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當宋代詩人李邴站在泉州港邊,看到海上浩浩蕩蕩的各國商船滿載貨物進出港,不禁提筆寫下“漲海聲中萬國商”——他的這首《詠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貿易》由是流傳至今,讓今人得以想象斯時盛況。
作為中國最新的第56項世界遺産,“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将不僅向中國人、更要向全世界講述這一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的故事。
從官方到民間:行之有效的制度規約
作為泉州申遺文本的團隊的負責人,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曆史研究所副所長傅晶認為,一套适用并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是世界海洋貿易中心港口運行與發展的關鍵保障。10-14世紀泉州海外貿易的長期繁榮,正得益于其特有的制度體系——以市舶司為代表的官方制度,和以海神崇拜為代表的民間規約。
設置于1087年的泉州市舶司,是宋元國家政權在泉州管理海洋貿易事務的行政機構,其設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為開放的國家對外貿易口岸,對宋元泉州的經濟繁榮、文化交流以及海洋貿易各參與方的共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作為本次申遺新增的遺産點,2020年剛考古發掘出來的泉州市舶司遺址,也是中國目前所僅見的古海關遺址。
市舶司的運行,使得泉州與海外貿易市場形成了穩定的關系,中西方交流由經貿延伸到文化、社會、宗教方方面面。泉州港與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出口的大宗貨物有絲綢絹緞、瓷器、茶葉、銅鐵制品等;進口貨物有各色香料、胡椒、寶石、珍珠、象牙、犀角等。而泉州港的繁盛最直接體現在源源不斷的财政收入上,據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南宋紹興末,泉州市舶司的歲收入每年大約在百萬缗(一缗等于一千錢)上下,約占南宋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五十分之一。
7月8日,泉州真武廟内的明代“吞海”石碑。蔣啟明 攝
而修造于控扼晉江入海口的真武廟,一塊明代“吞海”石碑彰顯了古人行船勢可吞海的宏大氣概。這裡也是泉州官員祭海的場所,為祈求商舶往返平安,宋時的郡守将真武廟作為望祭海神勝地,每年兩次率軍政要員到此舉行祭海儀式,祈求真武大帝庇佑——端午前後的“回舶祭海”,秋冬的“遣舶祭海”皆當時國家常典。由是,真武廟見證了泉州港繁榮時期中國沿海獨特的海神崇拜與海洋觀。
7月9日,航拍泉州開元寺東西塔。蔣啟明 攝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在真武大帝佛座正面發現了一方“承信郞”石刻。文獻記載宋代對招徕外國商人做出巨大經濟貢獻的人員,授予“承信郎”,足見政府對海外貿易的鼓勵和支持。
真武廟文物保護所負責人張章明介紹,因年代較久,這方石刻右邊的四個字可看出前三個字:“承信郞”,最後一個字已風化得看不清了,左邊四個字為“光覺奉舍”,經考證,“承信郎”是南宋武官的官階,而“光覺”則是這個承信郞的名字,“奉舍”即捐建的意思。這方石刻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真武廟至少是南宋之前建造的。
7月8日,泉州九日山祈風石刻。蔣啟明 攝
九日山上,祈風儀式的祭拜對象是泉州地區第一代海神“通遠王”。真武廟是體現世界海洋貿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遺産要素,是10-14世紀泉州官方祭祀海神的場所,供奉的是泉州地區的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天後宮供奉的是泉州地區第三代海神“媽祖”。這三處遺産點共同展現出古代泉州地區悠久的航海傳統和海神信仰體系,并和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共同體現了國家力量對海洋貿易的倡導和管控。
多元人群的“世界宗教博物館”
“此地古稱佛國,滿街皆是聖人。”800多年前,大儒朱熹的這幅楹聯生動地描繪出了泉州各種宗教文化和諧共存的畫面。佛教、道教、儒教、伊斯蘭教、民間媽祖信仰,自是不必多說;摩尼教乃至印度教的遺存,都能在泉州有一席之地。因此泉州也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
在今天的泉州,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開元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天後宮、泉州文廟及學宮、老君岩造像等遺産點,都實證了當時各種宗教等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傳播。
7月9日,泉州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吸引參觀者拍攝。蔣啟明 攝
位于泉州城中心的開元寺是宋元時期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距今已有1300餘年,它至今仍是福建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建築組群。大殿為殿堂構造,九進九開間,供奉五方佛。殿内鬥拱飾二十四尊妙音鳥式飛天樂伎,與建築結構精巧結合。殿前月台的須彌座上飾有印度教獅身人面像石雕,殿後檐明間兩柱亦為印度教石柱。據記載,這是明代重修開元寺時,從一座已坍塌的印度教寺廟移用至此的。寺内東西雙塔均為五層八角石構樓閣式塔,曆千年而巍然聳立。
