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物聯網将是無處不在的,每一件衣服、每一個包裹、每一把鑰匙……幾乎所有的離線物品都将在物聯網技術的賦能下實現在線。
從科技發展的角度講,21世紀是“互聯網 ”的時代,任何行業都不得不嵌入“互聯網”技術,水産養殖業也一樣。
01
什麼叫物聯網?
物聯網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個物品連上互聯網,或者局域網,來達到一個集中和遠程控制。
大家都知道 internet叫互聯網,把計算機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網絡叫互聯網;還有一個網絡,把手機連到一起,叫移動通信網。
發展至今,在日常生活中,物聯網涵蓋了人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在我們不注意的角落都有它的存在。
舉兩個例子:
1、開車的人都知道,現在出停車場大多數都是先自行掃碼付費,然後就可以出場了。
原先是有個保安守在出口,每個人出去都把錢交到他那裡,遇上車多的時候,就需要排很長時間隊了。
2、還有共享單車,确實讓人又愛又恨,但不可否認有共享單車的存在确實方便。
有些離地鐵站公交站不遠不近的, 走路嫌遠,打車嫌近,或者沒站台,共享單車就發揮了它的作用。
這兩個例子都是物聯網在生活中非常典型常見的應用。
那麼在水産養殖裡怎麼理解?
其實也很簡單,即把物體、計算機、手機連到一起,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連接,就叫水産物聯網。
水産物聯網第一技術,就是讓裝備感知周圍的環境,魚的狀态、水的質量等等;第二,讓養殖裝備有通信能力,将周圍的環境傳輸;第三,要實現對養殖物體的遠程控制。
02
為什麼要研發水産物聯網?
因為傳統水産養殖實在太辛苦了。
我們當代人對傳統水産養殖的一種普遍印象:水産品味道雖美,但苦、累、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窮。
傳統養魚有許多繁雜的程序:挖坑、放上水、撒進魚苗、投食等,但這麼辛苦,一年下來一畝地才能養一兩千斤魚。
即使在近幾年,傳統水産養殖模式仍多數是以半機械化或者機械化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其缺點有:
由此可見,傳統水産養殖是多麼辛苦,現在的水産養殖勞動力的年齡主要在50歲以上,或者50歲左右的人。
年輕人都不願意幹這種勞動活,又苦又累,還需要承擔一些不可控的自然災害風險,并且勞動強度很大,效率卻很低。
在今天,讓水産的養殖設備搭上智能化、數字化便是刻不容緩的大事了。
讓設備代替養殖勞動力,一人一部手機也能實現養100噸魚,這便是水産物聯網為什麼會成為趨勢的原因。
03
水産養殖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我們知道傳統水産養殖的散戶、粗養的生産管理方式導緻了水産養殖中産率低、個體生産能力差、産品質量差和國際競争力弱的問題。
養殖需要管理更多數量的養殖塘口、根據不同種類的水産品控制不同的生長環境;
傳統養殖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水産品的養殖管理需求,水産養殖業急需一種更加先進、智能化的管理方式。
譬如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在物聯網科技下,就連農業效率也是非常高的,一個人,一年可以種出50萬公斤菜,他們的種植都用裝備,幾乎不用人,用裝備代替勞力,讓更多的勞動力閑下來,一個勞動力就能幹更多的活。
在水産物聯網下,一立方米水更是可以養出150公斤魚,是傳統養殖的50-70倍。
而且也是通過手機養魚,人不需要一大早起來去魚塘,節省了人力成本。
所以,我們的養殖戶也能用上物聯網水産設備嗎?
當然可以。
科技乃是國之重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化漁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是推動國家漁業科技進步的強有力量。
幸而,經數十年水産人的不懈努力和堅持,我們終于做出了能替代國外水産物聯網系統産品。
像U魚水質監測器可以提供水質信息如溫度、PH值、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等;通過水質數據自動控制增氧、換水、投料設備等;
水産養殖過程全程控制,異常情況及時告警;系統數據實時提供分析,提供養殖建議等等。
除了價格比國外進口的低,我們的養殖設備還與手機、軟件平台連在一起,也就是實現了水産物聯網的三部分:感知、網絡還有平台。
各種複雜的計算在平台上做,結果再傳輸給傳感器、控制器,就可以實現裝備的自動控制,人力就節省下來了。
水産養殖物聯網系統是面向現代漁業養殖需求,應用現代物聯網技術開發的集水質環境參數在線采集、智能組網、決策支持等功能于一體的物聯網平台。
實現了漁業養殖的可視化監測和遠程控制功能,最終實現養殖節能降耗、綠色環保、增産增收的目标,讓新一代漁民更高效、智能地養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