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潛入深海?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建設科技強國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标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風雨兼程,接續奮鬥,以滿腔熱情奉獻聰明才智,寫就了一個又一個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這些故事既是個體的、家庭的,也是國家的、民族的,它們彙聚成今日中國蔚為大觀的科技盛景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孤身潛入深海?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孤身潛入深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建設科技強國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标。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風雨兼程,接續奮鬥,以滿腔熱情奉獻聰明才智,寫就了一個又一個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這些故事既是個體的、家庭的,也是國家的、民族的,它們彙聚成今日中國蔚為大觀的科技盛景。
“奮鬥者”号勇闖洋底萬米無疑是這科技盛景中瑰麗迷人的花朵。2020年秋冬之交,探索一号科考船載着中國海洋科技弄潮兒勇闖地球最深極——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實現了進入萬米洋底的世界壯舉,圓滿完成了“奮鬥者”号萬米級載人深潛試驗。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研究員、“奮鬥者”号副總設計師趙洋就是他們其中的一位。近日,本報記者走近趙洋,傾聽他講述沖擊洋底萬米的非凡曆程,零距離感受他進入萬米深藍、實現為國深潛夢想的興奮與激動,領略中國科學家别樣赤誠熱烈的家國情懷。
這是探索一号迄今遭遇的最惡劣海況
2020年10月10日,探索一号從海南三亞出發,搭載“奮鬥者”号前往西北太平洋,下到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萬米載人深潛。
起航前,三亞連日陰雨綿綿。氣象系統專家預報,可能有高達3米的巨浪。此時,一個台風胚胎正在南海孕育。
曾随蛟龍号出海多次,趙洋見過大風浪。可一般海上作業,通常會在小波浪裡晃上幾天,再遇到大風浪時就不怕了。這次航行,腳步還沒站穩,巨浪就襲來了,連常年出海的水手都暈船了。
迎着風浪,探索一号駛到珠江口後,海面平穩多了。然而,探索一号重新出發時,更大的挑戰來了。東南方向菲律賓海域,16号台風“浪卡”正往西北方向發展,邊緣剛好掃過珠江口。頓時,狂風暴雨掀起驚濤駭浪,經驗豐富的船長臨時把船停在香港南部的萬山群島附近,利用島嶼來躲避。但“奮鬥者”号要在規定時間到達目标海試區域,耽誤不得,僅停了半天,探索一号又頂着風浪起航了。
趙洋隐隐感到有點不安。當時風力每秒高達20多米,掀起的海浪少說也有五六米。排水量達6000多噸的探索一号,像空空的蛋殼一樣,在海上随波搖晃。
“當時,我躺在床上,緊握着把手,一陣陣眩暈、惡心,虛汗直流。杯子、書籍、眼鏡盒嘩啦啦甩落在地上,一片狼藉。窗外,暴風怒吼,浪頭撞擊船體的轟響夾雜着發動機的轟鳴,心緒難甯。”趙洋回憶道,“船長後來告訴我們,這是探索一号迄今遭遇的最惡劣海況。”
遭遇台風,身體考驗是小,趙洋和海試團隊更擔心,“奮鬥者”号狀态和海試計劃因此受到影響。
出巴林塘海峽,探索一号進入風浪平穩海域,海試隊員趕緊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後甲闆上,數千公斤的壓載鐵框硬是被海浪拍擊得移了位置,船艏的一個艙門竟被拍得變了形。好在“奮鬥者”号系固良好,安然無恙!趙洋和大家懸着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之後,探索一号開足馬力。10月21日早上6時許,到達目标海域。趙洋告訴記者,由于仍然比計劃晚了些,他們必須抓住海況良好的有利時機,争分奪秒開展試驗。
隻有久經戰場的老兵,才明白每一個細節都關系着生死
指揮部決定,抵達目标海域當天即開展下潛作業。
10月21日,“奮鬥者”号首次下潛就超過5400米。之後,海試團隊一鼓作氣,連續突破蛟龍号最大下潛紀錄7062米,以及8000米、9000米兩個節點。10月26日,“奮鬥者”号停潛檢修,準備沖刺萬米……
一次次順利下潛,證明了“奮鬥者”号良好技術狀态,也驅散了出行不暢的陰霾。不負衆望,10月27日,“奮鬥者”号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實現了既定的下潛目标。
10058米不是終點。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是“挑戰者深淵”,有東、中、西3個凹陷。聲波探測測算,西部和東部凹陷較深,但哪一側更深,隻要真正下去才知道。此前幾天,“奮鬥者”号已經在西部凹陷完成下潛,探尋東部凹陷提上了日程,該次下潛編次為第027次,時間被确定在2020年11月10日。
頭一天晚上,指揮部才敲定由趙洋和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的張偉、中科院深海所的王治強執行這次下潛任務。張偉是主駕駛,王治強負責左舷設備操作,趙洋負責右舷操控。
雖然“奮鬥者”号連續多次成功下潛,然而,畢竟要下潛到萬米以下,又是沒有到過的新區域,容不得半點差池。當晚,趙洋在床上翻轉了好一會,不過他很快停止了思慮,并告訴自己:要休息好,明天還要在水下工作12小時。
第二天清晨,鬧鈴一響,趙洋翻身下床,穿上早放在一旁的防寒衣服,往嘴裡塞了些餅幹,背上工作包到下潛準備間。
潛航員在載人球艙内工作,“奮鬥者”号的控制系統就在這裡。平時關艙門時都很順暢,這次趙洋和隊員卻費了不少功夫才把艙門鎖緊。
“我當時想,難道自己真有強迫症?研制控制系統時,設計細節常被我反複修改,連緊固螺絲釘都換了好幾次。有同事因此私底下打趣說我得了強迫症。”趙洋接着說,“可我清楚,做大工程就得吹毛求疵,就像隻有久經戰場的老兵,才明白每一個細節都關系着生死。”
“工程任務要求六成,我們要努力做到八成甚至九成。”在一次讨論會上,趙洋如是對團隊說。坐在載人艙内,擡頭看到開關密布、排列規整的控制面闆等設備,在那一瞬間,他回想起團隊做研發的日子。
他常引用一位軍事專家的經驗之談:“顔值就是戰鬥力。性能優異的裝備,其外觀也應是美的。”作為設計者,又親自操控這些整整齊齊、美觀又實用的設備,趙洋說,那一刻,一股強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淨瞎說,這麼大的事,孩子怎麼會不和我說?”