7月8日,泉州文廟廣場上的牌坊。蔣啟明 攝
從開元寺走出來,不遠處就是泉州府文廟。這座當年泉州最高等級的教育機構,是泉州社會精英群體的象征,其大成殿重檐庑殿頂、黃琉璃瓦頂、龍紋柱身、殿内通飾彩繪等建築做法,顯示出非同尋常的建築規格。文廟旁邊則是泉州最早建立的伊斯蘭教寺院清淨寺,它與伊斯蘭教聖墓共同見證了活躍在泉州的外國族群的文化、宗教和生活傳統;而清淨寺旁邊則是香火鼎盛的關嶽廟。“神明”密度之大,真可謂“轉角”就能遇到。
7月9日,遊客在泉州天後宮遊覽參觀。蔣啟明 攝
位于城南的天後宮是祭祀海神媽祖的廟宇,也是世界範圍媽祖信仰的重要傳播中心,見證了媽祖信仰伴随海洋貿易的形成和發展曆程,在閩南文化中有着無比尊崇的地位。
7月9日,一名小朋友在家長帶領下,在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造像邊玩耍。蔣啟明 攝
清源山的老君岩造像是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的巨型石雕像,它鑿刻于宋代,系以一塊天然巨石人工雕鑿而成,其體量之大以至于常被戲稱為“老子天下第一”;而距離泉州城15公裡的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世界現存唯一的摩尼光佛石像,庵中現存一方雕鑿于1339年的該教創始人摩尼的石雕造像。
至今,每到年節期間,泉州各寺廟場所都會有信衆以香火祭拜,“半城煙火半城仙”中,是一派各美其美的樂融融景象。
從生産到運輸:完備流暢的産-運-銷體系
7月9日,德化窯址中的屈鬥宮窯址内殘存的瓷器碎片。蔣啟明 攝
德化陶瓷博物館館長鄭炯鑫介紹,德化窯是中國四大名瓷窯之一,而德化窯産的白瓷則是宋元時期泉州内陸地區外銷瓷窯的傑出代表。他表示,在目前從“南海一号”(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沉沒的木質古沉船)打撈上來的文物中,大約有1/3都是德化窯産的白瓷。同時,西沙“華光礁一号”宋代沉船、菲律賓尼拉聖安娜遺址等一系列國内外考古發現都表明,德化窯瓷器是宋元泉州港海外貿易的重要外銷品。
《馬可·波羅遊記》記載了當時德化燒制瓷器的盛況,“刺桐城(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稱迪雲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制瓷之法,先在石礦取一種土,暴之風雨太陽下三四十年……先人積土,隻有子侄可用。”鄭炯鑫說,位于德化的尾林-内坂窯址、屈鬥宮窯址,分别創燒于宋代和元代,經考古發掘後,發現有多處龍窯、作坊遺迹以及大量窯具和瓷器。正是受益于宋元泉州海洋貿易的繁榮,德化窯迅速崛起,無論是青白瓷、白瓷的生産技藝和造型裝飾,還是先進的分室龍窯築造技術,以及龐大的生産規模,都彰顯出泉州作為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強大的産業能力和輸出能力。
同樣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位于泉州西北約70公裡的戴雲山區。其所在的青陽村曾是宋代官方設立的專職鐵場之一,其冶鐵業在11世紀極為興盛,産品經晉江支流西溪運往泉州港口。據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介紹,經考古發現,下草埔遺址有冶鐵遺址、古礦洞、古道等遺存。它是宋元時期泉州冶鐵手工業的珍貴見證,顯示出宋元泉州海洋貿易對泉州内陸腹地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7月10日,航拍泉州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蔣啟明 攝
而無論北上福州内陸,還是南下海外貿易,從橋梁、碼頭到塔刹,泉州完備的運輸網絡都令人歎為觀止。
泉州文保中心主任研究館員吳藝娟介紹,建于宋代的洛陽橋是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橋,素有“海内第一橋”之譽。它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陸腹地的交通樞紐,并與安平橋、順濟橋遺址等共同連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幹線,在泉州水陸複合運輸網絡的發展中具有開拓性的裡程碑意義。其建造使用了“筏形基礎”“養蛎固基”“浮運架梁”等技術手段,為宋元時期泉州造橋浪潮積累了寶貴的技術經驗。“洛陽橋是官方主導、全民合力建造大型交通設施的典範。”
7月8日,泉州洛陽橋。蔣啟明 攝
作為此次新增的遺産點,安平橋是泉州與國家廣闊的南部沿海地區的陸運節點,體現出海洋貿易推動下泉州水陸轉運系統的發展。順濟橋則是伴随海洋貿易發展而建設的出入古城商業區的主要通道,完善了泉州的水陸轉運系統,見證了商業拓展對交通系統的促進。
六勝塔和萬壽塔,前者是商船由泉州灣主航道駛向内河港口的地标,後者是商船抵達泉州港的地标。雙塔聳峙近千年,在悠遠的時空中,見證了馬可·波羅遊記中的繁華,“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之一,大批商人雲集,貨物堆積如山,的确難以想象。”
在傅晶看來,承載着宋元泉州整體關鍵價值特征的22個系列遺産點,從海港、碼頭群到與之相伴的橋梁和驿道,從城區的多元社群宗教建築和造像,到山區裡陶瓷和冶鐵生産基地,從行政管理機構遺址,到由城門、城牆、路網等構成的城市格局關鍵設施遺迹。千年前,它們完整地體現了宋元泉州高度整合的産-運-銷一體化的海外貿易體系,以及支撐其運行的制度、社群、文化因素所構成的多元社會系統。
千年之後,泉州依然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南音依舊袅袅中,三步一廟,五步一堂,聽着古早味的閩南話,行走在暗紅色的古厝,斑駁的曆史就寫在檐角上、街巷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