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6時,山東省青州市高柳鎮東王車村,張建福正在自家蔬菜大棚内采摘辣椒。這個大棚長85米,現在每隔10天可以集中采摘一次,每次可以摘1500斤。
1月28日8時,張建福夫婦把剛摘的辣椒運往附近的集散中心。
1月28日14時,搬運工将打包好的辣椒裝上車,準備送往壽光農産品物流園,再中轉至北京新發地市場。
1月28日21時,貨車司機許平在服務區休息的時候擔心貨車後面的繩子沒綁緊,便上車仔細檢查了一番。
1月28日22時,許平的大貨車通過河北高速時在免費的綠色通道接受檢查。
為了安全駕駛,許平打電話都由老婆幫忙按号碼。
1月28日上午10時,青州市高柳鎮東王車村的蔬菜集散中心迎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
1月29日早晨6時,北方各地的蔬菜批發商已陸續抵達北京新發地市場。一位買家(圖左)正和新發地的供貨商讨價還價。
1月29日14時,辣椒被送到北京新發地菜籃子望京直營店内,超市員工将其分揀包裝後,擺上了貨架。
1月29日16時40分,北京市民周菊吟女士将買回的辣椒做成了一道菜。
一隻來自山東濰坊的辣椒,從采摘、分揀、貨運、中轉批發、再加工、擺上超市貨架,最終成為北京市民餐桌上的一份佳肴,曆經35個小時,輾轉500多公裡。在這隻辣椒的進京的旅程中,一條相對完整的節前首都蔬菜供應鍊顯現出來,其中離不開為保障它順利運行而堅守崗位的各行業勞動者們。
1月28日5時40分,山東省青州市高柳鎮東王車村的一個蔬菜大棚内已亮起了兩束白光。棚外寒風陣陣,天上星光點點。張建福夫婦一早就來了,脫掉外套,綁上頭燈,一人拿上一個蛇皮袋,便鑽進辣椒叢林裡忙碌起來。
張建福種植大棚蔬菜已近20年,目前這個大棚是2015年引進的第五代,操作更加自動化,産量也更穩定。“這個産量、質量都沒問題,就是價格搞不清楚。”張建福最大的擔心是菜價不穩定,低的時候賠本也得賣。7時許,“蔬菜價格群”(微信群名稱)裡傳來最新消息,28日的精選尖椒收購價從前日的2.8元/斤漲到了3元/斤,張建福趕忙把這個消息大聲告訴了老伴兒。他們這個85米長的辣椒大棚現在每10天就可以采摘一次,每次可以采1500斤。漲了2角錢意味着他們今早的忙碌可以多換回300元錢。
8時30分,辣椒被張建福夫婦用三輪車送到附近的蔬菜集散中心等待分揀打包。集散中心的加工車間有兩個籃球場那麼大,從事分揀打包的有近20人,一個個坐在小闆凳上,等着一大袋一大袋的辣椒“從天而降”。另有搬運工七八個,圍在一起聊天曬太陽。這是一天中唯一的輕松時刻。
姜坤是本地的年輕女孩,在這裡從事分揀打包的工作。這幾日收貨量大,她每天要分揀打包100多箱,經手的辣椒數以萬計。她每裝一箱可以獲得1.5元的酬勞,如果晚上加班,每箱會漲到2元。
“中午怕是落不着飯吃了。”姜坤看着堆成小山一般的辣椒抱怨了一句。分揀工的工作看似簡單,但要求眼疾手快地重複動作,持續時間長,經常會腰酸背痛,要不時起來舒展下身子,吃飯還沒個點。唯一好處是新鮮的辣椒、茄子、西紅柿就在手邊,擦一擦就着燒餅就能當午飯。
14時,辣椒打包裝箱完畢,上了一輛小貨車,目的地是20多公裡外的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壽光農産品物流園。壽光不僅是全國有名的蔬菜之鄉,還是南菜北運、北菜南調最重要的中轉站之一,直接供應北京市三分之一的蔬菜。小貨車到了這裡,立刻被裝到跑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的大貨車上。
19時,大貨車裝載完畢,準備發車。老家在壽光的許平是這輛大貨車的司機,跑這趟線路隻有一年多。妻子因為擔心他的安全,也為了少些牽挂,便随車陪着。“我其實就是怕他抽太多煙,想着在車上可以管着他。”妻子開玩笑說。一路上,許平隻在服務區的衛生間裡和過收費站檢查的時候偷偷抽了兩根。而在平時,跑這一趟至少得一包煙。
在車内,妻子一會兒主動找話題聊天,一會兒給他揉揉肩膀、按按頸椎,一會兒幫忙按電話号碼。7個小時的車程,他們隻在一個服務區休息了10分鐘,吃了根火腿腸,順便把貨車上的包裝繩緊了緊。
由于北京對大貨車運行有嚴格的時間限制,給北京送菜的大貨車不得不每趟都跑夜路。“好在時間不算太長,每到收費站都可以下來走一下。”許平說,“這一路都是綠色通道,速度還是有保障的。”
29日淩晨2時,大貨車順利抵達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在一個熟悉的小賣鋪,夫妻倆各吃了碗炒面後便回車内休息了。4個小時後,東方漸白,辣椒也終于等來新發地的搬運工人們和批發市場的買主。不一會,市場内被擠得滿滿當當,大大小小的貨車、皮卡、面包車、三輪車、電瓶車到處都是,人聲鼎沸,鳴笛聲四起,一派節前的繁忙景象。
29日上午,這批辣椒以4元/斤的價格順利售出。其中一箱在中午被送到北京望京地區的一家果蔬直營店内。經過再包裝,它們被擺上了貨架,标價5.98元/斤。70多歲的周菊吟女士最先看中了這些新鮮辣椒,便買回了家。16時40分,一盤香噴噴的尖椒炒雞蛋端上了餐桌。
至此,辣椒離開大棚剛過35個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