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風 編輯|樸芳
截止到目前,《寶貝兒》票房來到了2400多萬,知道它會很差,但依然比預期還要差。
既想拿到一個文藝片的高品質,還不願放棄商業上的野心,不僅沒有做到平衡,甚至在兩端都沒能拿到,最終更是被人民網怒怼,顯然《寶貝兒》處于一個風口浪尖之中。從市場數據的複盤和對影片内容的理解來看,存在的諸多問題徹底扼殺了《寶貝兒》成為佳作,乃至收割票房的寄許。
在多個角度上,跟觀衆背道而馳
可以說《寶貝兒》是一部很難描述的影片,無法理解主創的創作初衷,更難理解為何影片在各個層面都如此的平庸,最終造成了普通觀衆的觀影不适感,這是市場嚴重撲街的重要原因。客觀來講,創作者顯然是難辭其咎的,他們的出發點并沒有錯,但對市場和觀衆的認知出現了重大偏差,甚至是南轅北轍式的誤解。
強大的現實題材、文藝片類型,嚴重局限了《寶貝兒》的受衆範圍,這種先天的劣勢必須要靠内容來挽回,但影片在内容層面堪稱千瘡百孔,不知所雲,沒能提出問題,也沒有拿出觀點,更是讓觀衆無處宣洩。
從導演劉傑的言語中得知:影片完全去煽情化,将每個淚點都剪掉,每當觀衆即将情緒升溫時,果斷剪掉,不給觀衆有情緒釋放、落淚的機會。那麼這種做法究竟是為何呢?在影片各種市場局限下,唯一的賣點就是催淚、渲染觀衆情緒,自斷後路、反其道而行之,真的有些看不懂。
而拍電影沒有劇本的任性,其缺點在影片最終成片上完全暴露,影片沒有節奏,更是沒有結構,當然更是無從談起主題,在情節點少且淩亂的情況下,觀衆會馬上跟不住,失去耐心。觀衆對整個故事都不感興趣,隻有出了影院的那一刻,才算是得到了解脫。
至于評分方面,普通觀衆曆來對文藝類影片有着先天的抵觸,這一點從貓眼、淘票票等平台的打分就能清晰的看到。觀衆會根據自身的真實觀感來打分,但文藝片、現實題材劇情片等,在缺乏娛樂性、缺乏爆米花屬性的情況下,好的觀感是很難保障的。
可以說貓眼評分還是相對客觀的展現了觀衆的态度,影片在各個層面跟觀衆對着幹,引起了觀衆的強烈不滿,而這種線上和線下的口碑反饋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到了市場端,從而導緻了市場層面的瞬間崩塌。
這個鍋,該不該楊幂來背?
如果依然還有有人認為一部電影的票房取決一個演員,那基本是活在上世紀了。遙想多年前靠陣容扛票房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56億票房不是演員扛起來的,2000多萬票房更不是演員造成的,這是基本的市場常識。
回到《寶貝兒》,隻需想一個問題:如果把楊幂換成其他演員,結果能否改變?答案是不能。作為頗具流量的明星,至少從首日開畫的勢能來看,楊幂算是發揮了她作為明星的号召力。而表演上來看,雖然依舊不盡人意,但至少較以往有着一定的提升。
不論是《親愛的》中的趙薇,《我不是潘金蓮》中的範冰冰,還是正在熱映的《找到你》中的馬伊琍,這些影片之所以能夠成功,并不是扮醜換來的。而是在保障内容的前提下,現實題材所能帶來的觸動。
既然影片有着楊幂如此巨大的妥協,那勢必要充分利用這一點,但最終影片讓這種扮醜也有些得不償失,浪費了這種犧牲所帶來的積極一面,低劣的内容導緻觀衆并不會被巨大的反差所吸引,甚至這種反差都無法稱之為賣點。但這些都是一個演員很那去左右的,将鍋直接甩給演員顯然是不合理的。
質量不夠,空有社會話題也枉然
現實題材影片的利弊是非常明顯的,好處是一旦能夠找準切入點,其相對真實的故事便更輕易的抵達觀衆的内心,其世界觀的設定跟真實世界接近,觀衆更容易同步到自己,從而實現情感的共鳴。缺點也是非常明顯,過于真實,便無法達到“電影造夢”的目标,題材和類型也就成為了門檻。
在暑期檔《我不是藥神》上映之際,犀牛娛樂曾說過,未來現實題材要起勢跟風,但更多的會死一大批。因為找準這個點很難,找到之後,如何精準的利用更難。盲目的追逐現實題材将會有着慘重的代價。
就題材來說,棄嬰題材是足以支撐起一部電影的,它理應會有很多角度,讓觀衆對棄嬰有着深刻的認知和反省,被影片的真實情景所打動,遺憾的是這些完全沒有出現在《寶貝兒》,觀衆在映後不能引發共鳴,沒有延伸性的讨論,更是沒有直入人心形成感動。
任何一部現實題材影片,想要形成社會話題的發酵,其首要前提是故事要好,至少不能崩,在保障影片質量的前提下,觀衆會慢慢的将他們對影片自身的讨論延伸到對影片之外的,其社會意義的讨論。一旦達到這種升華,其受衆便從原有的電影受衆升級到了整個社會受衆,電影屬性更是升級為社會屬性。
而前提一定是質量好,隻有這一個前提實現,才能會有未來潛在的更大的話題和市場。《寶貝兒》在質量層面如此不堪的情況下,後續的一系列東西顯然是無從談起的。對棄嬰的讨論沒有拿出自己的觀點和态度,完全是淺嘗辄止的紙面,徹底浪費掉了這個題材。
而當下内地電影市場形成的風氣或者說迹象便是,當一部影片比較差之後,種種的輿論、觀衆的态度等會讓影片變得更差,反之亦然,最終的結果便是非黑即白。爛片的結果便是比爛片更爛的成績,好片則是會有超出預期的表現。
不論是國慶檔《李茶的姑媽》還是《寶貝兒》,相對于最終的市場結果、評分結果,它們或許真的沒有紙面數字表現的那麼差,但觀衆在輿論、大方向的煽動下,更會形成一種“落井下石”的心态,從而導緻成績的極端化。這種趨勢和變化在今年尤為突出。
如今《寶貝兒》的單日體量已經非常的有限,單日僅有幾十萬的進賬。對于這個成績,《寶貝兒》到底冤不冤?這是非常辯證的。因為不論怎樣,一部楊幂領銜的影片僅拿到2000多萬,說沒有被黑是不可能的,但是反過來想,也隻有這樣的影片才能被人跟風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