停車問題已成頭等大事,為此多次協調溝通。
“馬上就要落實了。”高波興奮地說,“等停車問題解決,這條胡同就基本治理好了。”
胡同裡,坐落着著名的“公車上書”紀念地楊椒山祠。院落完全騰退後,這裡将恢複曆史風貌……
西城區前門西河沿街長1150米,至今仍保留着正乙祠戲樓等老建築。這裡亂停車、戶外占道經營等問題也一度非常突出,居民反映強烈。
今年以來,大栅欄街道加強胡同内機動車整治、禁停,協調周邊企業停車場供居民停車,基本解決了機動車亂停占道問題。
胡同寬敞,沒有架空線,天空幹幹淨淨,最東頭的正陽門城樓清晰可見。
“這條街通通透透、規規整整,讓人看了就心裡舒服,這樣的街道才是‘首都範兒’。”85歲的陳福茂在這裡住了40多年,滿是自豪。
城管委主任:“未來的北京,将充分體現出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曆史名城……
拆除違建36.2萬平方米,封堵開牆打洞8543處,拆除違章廣告牌匾4700餘處,增加綠化植被9269平方米……數字枯燥卻有力:2017年以來,首都核心區已有1211條背街小巷啟動治理工作,其中189條達到無違建等“十無”标準。
随着治理工作快速推進,一條條街道、胡同“舊貌換新顔”:在前門,源自明代的三裡河被重修,水繞庭院,勝似江南;在簋街,原本安全隐患衆多、環境衛生髒亂的街道被全面整治……
不久前,北京核心區電力架空線入地改造工程已啟動。到今年年底,首都核心區将有800餘條背街小巷告别空中“蜘蛛網”……
“我們仰望的天空将不再是破碎的。”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孫新軍說,“未來的北京,将充分體現出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成為一座既有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又有綠樹陰陰、鳥語花香的和諧宜居國際大都市。”
海澱1032條、朝陽1505條……眼下,北京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正從東西城向城六區、城市副中心延伸。
“背街小巷的治理才剛剛開始。”孫新軍說。 (記者李斌、季小波、關桂峰、孟菁、謝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