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計算機中的數據表示
——認識數據編碼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标
1.了解數據編碼的意義和作用,體會數據編碼的基本思想與方法。
2.經曆數值數據編碼的過程,掌握數值數據編碼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編碼的意義與作用,數值數據的基本編碼方式。
難點:無
三、教學準備
1.軟硬件環境:多媒體教室。
2.教學素材:課件(商品條碼、商品二維碼等相關編碼實例等)。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1導入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來源于中國商品物品編碼中心官網的商品條碼的作用、案例相關的圖片、視頻;來源于中國商品信息服務平台的商品二維碼的作用、産品展示、合作夥伴信息,讓學生感受編碼的魅力。
學生:認真觀看課件展示的素材,小聲交流。
教師:列舉生活中的其它編碼實例,如身份證号、郵編(以紙質版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發放場景為例)、學籍号等,讓學生感受到編碼深入并改善着人們的生活。
學生:傾聽,小聲交流。
1.2分析生活中的編碼實例
教師:簡要複習上一個項目的重點内容和探秘鳥類活動實例,引導學生理解探秘鳥類活動研究中收集樹牌号的重要性,引出樹牌号的意義,結合“2130198”樹牌号分析該樹牌号中數字的含義,引導學生理解該樹牌号的編碼和解碼,讓學生掌握編碼的規則。
學生:認真聽講、思考,小聲交流,感受編碼的魅力、總結編碼的規則。
教師:結合編碼實例總結編碼的意義和作用。
教師:通過PPT,展示并提出問題:“(1)如果 2 區 11 子區中有10023 棵樹,以上的編碼規則是否适用?(2) 1位十進制數能表示多少種情況?2位、3位十進制數呢?(3)n 位十進制數能表示多少種情況?”
學生:思考,舉手積極回答問題。
教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态度和正确性等方面做評價;提出問題:“請大家思考:編碼位數與編碼可表示的情況之間有什麼關系?”
學生:小聲交流,個别學生搶答:“n位十進制數能表示10n種情況!”
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态度和正确性等方面做評價,引導其餘學生向搶答問題的學生學習。
1.3編碼體驗——了解生活中的編碼
教師: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一代身份證号和二代身份證号的區别,提出問題:“我國為什麼要啟用二代身份證号?”
學生:小聲讨論,個别學生搶答“我國人口太多了,一代身份證号不夠用了!”等等。
教師:講解我國啟用二代身份證号的正确原因;提出問題:“我校全體學生人數在8000~8500之間,采用什麼方法可以為每位學生設計一個獨一無二的學籍号?”
學生:思考,讨論。
教師:引導學生明确編碼思路,選取學生分享編碼方案。
學生:被選中的學生回答:“用5位十進制數字為每一位學生分配一個唯一的專屬數字!”
教師:提出問題:“從上述學生設計的編碼方案中,我們可以快速從學生的專屬數字中知道該生的年級、班級麼?”。
學生:集體回答:“不可以!”
教師:“哪位學生可以設計改良版的編碼方案?”
學生:某生搶答:“讓第一位十進制數字表示年級,取值範圍為1~3;第二、三兩位十進制數字表示班級,第四、五兩位十進制數字表示同一個班級内的學生編号,最後還可以加一位數字表示學生性别!”
教師:“這位學生回答問題非常積極!勤于思考!大家說這個方案如何?”
學生:集體回答“方案很好!”
教師:總評該方案,引導其餘學生向該生學習;提出問題:“如果我們每個班裡的學生個數固定為25個,每年級的班級數量不低于100,此時編碼方案應該如何修改?”
學生:集體回答:“将班級編碼的數位增加至3位!”
教師:“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修改編碼規則以及如何修改?”
學生:思考,舉手積極回答問題。
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正确性等方面做評價,總結修改編碼的規則以及如何修改。
學生:認真聽講,思考。
1.4了解二進制數編碼
教師:從終身學習角度引導學生重視自學,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布置任務:請同學們參考課本第19、20頁,自學計數制的相關知識,将疑問标注出來,也可以與同學探讨學習疑問。
學生:按要求自學計數制知識。
教師:組織學生将計數制知識的疑問提出來。
學生:舉手回答自己的疑問。
教師:結合課件對學生的疑問進行講解;展示二進制、八進制、十進制、十六進制相關知識點。
教師:通過PPT展示問題:(1)哪些情況适合用二進制數編碼?(2)1位二進制數稱為1bit,1個比特位能表示多少種情況?(3)n位二進制數(n個比特位)能表示多少種情況?“大家比賽,看看哪位學生最先通過自學可以解答電子屏幕展示的問題。”
學生:争分奪秒地思考上述問題,舉手搶答。
教師:組織學生分享自己的答案,對學生答案的正确性和積極性做評價;提出問題:“為什麼電子計算機采用二進制表示數據?”并從技術實踐和運算複雜度角度引導學生分析該問題;提出問題:“二進制位數與編碼可表示情況之間有關系麼?若有,關系是什麼?”
學生:舉手搶答:“n位二進制數能表示2n種情況!”
