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超市,在靠近收銀台的地方看到有幾節貨架周邊特别熱鬧,走近一看是一些大媽們在挑選“臨期”食品。這些“臨期”食品打折力度很大,多數打對折,有的更低,一些平時被視為高端食品的,現在賣到了“白菜價”,吸引了很多消費者嘗鮮。
後來問了超市管理人員,才知道因為疫情,線上購物比例增大,來超市的人比以往少了很多,有的食品因進貨量大而走貨慢極易造成食品過期,超市為減少損失,就低價促銷此類臨近保質期的食品。臨期食品專櫃一直都有,隻是以前貨物不像現在這麼多。
對于臨期食品的處理,一些省市的地方性法規有明确規定,如《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明确規定,“食品生産經營者應當建立臨近保質期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管理制度,将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集中存放、陳列、出售,并作出醒目提示”。《反食品浪費法》中也有“超市、商場等食品經營者應當對其經營的食品加強日常檢查,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分類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陳列出售”的規定。這樣,既減少超市、商場因食品過期帶來的損失,又讓老百姓買到便宜的食品,一舉兩得,是件好事。
筆者在臨期食品專櫃旁發現一個問題。與正品櫃台導購員主動介紹推薦商品,及時整理貨架商品相比,這裡既沒有導購員介紹,也沒人整理商品,大媽們拿起這個放下那個,一會兒專櫃就亂成了堆場。有的人挑選商品時比較粗暴,又沒有及時清理,有的食品包裝破了,餅幹碎屑撒了一地。
臨期食品也是食品,安全問題不能小視,甚至從可能出現問題的概率來看,更要高于普通食品,經營者的管理和市場監管必須跟上。
超市、商場的經營者,一方面要明示這些臨期食品的過期時間,最好能夠分區擺放,哪些10天後過期,哪些是半個月、1個月後過期,都有明顯的區域劃分,或者在商品外包裝上貼上醒目的過期時間提醒标簽,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要及時提醒消費者消費風險,不要因貪圖便宜而過多購買,要在保質期内盡快食用。同時,要保持專櫃的清潔,及時清理破損商品,尤其是要及時清理已經過期的商品,防範食品安全風險。
市場監管部門也要對超市、商場的臨期食品銷售加強監管。一方面督促經營者對經營場所内銷售的所有食品加強巡查,及時清理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另一方面規範臨期食品的銷售,把重點放在對雖沒過保質期但存在安全隐患食品的監管上,及時堵住安全漏洞。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徐上
原文刊載于《市場監督管理》半月刊2021年18期
發布單位:中國工商出版社 新媒體部(數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執法經驗
關注消費維權動态
同護市場公平正義
共觀市場經濟大潮
權威●專業
半月沙龍微信
輸入公衆号“市場監管半月沙龍”,即可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