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孺說名著第9期,談名著,看人生,悟真谛,歡迎您的關注評論。
小說《三國演義》中有很多值得深究的故事,細細品來,令人回味無窮。
曹操是魏國的真正締造者,在起軍之前,曾有過行刺董卓的“壯舉”,但行動失敗了,而曹操卻順利逃脫,此事究竟是如何,是突發狀況還是曹操故意而為,個中隐秘,聽小編一一道來。
一、刺董卓曹操獻刀
大将軍何進錯用計謀,命令西涼刺史董卓進京平叛十常侍之亂,而董卓統帥二十萬大軍進駐洛陽,掌握朝綱大權,并廢了少帝,立了獻帝,自封為相國。
董卓在洛陽欺主弄權,跋扈異常,并且殘暴兇狠,濫殺大臣,穢亂後宮,把整個洛陽城弄得烏煙瘴氣,人人自危。
大臣們都想除掉董卓,卻沒有辦法,曹操經常出入董卓府上,逐漸取得他的信任,一日曹操在王允司徒家中與衆大臣一切議論朝廷大事,曹操說:
“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實欲乘間圖之耳。今卓頗信操,操因得時近卓。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願借與操入相府刺殺之,雖死不恨”
于是,曹操身藏七星刀行刺董卓,行刺時,《三國演義》中說“董卓仰面看衣鏡中,照見曹操在背後拔刀”,董卓大聲問“孟德,意欲何為”,曹操借機說是獻七星寶刀,之後快馬脫身遠離洛陽城。
二、行刺是假,曹操别有目的曹操行刺董卓失敗後,逃回家鄉,開始起軍讨伐董卓,結合曹操後續動作來看,其行刺董卓是有另外目的。
曹操出身不好,不像袁紹,四世三公,出身名門。
曹操祖父,應該說是養祖父是宦官曹騰,曹操一直被人指為“宦官之後”,雖然擔任了骁騎校尉的官位,但在漢代那個重出身的時代(如劉備自稱漢室宗親),還是常常要受到一些大臣們的節制和看不起。
曹操素來有大志,無論是奸雄還是枭雄,他注定要做一番大事業,而當時董卓禍亂洛陽,其已經不是長待之地,曹操肯定是要遠離洛陽的。
以上兩點是曹操急需改變的,所以曹操要用一件大事來改善現狀,而刺殺董卓無疑是最有利的,既可以借此成就英名,也可以借故遠離洛陽。
曹操刺殺董卓後,被全國通緝,這樣一來,曹操在家鄉頓時名聲大震,而他也開始散盡家财,招募兵勇,因為有了敢于行刺董卓,為漢室流血的名号,所以有了“應募之士,如雨骈集,四方送糧食者,不計其數”的場面,曹操由此有了自己起軍的資本,開始争雄天下。
小說《三國演義》中有一個細節描寫,從中可以隐約看出,曹操并不是真心想殺董卓的。
曹操和董卓獨自相處,本欲拔刀刺之,卻懼董卓力大,未敢輕動,董卓倒身而卧時,也是等董卓差不多睡好時,才去行刺,如果一個人真的想去行刺,哪有那麼多顧慮,直接下手就行了。
曹操借行刺之名雖别有目的,但其勇氣也是可嘉的,勇氣,有時候能幫你成就一番事業。
憑軍莫話封侯事,《三國演義》雖然為小說,但其中的精彩也能讓我們怦然心動,不管真假,有趣就行。
大家怎麼看,歡迎您的交流評論,關注小編,收獲不一樣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