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的今天(12月18日),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誕生。一千年來,圍繞王安石變法的争議一直沒有停過。當宋神宗在世時,變法事業就在變法與反對變法中不得消停,之後的宋哲宗宋徽宗時期,朝臣因變法與反對變法而明确地分成了兩派。北宋就在這種反複之中亡了國。
繼立的南宋君臣反思之後,一緻認為王安石是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實際我們今天明白,南宋君臣因為不能(不敢)批評宋徽宗,于是隻好把王安石拉來做替罪羊。
王安石變法到底為什麼會失敗?
拿商鞅變法來與王安石變法做個對比,情況就相對明晰了。
王安石高度推崇商鞅,并且自比于商鞅。在變法前夕的1069年(熙甯二年),王安石寫下了這首詩《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在詩中對商鞅作了高度評價,一方面肯定了商鞅的曆史功績,另一方面表明了他推行變法的決心。
兩位改革家的老闆也有很多相似點。秦孝公21歲繼位,宋神宗20歲繼位;秦孝公想着秦國的屈辱,尤其是魏國和楚國沒少欺負秦國,所以心裡憋着氣;宋神宗同樣想着遼國和西夏欺負宋朝,心裡也憋着氣。
商鞅在秦國推行新法,簡單高效。
商鞅面對的秦國,是被東方各國認為是半蠻夷的國度,社會規則簡單,民智基本未啟,貴族和平民都靠一些傳統習慣生活。
商鞅推行變法,民衆都說不便。當商鞅處罰了犯法的太子師(代替太子受過)之後,秦民都服從新法。新法推行了十年,百姓适應了新法,反而喜歡上了新法,紛紛誇新法好。商鞅對于推行新法一事,曆來堅持的是不許議論,說壞也不行,說好也不行。商鞅認為誇贊新法的人是“此皆亂化之民”,将他們幾百人流放到邊疆去了。從此以後,百姓不敢議論法令。
強力有效的輿論控制,統一了秦人思想,變法中的什伍制、軍功爵位制、廢除世卿世祿制等制度因此順利推行下去,秦國變得國富民強,百姓好戰(戰才能取得軍功爵位改變命運),從此成為戰國列強中的超級大國。
王安石思鄉圖
王安石在北宋推行新法,困難重重。王安石雖然推出了一整套涉及财政、軍事和科舉制度的改革計劃,但王安石卻沒有從國君那裡拿到雷厲風行的賞罰措施。宋神宗雖然大力支持,但宋朝不殺文人的傳統無法輕易改變,王安石頂多能把反對新法的人貶出京城。
在壓制輿論方面,王安石也盡了最大能力,他一方面在京城設置巡邏士兵,專門抓捕議論時政的人,另外一方面時時鼓舞宋神宗學習秦孝公的榜樣,關鍵時候千萬不能慫。
但是,王安石根本無法達到“朝野無人敢議新法”的局面。因反對新法而被貶出去的京官,到了地方不但敢非議新法,還能在實際執行中反對新法,成了新法推行的一方阻礙。
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在哪裡?
管理學上說,每一個組織裡都有一頭沉睡的反變革怪獸。當組織不發生變革的時候,這個怪獸靜悄悄地在那睡覺,而一旦組織有什麼變動,這個無形的怪獸就會醒來,并且橫沖直撞;整個組織被這頭怪獸搞得亂七八糟的。
這個時候組織領導者有且隻有兩個選擇:
- 發現這個看不見的怪獸,并且降伏它;
- 停止變革,這個怪獸就會漸漸地又進入休眠狀态。
很多成熟而強大的組織,最終慢慢地死去,原因就是這兩個:要麼是被這頭怪獸給折騰死,要麼就是為了讓這個怪獸休眠,而對企業内部越來越嚴重的病變視而不見。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王安石以及堅定地支持王安石變法的宋神宗,沒能降服反變革怪獸。
宋神宗與王安石君臣在變法的時候沒有拿出一個強制方案,用以抑制反對派,形成對變法事業共同的思想認識。因為變法本身就帶有強制性:要實行新法,不要舊法,就這麼簡單。既然決定要改變現狀,就一定意味着某種強硬,在這個很強硬的變革過程當中難以避免地會傷及到不同人的利益。王安石和宋神宗對非議和反對變法的人太溫和,給自身事業造成了巨大的阻力。反對變革的怪獸必須用強力遏制,組織才能去腐生肌,向健康強壯的方向發展。
至此,結論很明顯了,王安石和宋神宗都太理想化,低估了維持現狀的怪獸們的力量。王安石能用的頂多是貶出京城等手段,對于反對派的言論不能強制禁言,隻能辯論。實際上陷入辯論就已經使新法的威信打了折扣。
結語:
變法必然要觸動某一群人的利益,這群人為了自身将會形成反對變革的力量。王安石和宋神宗沒有拿出強制方案,沒能有效地遏制反對派的力量,結果人亡政息。
一千年過去了,王安石變法的經曆依然給人諸多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