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是治病救人的職業,在現代我們對從事醫療職業的人稱為大夫或醫生。但是我們在影視劇作品中或一些史料文獻常看到古時人們把醫生稱為郎中或大夫。那麼大夫、醫生、郎中有什麼區别嗎?還是說郎中本身就是古人對醫生的一種叫法呢?
其實在古代,"郎中"一詞早期指的并不是醫生,而是朝廷裡的一種官職,這個職務從官的譯意就是陪同或護衛。簡單來說,就是陪伴在皇帝身邊服伺或者給皇帝出出主意、解解悶兒、輔助皇帝處理一些瑣碎事務等,有點與現代助理的工作比較相似。而後逐漸發展成為對醫者的一種稱謂,那麼這個變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郎中這個"職稱",到了隋唐時期,司和侍郎以下的官都設為郎中。宋朝時郎中也被稱為随從或執事人員,包括在水浒傳中也有相關的記載。清朝時郎中是每個司的長官,到清末這個官職才被廢除。
郎中一詞最早起源于民間,一般指江湖上的赤腳醫生,還有一些走街串巷販賣藥材的人也被稱為郎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神醫華佗,民間的許多百姓都稱之為郎中。而"郎中"這一稱謂是如何産生的呢?原本是宮廷職務的稱呼為何跟醫生聯系在了一起,我們不妨往下看看——
在現代我們會把藥方分為幾類,比如說成方、配方、偏方、古方等等,在幾百或幾千年前的古朝時期,醫學水平和技術都不是很發達,也因此醫術往往與巫術結合在一起,這種治病的人被古人稱為巫醫。
唐朝時期,因為宮裡的禦醫經常給皇帝和妃子們看病,治好了以後就會得到皇帝的賞賜,當然也包括稱謂上的贊賞,于是就把巫醫稱為郎中或大夫。那麼民間為了表示對從事醫生這類人的尊重,也稱他們為郎中,時間長了郎中就成了醫生的專有詞彙。
而大夫早年也并不是對醫者的稱謂,大夫也是一種官職,與郎中一樣。指從五品官員,地位低于公和卿,但不是官職。大夫們都是有封地的,而且可以讓自己的後代繼承自己的權利。宋朝醫官設大夫級别,為表示對對從醫者尊敬,取其級别高者稱呼,則為"大夫",所以,大夫是尊稱。
而"醫生"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玄宗時期編撰的《唐六典》中,其中有文記載:"醫生四十人",其本意是"學習醫學的人","生"指學生。唐朝的醫療行政機構叫太醫署,兼有醫學教育職能,其功能類似于現在的醫學院。太醫署學生學習到一定階段,就舉行考試,成績優良者,批準成為合格的醫學生,即"醫生"。
其實宋朝時期民間對于醫生的稱謂十分繁瑣,根據醫生的專長進行稱呼,比如治療腸道的醫生被稱為食醫,治療痤瘡的醫生被稱為金瘡醫,對于疑難雜症專治的醫生稱為疾醫。古代診病的方法一般通過望聞問切的中醫方式,通過分析和歸納了解病症情況和治療方案。
後來人們為了稱贊醫生的醫術高明,把醫生稱為大夫。這裡面也有擡舉之意,是希望醫者能夠為自己精心看病,所以也不管對方醫術是否高明了,也都稱為大夫。慢慢的人們對于所有從醫的人也都稱為大夫了。大夫原來是宮中最高級别的醫官,也因為郎中官級僅次于大夫,故此後來也有人把醫生稱為郎中了,都是對于醫者的擡舉稱謂。
到了近代大夫和郎中有了區别,人們把架設醫館的醫生稱為大夫,顯得有些格局,相當于原先在宮内的太醫。而對于那些遊行醫被稱為郎中,因為沒有自己的醫館,沒有所謂的級别和社會地位,加上一些大夫與郎中也偶存競争和搶名聲的現象。于是擁有"地位"的大夫就诋毀那些遊行醫,說他們都是沒有醫術的庸醫,所以郎中在後來也被人看成是醫術不高的江湖郎中。
到了現代,"郎中"一詞基本上已經銷聲匿迹了,但醫生和大夫的稱謂卻依然保留了下來,成為我們對救死扶傷、醫者仁心之人最好的稱呼與表示。雖然時代改變了,但我們對救死扶傷的感動依然沒有停止。
結語無論是以前的郎中、大夫,還是到後來的醫生,這都是普通百姓對醫術高超,而又惠及天下蒼生之人的最好贊頌。由此可見,雖然具體含義不同,但百姓還是對"醫者父母心"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
參考文獻
1.《唐六典》
2.《中國醫學史綱》
3.《中國古代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