北京時間11月10日清晨5時許,趙洋和隊友遵照母船指令檢查了儀表盤,确認各項目性能正常後,發出了“請求下潛”的信号。
當時,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正在直播,鏡頭一一介紹各個系統人員。趙洋後來得知,守在電視機前的父母沒看到他。父親猜測說:“沒在船上,肯定是在潛水器裡面。”母親當即反駁:“淨瞎說,這麼大的事,孩子怎麼會不和我說?”
“奮鬥者”号上的深度計實時顯示的下潛深度不斷刷新。下潛過了200米,他們感到仿佛從白晝進入了黑夜,舷窗外發光的微生物,恰似夜空中的點點閃閃繁星。2000米後,“繁星”沒有了,“奮鬥者”号進入完全沉寂、漆黑的世界。
趙洋和隊員手頭并沒有閑着,差不多每10分鐘,他們啟動一次作業設備,檢查潛水器的狀況。1萬米後,他們實施接近海底的操作規程:一方面,要适時扔掉壓載鐵以降低下潛速度,另一方面,要觀察好海底地貌,選擇合适的坐底區域,确保機械手能順利展開作業等。
下潛近3個小時後,“奮鬥者”号在離海底約300米時,控制系統發出語音提醒:“長程高度計已探測到海底,請關注離底高度!” 在近100米時,趙洋和隊員抛掉壓載鐵,“奮鬥者”号随即減速。如此精準的操控靠的是“奮鬥者”号聰明的大腦。
“奮鬥者已坐底”。趙洋和隊員向探索一号母船報告,母船收到了控制系統設備測量的深度——10909米。時間是8時12分。中國載人深潛的紀錄再次刷新,母船指揮部已經在慶祝。
在萬米海底,趙洋和隊員沒有工夫想什麼深潛紀錄。“我們滿腦子想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内,盡可能多觀察、了解這片陌生的海底。”趙洋告訴記者。
海底作業預計6個小時。在狹小的空間中緊張操作,潛航員容易疲勞。針對這一情況,趙洋和團隊給“奮鬥者”配備了聰明的大腦,它在海底能夠自動匹配地形巡航、定點航行以及懸停定位,潛航員得以騰出手來,做更多水下作業工作。
“奮鬥者”号不虛此行——帶回了岩石、沉積物和生物樣本,是收獲最為豐富的一個潛次。船上的科學家興奮地說:這些樣品是研究海溝形成過程,以及海底地質與生物的寶貴資料。
“6個小時過得飛快,有點意猶未盡。”趙洋興奮地說。
遺憾一直沒有找團隊聚聚,釋放積累的壓力
下午2時左右返航時,趙洋才開始覺得疲憊,濃濃困意襲來,但他和隊員打起精神,按流程檢查設備。下午5時許,度過12小時水下旅程後,“奮鬥者”号浮出海面。他第一個出艙,向迎接的隊員們熱情揮手。
确定執行本次下潛任務時,趙洋很想與家人分享,但紀律不允許,也恐親友擔心,他隻能對他們閉口不提。
回到母船,趙洋的手機叮叮咚咚響個不停,這是親朋好友看到相關新聞後發來的祝賀、慰問。他趕着提取系統存儲數據,又參加海試指揮部會議。晚上9點,才給父母、親友報平安。一位親戚快人快語地開玩笑說:“你可真能瞞,這麼大的事情,一點都沒跟家裡說!”趙洋笑着賠不是,因為海試計劃不能提前對外透露,有壓力都無法找人傾訴。
回到房間,研制、海試的點點滴滴像走馬燈一樣在他腦海打轉。4年來,從設計方案到設備交付,趙洋帶領團隊自主研制的控制系統,為達到高精度、智能、安全和小型化的各項要求,差不多把團隊逼到極限,大家沒有過一個完整的周末……
“有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怎麼過來的,又有點欽佩自己,要是松懈一點,控制系統或許也能幹出來,但不會這麼完美,海試也可能不會這麼順利。”趙洋告訴記者說,控制系統的每一項設計工作,放在平時,可能都得花上好幾年。
“像做了一場短暫而深沉的夢。”趙洋說,給家人打完電話後,他感到眼睛睜不開了,實在無法一一回複信息,長籲了一口氣,呼呼地睡着了。
出海近50天,回到沈陽,趙洋忙着補上落下的工作。他說,自己非常想和團隊一起慶祝,樂呵樂呵,釋放4年來累積的壓力,遺憾的是一直沒湊好時間。沒多久,沈陽出現零星的新冠感染患者,至今團隊都沒能坐下來聚聚,說起來,這是一個小遺憾。
“科研沒有止境。哪些控制技術還能再優化?哪些技術能用在其他領域?……需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趙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