教師:擴展講解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在計算機中的使用場景。“接下來,我們做一些練習。”通過課件展示練習題:(1)用0、1 表示燈泡滅、亮的狀态,4個燈泡最多有幾種組合?設計編碼方案,寫出可能的編碼。(2)用0、1表示單項選擇題的4個選項,需要幾個比特位? 如何編碼?
學生:認真思考,舉手積極回答問題。
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答案的正确性做評價,引導學生分析上述問題的答案。
1.5了解數值數據的編碼
教師:布置任務:參考課本,自學數值數據編碼的知識,并标記自己的學習疑問,也可以小聲與同學探讨學習疑問。
學生:按要求自學、标注疑問并小聲讨論。
教師:組織學生提出自己的學習疑問。
學生:提出自己的學習疑問。
教師:結合學生的疑問當堂完善教學過程;提出問題:如何将一個十進制實數轉換為二進制數?
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整數部分除2反向取餘,小數部分乘2正向取整!”
教師:展示進制轉換的相關練習題((28.925)10 =(?)2,并組織學生搶答。
學生:獨立完成習題;搶答。
教師:誇獎搶答問題的學生;通過舉例((629)10 = 512 64 32 16 4 1 = 29 26 25 24 22 20 = (1001110101)2、(37)10 = 25 22 20)
讓學生掌握十進制整數數值數據轉換為二進制數的另一種方法。
補充知識:計算機中數據的基本單位是字節(Byte),1B=8b,1KB = 210B,1MB = 210KB,1GB = 210MB,1TB = 210GB;
教師:介紹原碼、反碼和補碼的格式
提出問題:“計算機中的數值數據可以用原碼表示嗎?為什麼?”
學生:思考,回答不一。
教師:“哪位學生可以最快表示出來0的原碼?”
學生:借助演草紙快速計算,舉手搶答:“00000000、10000000”。
教師:“大家說說該學生表示的對不對?”
學生:“對!”
教師:“用原碼在計算機中存儲數字0時,出現了歧義,違反了編碼規則!大家可以想出來一個解決辦法麼?”
學生:思考,小聲讨論。
教師:向學生介紹反碼的格式,提出問題:“計算機中的數值數據可以用反碼表示嗎?為什麼?”
學生:“不可以!用反碼在計算機中存儲數字0時同樣出現了歧義,違反編碼規則!”
教師:向學生介紹補碼的格式,提出問題:“計算機中的數值數據可以用補碼表示嗎?為什麼?”
學生:集體回答“可以!”
教師:評價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正确性!總結計算機内用采用補碼的原因。
學生:認真聽講。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原碼、反碼、補碼相關的練習題(32、-41的二進制、原碼、反碼、補碼的表示),“哪位學生可以最快計算出問題答案?舉手搶答!”
學生:借助演草紙計算,舉手積極搶答問題。
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正确性做評價。
1.6小結
教師:借助思維導圖簡要概括總結本節主要知識點:
學生:認真聽講,回顧本節内容。
1.7拓展延伸
教師: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見到其它的編碼實例?
學生:思考,舉手回答問題:“身份證号”“車牌号”。
教師:“身份證号”“車牌号”中包含了文本數據,如何為文本數據編碼呢?請同學們課下思考,也可以和同學探讨。
1.8課後練習
教師:将本書配套的數值數據編碼的同步練習整理為文檔,打印後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上交。
學生:完成作業并上交。
教師:快速評閱,合理設計答疑輔導環節。
五、反思總結
1.項目二第1課時的内容理論性較強,易給學生帶來晦澀難懂之感,通過商品條形碼、商品二維碼、身份證号等多種生活中常見的應用實例,讓學生意識到編碼的重要性,引起學生對編碼的重視,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學習态度,比單純語言形式說教更有效,在以後引入新課時同樣要注重營造導入環節氛圍。
2.從我所教的理科生課堂表現來看,在樹牌号、身份證号編碼情境中,大部分理科生聚精會神地聽講,這表明大部分理科生對這部分内容興趣濃厚,在二進數編碼、數值數據的編碼相關内容教學過程的提問、探究環節,大部分理科生回答問題态度積極,課堂參與度高,補充十進制整數轉換為二進制整數的另一種方法,拓展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樂于思考的習慣,在後續理論性較強的教學内容授課環節中,可結合此次教學經驗,巧妙設計多個提問、探究環節,在興趣的激發下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發展的适應能力,提升學生信息素養。
3.将較難理解的知識點的理解過程設計為探究環節,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為什麼計算機中的數據以補碼的方式表示,讓學生在探究中理解這部分内容,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中間穿插精心設計的提問環節,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課堂參與感,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為培養新時代的科技精英奠定基礎,在後續學生較難理解的知識點的教授過程中可采用該方法。
4.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作答同步練習的結果等,分析學生的強項和薄弱環節,回顧相關内容的教學方法,分析原因,教學效果好的教學方法繼續采用,結合學生的特點等實際情況、教學内容的特點等在探索中調整教學效果較差的教學方法,力圖為學生帶來更加專業的教學服務。
,