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衆朋友們,晚上好。
無論是在生活中偶遇溜娃,還是在手機上刷到視頻,天真爛漫的“萌娃”總會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心簡直都化了”。然而現實中,對不少家庭來說,這種“胖乎乎”的可愛正在演變成“胖墩墩”的擔憂,更是引發社會各界關于運動、健康乃至下一代體質等一系列讨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圖片來源:搜狐網
有人說,“兒童肥胖是天生的”。其實并不盡然。研究發現,肥胖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有遺傳的原因,也有後期的因素。在不少人的觀念裡,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是長得好、有福氣的意思。油炸食品、西式快餐、高糖食品……“沒關系,愛吃就行!”活動量少、習慣久坐、不愛鍛煉……“沒問題,開心就好!”從飲食到作息,吃得多、動得少,自然無法違背熱量攝入和消耗的新陳代謝規律,久而久之沉澱成“甩都甩不掉”的脂肪。數據顯示,我國6歲至17歲的人群中,超重肥胖率近20%,相當于将近每5個中小學生就有1個超重。如果青少年的體格越來越壯實、體質卻越來越虛胖,難免會成為影響健康成長的一大隐憂。
從“胖乎乎”到“胖墩墩”,兒童肥胖問題除了家長溺愛、營養過剩這些“看得見的地方”,還有一些“看不見的角落”也在發揮作用。就像成年人總喜歡用食物慰藉焦躁不安的情緒,“半米高的世界”裡美食也是快樂最簡單的源泉。不要小瞧孩子敏感纖細的心靈。跟玩伴吵鬧的生氣、和父母鬧别扭的郁悶、成長帶來的困惑、學習帶來的壓力……每一個難熬的時刻,“吃”仿佛都是最直接的解決辦法。“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頓美食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兩頓。”從這個角度出發,兒童肥胖也并不全然是放縱欲望的有意為之,也有可能是釋放壓力的被動使然,需要更深入更完整地剖析孩子的“肥胖密碼”。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當然了,肥胖的成因自當别論,但肥胖與健康的關系不容忽視。一份《中國居民肥胖防治專家共識》指出,肥胖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部分腫瘤等多種慢性病的風險。除此之外,有研究認為肥胖兒童容易出現自卑感重、自尊心差、不喜歡人際交往等負面情緒,在執行力、注意力、運動力及視覺空間表現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正因如此,有專家建議将增強兒童體質納入學校教育、醫療衛生、健康管理等全過程,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盡可能降低因肥胖導緻的健康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不都是病,歧視才會令人生病。”重視肥胖、預防肥胖,不等于歧視肥胖、排斥肥胖。事實上,無論是社會關注兒童肥胖的現象,還是家長擔憂孩子肥胖的問題,本質上是對健康的一貫追求。美不美的觀感莫衷一是,胖不胖的情況也要因人而異。有人動不動質疑:“連自己的食欲都控制不了,拿什麼去掌控自己的人生?”有人把肥胖者視為懶惰、無能、馬虎、缺乏自律和意志力的群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由肥胖帶來的孤立與否定,比肥胖本身的健康風險傷害更甚、影響更深。要知道,健康與否才是評判肥胖最合适也是最有價值的标準。偏見不是,“體重污名”更不是。正如我們既有“世界肥胖日”,也有“世界防治肥胖日”一樣,既關注肥胖、控制肥胖,也正視肥胖、尊重肥胖,這是健康的名義,更是健康的意義。
這正是:
關注肥胖,重視健康。
共同發力,快樂成長。
(文 | 于石)
| 薦書 |
★ ☆ ★
《與未來談談心——睡前聊一會兒》
★ ☆ ★
丨簡介丨
繼《與時代談談心》《與世界談談心》後,人民日報評論部的“睡前聊一會兒”欄目再推系列讀物之《與未來談談心》,把睡前幾分鐘的談心,變成更為觸手可及的陪伴。本書系統梳理了這兩年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新聞熱點,分為風尚、世态、青春、時代、人物、文化、生活、社會、新知等部分,給讀者一個觸摸時間、觀察世界的窗口。
我們在時間中跋涉,向着未來前行。面對過去,每個人都會有遺憾、懊悔、回憶;好在,每個人也都有未來,那裡有困惑、失落,更有收獲、希望。這本小書收錄的,是時間中的圈圈漣漪,是記憶中的種種際遇,希望它能讓我們在相連的悲歡中,“一起向未來”。雖然未來還不确定,但也正因如此,一切皆有可能。
— “與時代談談心 與世界談談心 與未來談談心”套裝 —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